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启动 大学生“家门口”办理助学贷款

04.08.2018  04:21

    本报讯(记者 易鑫)近期,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发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再次迎来年度“大考”。
    随着生源地助学贷款体制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受理工作的电子化、规范化,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在“家门口”方便地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秋季开学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可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本专科生、预科生贷款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贷款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获得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读期间不用支付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贷款利率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公布的同档次基准利率。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原则上按学制加13年确定,最长不超过20年。学制超过4年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第二学士学位的,相应缩短学生毕业后的还贷期限。学生在读及毕业后3年期间为还本宽限期,还本宽限期结束后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根据借款合同约定,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息。
    今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启动,学生和家长如有疑问,可拨打国家开发银行热线95593咨询。同时,教育部于7月23日至9月12日早晨8点至晚间8点,开通两部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010-66097980、010-66096590。高校入学新生和家长还可登录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官网,查询相关资助政策。

重庆设乡级办理点方便农村学子申领助学贷款
  新华社重庆8月13日电(记者柯高阳)“家门口就新华网
万州区多措并举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一是广泛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台、报刊、微信公众号和各校生源地助学贷款专题会议,广泛宣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发放宣传资料1.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