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山 不一般

26.04.2020  19:43

两江观察消息,缙岭云霞、奇峰耸翠、千年遗风、人文荟萃。品读缙云,满满的都是故事……

巴渝十二景之缙岭云霞。在清代诗人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中,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  万难  摄

说起缙云山,重庆市民耳熟能详,但说起这座山的珍贵之处,很多人未必清楚。 崛起 于七千万年前的缙云山,堪称重庆四山的“老大”。 山间早晚霞云,姹紫嫣红,古人称“赤多白少”为“”,故名缙云山。

在国家中心城市的主城区能拥有一座面积达7600公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缙云山是独一份。缙云山古木参天,翠竹成林,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植物1966种,既有桫椤、伯乐树、无刺冠梨、飞蛾树等国家濒危保护植物,也有以山命名的缙云槭、缙云四照花、缙云黄芩等独有特色植物,是长江中上游地区宝贵的植物种基因库。

缙云山还是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巴渝文化宝库。 缙云山,古名“巴山”,据南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记载:“巴山,在巴县西南百二十里,其山高耸,上有白水,相传黄帝于此山合神丹。”缙云山,见证了巴渝历史的繁盛兴衰,李商隐在此写下“巴山夜雨涨秋池”的千古名句。“缙岭云霞”,是著名的巴渝十二景之一。

缙云山被称为“蜀中宗教名山”,有缙云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8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有号称世界佛学苑四大分院之一的汉藏教理院(1932年)遗址。千年古刹缙云寺受到历代帝王封赐,唐高祖李渊曾亲笔题名“禅真宫”,明永乐五年成祖皇帝敕谕“缙云胜景”。山上的重要史迹、乡土建筑、名人墓塔、古寨遗址、寺庙、石窟石刻等多达40处,跨越唐、宋、明、清、近现代5个时期,诗篇佳作上百篇。

缙云山是山城生态资源宝库,蕴藏巴渝文脉的人文宝库,护佑巴渝儿女的城市“绿肺”, 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

保护缙云山,重庆使命在肩,义不容辞。

2018年6月,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领导多次前往缙云山现场调研督导,听取整治进展报告。2018年6月5日,市委书记陈敏尔调研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保工作时指出,加强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的具体行动,是加快推进“两地”建设、实现“两高”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实施城市提升的重要举措。要提高政治站位和战略站位,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实抓好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管理工作,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子。

一年多来,重庆铁腕治山,积极行动。 累计拆除违法建筑8万多平方米,实施生态修复面积57.7万平方米,对400多户原住居民实施生态搬迁,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缙云山黛湖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采取违法建筑拆除、湿地治理、水生植物及乔木栽植、滨水栈道及人行步道建设等措施,极大地提升了生态环境。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整治好缙云山,对于重庆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标杆意义。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持续巩固提升综合整治成效,当好生态卫士,让山水之城、美丽之地的独特魅力更加彰显。

  “路转青山合,峰回白日曛”,古人描绘的缙云山秀丽景色正在重现。

  【山地篇】

位于嘉陵江畔的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秦廷富 摄

缙云山云瀑气势壮观,烟雾袅绕、云海缥缈,一团团云雾在山间游走变幻,恍若人间仙境一般。秦廷富 摄

拆违复绿,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整治和保护,正在恢复美丽容颜。罗斌 摄

登高远眺,缙云山林海苍茫,郁郁葱葱,正在成为“城市绿肺、市民花园”。万难 摄

【黛湖篇】

青山叠翠,湖水碧蓝,黛湖是缙云山的重要景点之一,秀丽风景引人沉醉。万难 摄

黛湖生态修复工程是北碚区缙云山综合提升项目之一,重点将整合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通过恢复湿地水文,增加湿地植被覆盖面积,恢复生物多样性。万难 摄

黛湖区域将依托缙云山卓越的自然生态和景观,整合沿线水系、山林与动植物资源,建设高效的“山地溪塘复合生态系统”。秦廷富 摄

【环道篇】

位于北碚区十里温泉城的缙云山生态环道示范段,环卫工人正精心养护。万难 摄

缙云山生态环道全长64.52公里,工程总投资34.66亿元。山水相依,鲜花盛开,游人漫步于环山步道间,畅享自然惬意。万难 摄

缙云山生态环道正按照“生态屏障路、产业提升路、景观旅游路”的功能定位打造,将助力缙云山打造高品质文旅产业。万难 摄

【人文篇】

缙云寺坐落在佛教胜地——缙云山中,始建于南朝,后曾称“相思寺”、“崇胜寺”、“崇教寺”,曾受到历代帝王封赐。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缙云寺是国内唯一的迦叶古佛道场,大殿里供奉的佛像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之师——迦叶古佛。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旧址位于缙云寺,图为汉藏教理院碑亭。重庆日报资料图片

八角井”在缙云寺西北100余米处,石地凿成,深10余米,池水澄碧,常年不涸。传说当年冯时行状元在此读书时,常到池中洗墨,故称“洗墨池”。苏思 摄

中共中央西南局缙云山办公旧址。万难 摄

金刚碑古镇坐落于缙云山下,山中有一块高六七米,宽两米的天然巨石,相传唐人在巨石上题刻“金刚”二字,又因此地有一石深入嘉陵江中,人称“金刚碚”,故得名“金刚碑”。冉图 摄

飘零巷位于金刚碑核心区村口主入口的左侧,目前几座老院落修缮已基本完成,几乎保留了建筑原有的结构和形态。李波 摄

原标题:这座山不一般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