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支点 拓通道 扩平台 转方式 重庆内陆开放按下“加速键”

14.01.2019  01:10

(图为航拍的重庆果园港。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前不久,一列来自德国曼海姆港的班列驶抵重庆果园港。

班列集装箱里,装满莱茵河沿线经济区制造的汽车零部件,这些零部件在曼海姆港聚集,然后经由中欧班列发往果园港,助力重庆汽车产业发展。

班列发出当天,曼海姆市长彼得·库尔茨到港口送行,他对这趟班列的“前程”满怀憧憬,将此形容为两地的“一次重要握手”。

三年前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重庆果园港:“这里大有希望。”他也寄语重庆:“‘一带一路’建设为重庆提供了‘走出去’的更大平台,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为重庆提供了更好融入中部和东部的重要载体,重庆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三年奋斗,果园港实现了与曼海姆港的互联互通,让重庆乃至长江经济带与莱茵河沿线经济区携手发展成为可能,其“能量”得到进一步释放。

三年奋斗,重庆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立支点、拓通道、扩平台、转方式,加速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立支点

全力以赴打造果园港,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提供核心支撑

岸边,有不少船舶停靠,工人们在忙碌地装卸货物;江上,船只鸣笛开行,运送货物通达四海:码头,车流穿梭,岸桥移动,集装箱装卸有序……

这里,是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的首站——果园港。如今,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内河水、铁、公联运枢纽港。

这里大有希望。”习总书记的寄语,成为鞭策果园港发展的动力。

2017年11月,交通运输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第二批30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果园港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位列其中。

这是果园港大力发展多式联运的标志,也是果园港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黄金效应”的重要布局。

多式联运是实现“门到门”运输的有效途径,能最大限度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处,合理利用现有运输资源,减少浪费。

多式联运,最受益的是企业。

重庆中远海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供应链发展部总经理陈瞳锋帮他的贵州客户算了一笔账:

之前与沿海地区做贸易,都是通过“铁路+公路”或纯公路的运输方式,现在改为通过果园港,用“水路+铁路+公路”的多式联运方式,如果按照1吨货物运输1公里,水运0.02-0.05元、铁路0.12-0.15元、公路0.35元的平均价格计算,一年下来,采用多式联运可以节约物流成本上千万元。

实惠看得见,航线多起来。

截至2018年10月,果园港已开通上海—果园—南充、果园—攀枝花、果园—西昌、果园—青海等10多条水水中转或水铁联运运输线路。

借这些线路,果园港辐射范围逐步扩大,开始成为辐射川、黔、陕、甘、桂等中西部省份的外贸货物中转港,运往四川、贵州各大钢厂的铁矿石、铬矿石、石油焦等大宗件散货,都选择在果园港中转。

多式联运发力,果园港不仅辐射周边,还连通世界。

2018年7月3日,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张志贤参访果园港,在这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以下简称“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旗下的“重资产”基地已规划出炉,中新双方通力合作的果园港智能化多式联运中心,将在不久后动工建设,并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以下简称“陆海新通道”)一体化推进,这必然成为继2017年12月,果园港始发中欧班列后,又一次重大突破。

习总书记还给果园港的员工提出了要求,叮嘱他们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以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技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

果园港不负嘱托。

总书记来的时候,果园港的前港作业区已比较成熟,但后港运营区还未完全成型。现在,后港区的仓储物流、产业园等配套已经齐全了。”果园港港口生产部经理助理郑骁说。

前港后园”是果园港的布局“特色”,码头前方的港口装卸作业区与后方的公路物流园、铁路专线、仓储物流园、临港产业园紧密相连,最大限度集聚物流资源,为货运商提供完善的综合服务。

不仅如此,综合服务正在向更高效率的智能化转变。

在果园港集装箱码头龙门吊控制室,以前操作司机爬上龙门吊操作舱,弯腰低头操作机器,吊装一个集装箱至少耗时4分钟;现在,智能远程控制系统就像为巨型手臂装上了大脑,操作人员只需坐在远端控制室,就能遥控几十米外的龙门吊精准对位,效率比以前提升50%。

这只是果园港实施“智慧港口”建设的“冰山一角”。随着集装箱码头及堆场一系列智能化改造的实施,果园港作业效率逐年稳步提升:2016年,果园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170万吨;2017年,这一数据增加为1249.9万吨;2018年,果园港全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450万吨。

拓通道

打通东南西北四向通道,促进铁公水空四式联运,让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

站在果园港码头眺望:

