重庆江津:“团购众扶”模式助推消费扶贫(《重庆扶贫专报》第十七期)

13.03.2019  08:34

  江津区坚持把发展产业扶贫增收作为脱贫攻坚根本之策,高度重视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因地制宜开展“团购众扶”消费扶贫模式试点,积极探索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与帮扶集团等社会帮扶力量产销对接,助推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形成关系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一、深入调研,充分摸底“定盘子”。一是分片包干摸底。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20个区级扶贫集团,对15个贫困村和5个困难村实行分片包干,调研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短板弱项。二是领导靠前指挥。各集团分别由36位区领导牵头,调研责任片区内贫困村、贫困户农产品供求信息,征求基层干部、贫困群众的产业发展意愿和建议,全面摸清各责任片区内富硒大米、土鸡蛋、土猪腊肉等25项主要农产品周期上市的批次数量、预期价格,以及现有物流方式和配送途径。三是剖析滞销案例。针对各片区往年发生的各类农产品滞销情况,及时组织区农委、区商务局等部门进行案例分析,深度解剖问题成因、系统短板、设施缺项及机制漏洞,确保各责任片区消费扶贫相关信息“底子清、问题明、机制齐”。

  二、强化服务,凝聚合力“搭台子”。一是建机构组团队。成立由分管区长为组长,区农委、区林业局、区水务局等8家部门为成员的产业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行业专家库成员,组建农技、农艺、畜牧、水产4个产业扶贫专家团队。二是整资源统平台。领导小组对农业、商贸、旅游、经信等部门现有农产品电商资源和渠道进行全面优化整合,统一制定消费扶贫工作平台宣传推广方案。三是调规划优服务。各专家团队采取“分片分镇调规,因村因户施策”的方式,综合研判各片区产品类型、上市周期、价格趋势等实际情况,全面调整优化产业规划,向领导小组和各部门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指导等相关服务,确保各部门“合力向心、资源到位、技术匹配”。

  三、全面帮扶,牵线搭桥“找路子”。一是强基固本打通环节。积极打通消费扶贫“产、接、收、储、送”五大环节,各贫困村“第一书记”按照产业规划和专家团队建议,全面加强自身薄弱环节建设,联系相关区级部门,组织各村申报项目补齐短板。截至目前,脱贫攻坚项目库新收纳各村项目115个,其中基础设施类51个、种养殖及其他产业类64个。二是驻村走访收集清单。通过走村串户对2019年上半年预期农产品清单进行登记造册,共走访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128家,贫困户2700余户。三是牵线搭桥代理销售。各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充分发挥“代理人”和“经纪人”作用,通过积极联系区级扶贫集团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帮扶力量认领认购,确保“精准对接,订单精准”。截至目前,各驻村工作队、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共联系区级部门51家、区内外企事业单位86家,今年以来已代理销售各类农产品316万余元。

  四、直供统销,团购众扶“下单子”。一是下好“产品订单”。积极破解各片区农产品“酒香巷子深”难题,通过责任片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组织干部职工自发团购、鼓励工会到贫困村开展工会活动等措施,对片区建立完善订单销售渠道。二是发好“推广传单”。依托贫困村农产品“富硒绿色+扶贫公益”宣传主题,举办“嘉平有礼京东众筹”、“中山千里长宴”、“石蟆橄榄节”等农产品推广促销活动。三是记好“消费清单”。将各集团团购金额、促销订单数量与帮扶成效直接挂钩,确保帮扶责任“深度绑定”,考核成绩“清单为证”。截至今年2月,全区各扶贫集团共协助贫困村开展农展会、电商促销、农超对接等各类产品推广和促销活动31场,团购金额已达108万余元,达成意向协议177万余元。

       (根据江津区扶贫办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