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总工会四轮驱动大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1.12.2015  20:31
   重庆市总工会适应新常态,围绕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深入谋划,推动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广大企业和职工群众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具体实践。     1.围绕创造创建,支持技术创新。开展了首届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评选活动,在机械、化工、建材、环保、能源等各领域共计评选出100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并分别对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给予8000元、6000元、4000元、2000元的奖励,鼓励和支持职工群体广泛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创新热情。制定《重庆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办法》,促使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渝”总目标的过程中日益发挥出显著作用,其中对每个市级示范工作室三年内给予20万元经费资助的激励政策,充分调动了广大基层工会和劳模的创建、创新、创造积极性。全市已创建各级各类劳模创新工作室280余个,参与劳模超过500人,吸纳各类优秀创新人才近4000人。近年来全市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创新及攻关项目近3000项,累计取得专利1581项,获得市级以上奖励1300多项,实现创新成果转化1572项,开展技术培训超过7000场次,培训职工和服务对象33万余人次,技能提升18万余人次,企业类工作室创造经济效益485亿元。    2.围绕培训培养,促进素质提升。贯彻落实《重庆市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0-2014年)》,大力选树培养技能人才,开展“首席员工”、“金牌工人”选树活动的企业达到6800多家,选树技能带头人1.8万多人,组织1.7万名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近年来,通过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比赛活动,43万多名职工技术等级得到提升。全市各企业职工合理化建议每年递增约为5.8%,截止目前达到80万件以上,实施率近48%,其中,涉及技术进步的建议达85%以上,涉及节能减排的建议约61%。川维厂、重钢集团、重庆气矿等企业尝试开展了把技术讲课搬进检修现场、“师带徒”等职工技术培训活动。市机械冶金工会与重庆机电集团、机械高级技工校开展三方合作,制定了为期五年的一线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此外,我市拥有190个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176个重庆市职工书屋示范点以及3485个重庆市职工书屋,为职工学知识、学文化、学技术提供了阵地和条件。    3.围绕学比赶超,推动技能竞赛。印发了《重庆市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每年设置一批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和工人先锋号名额,奖励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个人及班组,2015年全市参赛企业覆盖面达到86%、参赛职工达到570万人次。全面开展了助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劳动竞赛,进一步完善了与区域发展定位相适应的劳动竞赛新模式,现已分片区在冶金、厨艺、印刷、建筑等行业举办了11项大赛。同时,劳动竞赛日益注重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其中都市功能区“互联网+传统企业”转型升级技能大赛等活动在互联网推动企业管理发展领域探索新型竞赛模式,促进了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培育提升,助力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受到市场企业的热烈追捧;“展风采、促发展、建功渝东南”导游服务技能表演赛,进一步提升转化了技能大赛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宣传了渝东南地区主要旅游景点,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与市委人才办、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打造重庆市首个“电视真人秀+劳动技能”的竞技活动《为你喝彩》,为全市各类人才提供了自我展示的空间和舞台,来自汽车、金融、消防、烹调、保健等各行各业的选手们展示了各自技能“绝活”,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4.围绕就业创业,提供服务保障。结合工会“金秋助学”、“劳模进校园”等各类载体活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组织受助学生深入企业一线体验劳动,邀请劳模代表向学生们现场讲述自己通过刻苦钻研、岗位练兵、自主创新,逐步成长为行业人才的经历和经验,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通过助推微型企业发展,帮助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困难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子女和先进模范人物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改善职工家庭条件方面取得一定成效。2015年上半年,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专场招聘会活动近400场次,提供免费服务22万余人次,跨地区有组织劳动输出约2.7万人,成功介绍农村劳动者就业3万余人,提供创业服务约9800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约9900人。此外,2012年至2013年底,全市工会共协助工商部门完成促进微型企业发展培训35745人、创办微型企业20475家,带动就业969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