一艘艘货轮,在长江上穿行,往返内陆和沿海;一列列车皮,经中欧班列进出,联通西部和欧亚。

这画面呈现出果园港的繁荣与兴旺,也勾勒出重庆开天辟地,拓展通道,冲出内陆的宏大蓝图。

向东,长江黄金水道逐步显现“黄金效益”。

2017年,全市航道里程达到4472公里,5000吨级单船和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主城,全市港口吞吐能力达到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达到450万标箱。

不仅如此,重庆还建成长江上游地区最大的集装箱集并港、大宗散货中转港、滚装汽车运输港。除果园港外,重庆还打造了江津珞璜港、涪陵龙头港和万州新田港。这三大港口也都是铁路、公路、水路通用枢纽港,且分工明确:珞璜港主要服务于渝西,可以直接对接江津工业园区;涪陵港主要服务对象为涪陵周边区县和乌江流域,是渝东南区域货物的重要中转港;万州港则旨在打造成渝东北、陕南和川东地区的重要物资出海和中转中心。

三年前的1月5日,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重庆积极践行习总书记的要求。2018年1月,渝甬班列首发去程班列开行,宣告由重庆与宁波共建的“甬渝新欧”国际物流大通道去程段正式打通。通过该班列,重庆的货物经过57个小时可抵达宁波,比传统水运节约12天。该班列开行,正是顺应市场需求,开辟的一条除长江黄金水道外的沿江货运班列。

2018年12月,重庆新田港铁路集疏运中心项目正式开工,将新建全长约16公里的区间铁路。该铁路自宜万铁路万州站宜昌段桥头线路引出,延伸至港区码头。未来,该铁路可衔接宜万、达万、兰渝等铁路,直接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还能通过新田港抵达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进而出海。

向西,中欧班列已“星火燎原”。

重庆不仅仅率先开通中欧班列,还开得多,开得实!

2018年6月,中欧班列(重庆)累计开行2000班,成为首条突破2000班的中欧班列线路。

2018年10月,中欧班列(重庆)再创纪录,成为首条单年开行超过1000班的中欧班列线路。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重庆)的集结点和分拨点广布发展,由最初的德国杜伊斯堡,增加到哈萨克斯坦、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匈牙利、波兰、立陶宛、越南、新加坡、柬埔寨等10余个国家30多个城市。

中欧班列(重庆)还发展出丰富的货物种类,已逐步涵盖了笔电产品、整车及零部件、通讯设备、机械、汽配、服装、小家电、化工品、食品、冷链、医药及医药器械等数十个大类。

向南,陆海新通道迅速迸发新活力。

截至2018年10月31日,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开行班次达419班;国际铁路联运(重庆—河内)班列已完成双向测试,累计开行25班;重庆—东盟跨境公路班车累计发车510次,服务网络延伸至越南、泰国等地。

目前,陆海新通道建设已初步形成1个省际联席会议制度、3个工作支撑体系、1个平台公司的“1+3+1”共商共建共享合作机制,广西、青海、甘肃、贵州、新疆等省区市均已加入,形成齐心协力的共建局面。

向北,“渝满俄”让重庆携手俄罗斯。“渝满俄”是一条自重庆西部物流园出发,北上经满洲里口岸出境,横越西伯利亚,到达莫斯科的国际铁路班列。从2018年5月15日起,“渝满俄”实行每周固定发班。该班列的开行,进一步完善中欧班列(重庆)的体系,丰富货源种类,扩大中欧班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向天空,江北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投用,航空飞出“新高度”。

2017年8月,随着江北国际机场T3A航站楼和第三跑道投用,重庆航空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2018年12月17日,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旅客年吞吐量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有望跻身世界机场50强。

截至2018年12月31日,江北国际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300条,其中,国内航线218条,国际(地区)航线82条,通航5大洲26个国家61个城市,构建起重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空中桥梁。

扩平台

两江新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保税港区……多维开放平台融合,不断孕育发展新动能

开放,离不开平台支撑。三年前,习总书记要求重庆完善各个开放平台。按照这一要求,重庆积极完善各开放平台,融合其功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2017年10月,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重庆要提升开放平台,发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两江新区的引领作用,推动保税区、开发区、园区等各类开放平台互补互促、增强功能。

2018年11月15日,一架A320NEO飞机降落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目前已有5架飞机,通过“保税+融资租赁”的方式落地重庆。

而促成这种飞机租赁新方式的,是重庆运用已有开放平台,进行的一次“完美配合”:

内陆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推动春秋航空、重庆航空与新加坡中银航空租赁公司合作;中新互联互通项目、自贸试验区两大国家赋予的开放平台确保“先行先试”;江北国际机场、国家一类口岸、保税港区空港功能区三大功能平台相互配合,得以让重庆在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率先开展飞机保税租赁业务。

