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这道“特供”过年菜,光发酵就要一个多月

19.02.2018  12:42

今年春节,酉阳有道菜卖得红火,尤其受外地游客欢迎,我们从当地餐饮协会得知,这道菜本是土家族人的拿手菜,后来土汉民族一起生活,饮食文化相互交融,如今已成为酉阳人的传承菜。这道菜,就是灌海椒。

当地餐饮协会推荐了一个人,夏姐,夏彩兰,51岁,是酉阳桃花源景区附近一家餐馆老板,地道的土家族人。今天,这道菜的起源和制作工序,由她讲给我们听。

曾是达官贵人专属

哎哟,今年这道菜好卖得很,店头准备的真空包装袋都要装完了。”夏姐的餐馆每到春节都是人气爆棚,人气旺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离景区近,生意好做,更多是因为土家族的碗碗菜着实受各地游客喜爱,比如她的招牌菜之一——灌海椒。

这道菜的精华,在于软糯可口,红辣辣的海椒壳里,充满着糯米的香。夏姐说,有的游客二话不说,打包带走几斤,有的游客追问她,这道菜到底谁发明的。夏姐确实太忙了,通常随口回一句“屋头老辈子传的”,实际上,这道菜有一个传说,至于传了多少年,真难考究了。

夏姐听长辈说,这道菜曾经只有达官贵人能吃,相传古时候,当地有个县太爷嗜辣,又喜食当时珍贵的糯米,糯米虽好,却容易腻人,寻常做法吃多了,县太爷就嘴挑了,厨子一想,反正县太爷喜欢吃辣,不如把糯米灌在海椒里面试试,结果一灌、一蒸,县太爷一尝,大喊欢喜,久之,这道菜便在达官显贵中传开。

首选肉肉的大红椒

灌海椒看上去容易,实际上制作工序特别讲究。夏姐有接近20年制作经验,她说,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原料的选材。“海椒如果没选好,里面的糯米容易蒸成黑色。我喜欢用比较厚实的红海椒、菜椒、肉肉的大红椒,必须要新鲜完整的。”夏姐说,选好原料后,她会把每个红海椒切开一个小口去籽,然后把干糯米面加盐、加花椒,一勺勺灌在海椒里,再一个一个放在坛子里发酵,经过一个多月时间酝酿,就可取出来烹饪。

不过,夏姐说,这道菜要想端上餐桌,还得经历蒸熟、变硬、冷却、切片等制作工序,然后拿来油炸,或拿来炝炒,甚至有人喜欢直接沾辣椒水吃。成品的灌海椒,口感与炸年糕类似,其中含有一丝辣椒的清香。

吃完这道菜才算回家

夏姐的灌海椒,是用玉米壳封坛酝酿的,所以蒸出来后,自带玉米香,这种传统手法,是妈妈和奶奶教她的。在她记忆里,这道菜在小时候非常珍贵,只有过年过节才有幸品尝。

现在,家里的小孩和年轻人常年在外工作、上学,一年到头难得聚上一回,所以每到过年,我一定会提前准备好灌海椒,在家的角落里堆一堆坛子,让回来的孩子记住老家的味道。”夏姐说,土家族有一种说法,年夜饭要吃完这道菜,才算真正回家。并且,土家人吃过年夜饭后,各家都会燃起一根木柴,围坐在一起,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这种过年的仪式,当地人称作“守田埂”,以表达对田地的热爱。

当地餐饮协会还推荐了一个灌海椒的高手,张进民,他的手法也是家传的,他偏好于个头小的辣椒灌糯米。“海椒洗干净后必须阴干,这样才能保持它的韧性;灌海椒的坛子最好选土坛子,不要进油荤……”无论是张进民家的,还是夏姐家的,总之这道菜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上游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 李琅 实习生 徐冬妮 受访者供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