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上的都市区,重庆建设“一小时通勤圈”迈出关键一步

17.08.2020  11:13

两江观察消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上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纲要提出,要加快城际和市域(郊)铁路发展,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群和都市圈,服务支撑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释放出积极信号。

前不久,重庆铁路交通建设传来好消息:项目估算总投资86.42亿元,线路全长37.35公里,建设工期48个月的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重庆发改委批复。这是重庆轨道交通由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向桥头堡城市延伸的一小步,却是重庆发力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迈出的一大步。

▲重庆城市风貌。王正坤 摄

已确定的事项尽量往前赶!从5月召开会议明确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内部各区的互联互通,到随后相关人士解读规划“一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再到8月市郊铁路璧铜线获批,频频动作表明, 作为全国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地区的重庆,已然在完善综合交通体系、补齐交通枢纽短板上跑出了“加速度”。

交通互联互通

主城 都市区“一日生活圈”的基础工程  

由原来9区扩容到21区后“升级版”的主城都市区,是重庆发展条件最好、环境承载力最高、竞争潜力最强的区域,对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好发挥对全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具有突出意义。

在重庆主城都市区工作座谈会确定的重点任务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互联互通,特别是大力推进主城都市区内部各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一日生活圈”“一小时通勤圈”,做大做强主城都市区,这是一个前提和基础。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武剑红认为,靠道路交通运输不可能解决大都市圈的问题,必然会导致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事实证明,发展轨道交通,是现代大都市交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解决“大城市病”的有效途径。

▲图源重庆日报

两江君注意到,新入围重庆主城都市区的12个区中,不少与中心城区都有50公里以上的空间距离,适合发展市郊铁路,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通勤圈。这是因为,市郊铁路(都市快轨)相比于城市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辐射广、成本低等优势;相比高铁(城际铁路),又具有“公交化”、站距短、消费低等优势。

具体来看,重庆将集中力量规划建设“一小时通勤圈”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 

•规划中心城区1小时城市轨道通勤圈。完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近期实现“850+”城市轨道加速成网,中心城区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40分钟。

  •  以铁路公交化为主体构建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近期通过功能互补、枢纽换乘、线路共享等形式,实现干线铁路(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

  •规划都市快线网络实现更高水平的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规划1320公里都市快线(市域铁路)网,建设覆盖各独立成市、各功能节点的1小时主城都市区通勤圈;将都市快线延伸到四川毗邻城市,推动成渝轨道互联。

在重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以构建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构建“五张网”, 其中的城市轨道交通网要提速实施“850+”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 加快璧铜线建设,推动主城都市区城轨快线规划建设。

主城都市区以轨道交通“大动脉”互联互通的发展取向,得益于近两年重庆大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成网计划所打下的基础,“环射+纵横”融合的多层次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逐渐显山露水。市郊铁路璧铜线获批,正是重庆全力抓好主城都市区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见效,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的一个缩影。

▲重庆轨道交通运营图。图源重庆轨道交通官网 

建设轨道上的主城 都市区

要解决三大问题

作为西部地区最早开通轨道交通的城市,重庆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无论是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还是城市客运总量,都位居全国各大中心城市前列。然而,与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城市相比,与市民便捷舒适的出行需求相比,重庆轨道交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短板。

在重庆社科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彭劲松看来,去年重庆市轨道交通的通车运营里程是313公里,虽然处在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但优势是比较脆弱的。他认为,重庆在打造轨道上主城都市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是在建和开工的轨道交通数量不足。如去年只是通车了一号线尖璧段、环线西南半环,轨道交通建设进度相对滞后,未来运营总里程极有可能被武汉和成都后来居上反超。

二是现有轨道交通分布不均。目前重庆运营轨道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特别是中央槽谷一带,西部槽谷和东部槽谷轨道交通的密度较低,更没有串点成网。

三是城市轨道交通与市郊铁路的衔接及网络布局尚未完全展开。除中心城区和位于同城化发展先行区的璧山有一小段轨道交通外,其他区还没有城市轨道交通或城际轨道交通作为通行的交通工具。

▲国内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排行。(图源轨道城市) 

此前,重庆相关部门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重庆市轨道交通面临轨道线网密度不高、覆盖范围不广、换乘衔接不畅、线网配置不合理等问题,轨道交通对支撑城市发展、方便市民出行、缓解交通拥堵的“主心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在育新机、开新局,积极融入“双循环”的背景下, 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主城都市区扩容机遇为契机,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显得尤为迫切。

普遍来看,国内外的都市区空间尺度较大、地面道路交通通勤难度较大,交通组织通常采用“城市轨道+市郊铁路”模式,形成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支撑体系,同时配套沿线带状开发、节点复合开发等模式,促进网络节点城市之间复杂功能性多向联系。这是重庆补齐短板,加快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的必由之路。

重庆远景规划到2035年形成“22线1环”的线网布局,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轨道交通最小发车间隔在2分钟以内,轨道交通出行分担率占公共交通出行的80%以上,轨道线网密度由目前0.66公里/平方公里提升到1.41公里/平方公里。

具体如何打造?较早之前,重庆按照“ 中心加密、两槽加速、两翼联通、外围辐射 ”的总体思路,加力加速推进包括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在内的轨道交通串点成网。比如,中心城区在建轨道普线和轨道快线将加速成网,让轨道交通成为市民公共交通出行的首选;同城化发展先行区将发展多层次、多制式轨道,推进包括五号线延长线至江津段、市郊铁路璧铜线、成渝铁路重庆站至江津段改造工程;战略支点城市和桥头堡城市将通过干线铁路或市域快线串联起来。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在山间穿梭。万展志 摄/影像中国 

此外,据重庆交通开投集团及交通开投集团轨道设计院相关负责人透露,重庆将从完善城市发展规划、建设超千公里城市轨道网络、升级智能运营服务体系、打造千亿轨道产业链条、塑造靓丽城市名片、探索商业生态模式等六方面发力建设轨道上的主城都市区,届时,轨道交通网不仅会成为市民出行的快速通道,而且也将成为主城都市区城市集聚发展的轴线和纽带,释放主城都市区扩容红利,同频共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以轨道交通引领,主城都市区将迈入“轨道时代”,成为一座近悦远来的美好城市。

原标题:轨道上的都市区,重庆建设“一小时通勤圈”迈出关键一步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