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他乡重庆人”描绘了山城新形象

31.07.2015  08:06

市记协主席周勇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摄

重庆晨报记者 肖帆 报道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而“逐梦他乡重庆人”登上报纸、电视一个多月后,却是好评如潮,正如市记协主席周勇所说,这项展示重庆新形象的活动开了个好头。

周勇表示,“逐梦他乡重庆人”让全国人民见识到了重庆人的品格,也从崭新的人物角度出发,描绘出了山城的新形象。

不少读者、网友对活动十分认同,甚至表示想报名跟记者一起去拜访那些逐梦他乡的重庆人。

用人物来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

对于“逐梦他乡重庆人”活动的意义,周勇高度赞赏。他认为,“首先,活动从人物故事出发,用人物来展示一座城市的形象,而人恰恰是城市最宝贵的财富。”周勇说,过去体现一个城市的形象,多是用景观、用历史来说话,现在通过人物报道将两者结合起来,这样的重庆形象才是最丰满的。“同时,用人物的经历、实践来展示重庆人的品格、重庆的形象,也是宣传重庆人品格的新视角,很好很新颖。

周勇还表示,作为中国梦的一部分,重庆梦正好能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来展现,通过每个人追逐梦想的经历来找到与中国梦的契合点。

这样的活动值得推广下去

对于“逐梦他乡重庆人”广受赞誉一事,周勇说他有所耳闻,但他更想说的是,活动在内外宣融合发展和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上的成效。

在当下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内宣和外宣的界限其实早就没有了,而这次的活动很好地打破了两者界限,值得继续推广下去。”周勇说,伴随着活动的开展,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互补也越发明显,活动在内容优势和速度优势的结合下,开了个好头。

网友点赞想参与到活动中来

重庆晨报记者梳理近期上百条网友对“逐梦他乡重庆人”的反馈后发现,网友点赞不说,还想要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

一名网友在看了对孟非的报道后表示:“重庆人,追梦他乡,却还不忘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印象最深的是南京街头那家‘孟非的面’,它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一家面馆,而是对重庆小面文化的一种宣传,一种让世人都认可的饮食文化。而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小缩影,太多太多默默为家乡建设做贡献的人们,在将重庆人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好想跟着你们去追梦,一起向追梦人致敬!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