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中院以信息化助推科技强院

23.01.2015  17:32
  近年来,信息化建设为法院工作开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不仅方便了法官办案,提高了审判效率,也为当事人及代理人参加诉讼提供了便利。重庆三中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科技强院,努力建设现代化法院。

  一是加强基础投入,夯实信息化硬件建设。发挥旧设备的余热,定期升级改造,保证工作网络的安全稳定,审判、执行、办公、档案、财务、交督办、诉讼费管理、人事管理等系统全部实现无纸化办公;加大投入,采购新设备,完成机房服务器和阵列全面升级,建成与市高法院的远程城域镜像阵列;建立1000M防火墙,完成到市高法院的网络升速;建成数字化审判法庭13个,其中全配高清4个,简配高清9个,对庭审活动全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做到“每庭必录”。

  二是注重管理培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明确各部门责任,三中院行装处负责信息化设施的操作培训与技术维护,各部门按照“谁使用谁管理”原则进行日常管理。出台《微博发布管理办法》、《数字法庭使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对微博发布、数字化法庭使用、庭审公告等信息化建设的运行操作进行详细规定。截至目前,该院已通过数字法庭审理5853个案件,开庭6278次,积累庭审视频2392G。开展相关技能培训20余次,通过集中培训、相互交流、操作实践等方式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将信息化应用水平操作能力作为业务能力考核项目之一,考核结果直接与年度考核挂钩。

  三是拓展服务功能,助推司法公开为民。开通二维码诉讼服务,并在辖区全面推开,在诉讼服务中心等重点区域提供免费WIFI热点链接,逐渐完善深化与三大公开平台有效整合,研发针对案件当事人的“个性化二维码”,逐步扩大使用查询范围。开通法院政务微博,累计发布重点案件、庭审直播、和重大活动微博321条。在已有刑事远程提讯和信访视频接访的基础上,探索推进远程立案、远程审判,证人远程作证、质证,召开远程减刑、假释听证等新型审判方式。链接数字法庭系统和审判管理系统,形成信息共享、资源共用、数据共析的互通平台,提高庭审质量和效率。设立同步庭审视频室,为有需求的当事人提供庭审音像记录查阅服务。创建“二维码”廉政举报平台,开通运行法院举报网站,打造信息化廉政教育平台,完善廉政监督方式,创新廉政举报方法,拓宽廉政教育阵地。

  四是重视数据安全,建立数据备份系统。通过整合资源,升级安全操作系统,优化数据备份与还原,更新音频、视频设备,预防网络故障和设备故障,架起硬件与软件的双重保险。建立数据远程备份系统,协助市高法院将全市审判系统的结构化数据备份到该院,与市一中法院建立数据相互远程备份,与外地法院协商共建数据灾难备份系统。采取定期检查、实时监测、及时排除的方式,切实提高各信息化系统的可靠性。 来源:三中院 责任编辑: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