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怎么来的?袁道先等5院士联名向李克强总理建议

12.06.2017  17:53

刚刚过去的6月10日是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公众科普活动。这个颇具意义的日子是怎么来的?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

原来,这个节日的设立与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袁道先院士密不可分。年逾八旬的袁道先院士发起,由5名院士向李克强总理写信提出建议,迅速获得批准,一个特殊的日子就这样诞生了。

5院士联名建议 总理批复同意

△2006年,袁道先院士(右二)在南川考察。(资料图片)

2015年6月24日,在金佛山世界自然遗产成功申报一周年座谈会上,为唤起更多人对自然遗产的关注,以西南大学地理科学院教授、中科院袁道先院士为首,联合中科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蒋有绪,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程天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科院研究员宋湛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联名致信国务院李克强总理,倡议设立“中国自然遗产日”,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2016年9月17日,倡议正式获国务院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袁道先介绍,自1972年联合国通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全世界先后有191个国家和地区加入遗产保护公约。我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先后已有48处入列世界遗产,其中25处自然遗产,成为世界第二大遗产国家,履行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担当。

袁道先认为,我国特有的喀斯特、丹霞地貌自然遗产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自然景观,其保护程度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赞许。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