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是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它以重庆为项目运营中心。与之前的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不同,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没有物理的边界,也不属于传统的招商引资,而是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这意味着将更多依靠制度创新激发项目活力。

2016年1月4日至6日,习总书记在视察重庆时指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在重庆落地,一定要高标准实施好,打造高起点、高水平、创新型的示范性重点项目。

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截至目前,中新双方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框架下共签约137个合作项目,总金额逾219亿美元,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2017年4月1日,重庆自贸试验区挂牌运行,119.98平方公里范围内,涵盖两江、西永、果园港3个片区,标志着重庆开放平台“新旧搭配”,内陆开放步入新里程。

挂牌运行一年多以来,重庆自贸试验区与原有开放平台融合发展,151项改革试点任务已落地实施122项、构建“陆上国际贸易规则”初显成效、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形成……对西部地区开放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正在显现。

改革红利正在成为吸引新兴产业集聚的“磁石”。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商汤科技人工智能、金泰克内存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实现落地,智能产业加速在重庆集聚。航空、健康、金融等高端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形成,如新加坡新科宇航、美国ARR、新加坡莱佛士医疗集团、美国石溪中学等标志性项目落户重庆自贸试验区,首家中外合资证券公司及合资医疗保险机构正在筹建。

截至2018年10月底,重庆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注册2.06万户,注册资本总额1725.39亿元,其中新增外资企业注册347户,注册资本24.05亿美元;共引进项目1605个,签订合同(协议)金额4848.14亿元。

转方式

内陆开放引入新元素,助力转方式调结构,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新支点,新通道,新平台,引来新元素,为重庆转方式调结构带来好机遇。

2018年8月,首届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这是一场智汇八方、博采众长的开放盛会。

三天时间,来自国内外的2万余名宾朋相约重庆,围绕“智能化: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展开巅峰对话;三天时间,洽谈签约重大项目501个,总金额6120亿元,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内陆开放,让全球要素聚集重庆。

随着各路资本大举进军重庆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重庆本地迅速崛起一批各具特色的大数据智能产业平台。

围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谷、建设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的目标,仙桃数据谷已累计投资60亿元,引进高科技企业628家,入驻办公企业113家。

2018年年初开园的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当年吸引投资492亿元,新增企业落地562家,聚集数字经济类企业3300余家,成为重庆“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内陆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创造高品质生活。把握开放契机,许多新商业模式在重庆不断涌现。

重庆西永保税区有个大仓库,挂着重庆渝欧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牌子。这一仓库的设立,让许多重庆人享受到跨境电商购物送货上门的时间,从30天减少到两天。

以前,我们就是代购。现在,我们拿到国外好几个大品牌的代理权,在国内27个省份开设了1500家跨境电商门店。”公司董事长魏芯说。

在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内陆开放带来了“保税+展示交易”的新尝试。

又到年终岁末,位于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的重庆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为市民准备了品类丰富的年货。

张瑜是展示交易中心国别馆马来西亚馆的老板,为满足市民元旦春节采购需求,他特地从德国引进了无氧真空防腐、高温密封两项技术,将进口的马来西亚燕窝加工成鲜炖浓缩燕窝,这样处理后鲜燕窝的保质期从15天延长到3个月。

在展示交易中心,市民可以买到3.5万多种全球商品,这些商品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后储存在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库内,随时为柜台补货,满足市民采购需求。

发展质量提高,生活品质提升,为重庆经济社会方方面面带来变化。内陆开放,不负众望。

记者手记》》

发挥重庆开放的独特优势

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便是开放。作为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重庆的开放,有自己的优势:位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

这一优势意味着,重庆的开放路径与方式,多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相关。这也是市委市政府此前提出重庆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推进全域开放,统筹抓好枢纽、口岸、平台、主体等开放重点,努力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格局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原因之一。

比如中欧班列(重庆)的出现。这本是一条重庆与欧洲相连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其线路与古丝绸之路高度重合,堪称现代铁路版丝绸之路。如今,以重庆为代表的中欧铁路集装箱班列,已打通了我国西向通道,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和经贸交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

再如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这条通道由重庆发起,通过各兄弟省区市共建的形式,使内陆地区与东南亚地区相连,促进双边贸易频繁往来的同时,也对“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支持。

这一优势,让重庆开放速度更快,辐射范围更广,也让重庆与“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契合度更高。

如此一来,重庆可以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汇集更多来自世界的资源要素。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的发展也将带动西部开放,发挥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