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重庆轨道交通新增通车里程182.8公里

14.11.2015  13:22
 

     
      “十二五”期间,我市轨道交通实现大跨越,通车里程由2010年底的19.2公里,增加到今年底的202公里,通车里程新增加182.8公里。与此同时,轨道交通由2010年的单线2号线新山村—较场口段运营,已经发展到4线(1、2、3、6号线)网络化运行。

      方便、快捷的轨道交通线网,分担了沿线30%的交通压力,极大地缓解了主城交通拥堵的状况。目前我市轨道交通线网覆盖主城9区,串联15个组团,衔接各大商圈和公交客运、长途汽运、铁路航空等大客流集散地,目前发车最小间隔缩至2分30秒。

      随着轨道交通2号线“4改6”项目(6辆编组列车)上线和3号线“6改8”项目(8辆编组列车)运营,以及观音桥、红旗河沟和两路口等重要换乘站扩能改造,我市轨道交通的载客能力大大提升,截至2015年10月底,我市轨道交通最高日客运量超240万乘次,年客运总量约5.2亿乘次。

      “十二五”期间,我市轨道交通在基本完成了第一轮规划建设的同时,进入第二轮规划建设阶段。目前我市在建的轨道线路有5条,分别是4号线(民安大道—唐家沱)、5号线(园博园—跳磴)、10号线(鲤鱼池—王家庄)、环线(奥体—重庆西—重庆北—奥体)和3号线北延伸段(碧津—举人坝),共约151公里。

      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市轨道产业发展。我市通过对轨道设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已经掌握土建施工技术、专用设备及钢构件制造技术、PC轨道梁和检修通道架设与线调技术、设备采购及安装技术等跨座式单轨交通核心技术。

      目前市轨道集团正在与我市相关企业合力开展单轨技术攻坚,制定了单轨设计、施工、车辆技术等国家标准,正在推进建设本地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基地,PC梁生产基地、TBM硬岩掘进机组装生产基地、安全门合作生产基地等,已经形成了1000亿级的单轨交通产业。

      目前重庆跨座式单轨技术不仅走向全国,还走出国门,向韩国大邱、巴西圣保罗等国外城市输出相关技术和产品,成功迈向国际市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