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重庆主城九区的名字是这么来的!长见识了……

06.10.2016  12:14

  作为一个重庆人

  你知道主城九区的名字都是怎么来的吗?

  小编今天就整理了出来

  快一起来看看吧!

  渝中区

  作为大重庆的母城,渝中区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这里曾是巴国国都,大夏国国都,中华民国的战时首都、陪都,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所在地。

  渝中区作为重庆市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商贸流通中心,别称“山城”、“江城”,巴渝文化、抗战文化以及红岩精神在此发源。

  渝中,顾名思义,是渝州之中心。重庆简称”渝“,渝中区位于重庆主城区之中部而得名。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后,为重庆市第一区。1955年改称市中区,1995年3月在重庆市区划调整中更名为渝中区。

  九龙坡区

  九龙坡区位于重庆主城区西南部,东接渝中区,南靠大渡口区,西邻江津区、壁山县,北与沙坪坝区接壤,是重庆主城核心区之一,亦是西部地区最大的工业区,有煤矿、地热等多种自然资源。

  传说这里曾经住有王老汉一家。王老汉有9个儿子,死后叮嘱他们将他埋入江中穴位,捡九块鹅卵石放入,按时进城弑官称帝,就可安命。然而,九个儿子没按时出发,没成为真正的九龙天子,反而被当做妖人诛杀。

  后来,那江中的九块鹅卵石从水中冒出来,形成了一座滩。就像是九个龙脑袋望着天上。渐渐这王家九兄弟的事被传开了,这个滩被叫成九龙滩。又有人在这岸边开了几家店,称为九龙铺。多了很久,这一带人家多起来,田土开在了坡上,人也住在了坡上,这一带就叫成了九龙坡。1955年由重庆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沙坪坝区

  相传远古时期,嘉陵江波浪涛涛,泥石流沙积淀成坝。歌乐山恰似一把宝刀,拦腰砍下它成两半,西边成良滩坝,东边成沙坪坝。因中国习俗,先东而后西,故统称沙坪坝。

  重庆申请改“沙坪坝”名字,国务院已经批准,联合国不同意。因为沙坪坝是蒋委员长的电台所在地,是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指挥所在地,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就是从沙坪坝广场一角的电台宣传出去的。沙坪坝地名一旦更改,联合国、二战历史记载的名字都要改。

  作为抗战时为主要的文化区,1955年正式定名为沙坪坝区。沙坪坝历史上是与江津白沙坝、成都华西坝、北碚夏坝齐名合称为四川著名的文化四坝;也是中国大后方四大文化区之一。域内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城市发展繁荣兴旺。

  南岸区

  南岸,先秦时期,属巴国。 秦汉时期,属巴郡江州县。南北朝时期,南齐永明五年(487年)隶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561年)隶巴县。隋、唐、宋、元、明、清,建制未变。这里有不少关于地名的传说,如弹子石,据说是大禹治水时期的“诞子石”。

  民国时期,1929年重庆建市,在玄坛庙设南岸市政管理处。1933年,改为重庆市第六区。1939年,第六区分为重庆市第十一、十二两个区。1941年,增设重庆市第十五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长江南岸4个区合并建立重庆市第五区、第六区。1951年,郭家沱由江北县划入第六区,增建为乡。1952年10月,两区合并为重庆市第五区,并由巴县划入文峰乡。1955年10月,第五区更名为重庆市南岸区。1995年3月,巴县长生桥、迎龙、广阳三镇及九龙坡区花溪镇的二塘村划入南岸区。

  巴南区

  “历史上,就是先有巴县,后有重庆”,每个巴南人都应知道巴县历史上的辉煌。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距今至少在1400年以上,重庆命名至今才800余年。巴县、重庆只是不同时期对古山城的不同称呼,从广义来说,每个重庆人都是巴县人的后裔。

  西周至战国,属巴国地。周慎靓王五年秦灭巴国。周赧王元年隶于巴郡;南北朝,南齐永明五年,改江州县为垫江县,北周武成三年又改垫江县为巴县,并废枳县入于巴县,属楚州巴郡;隋代,属渝州巴郡;唐朝,属渝州南平郡;宋代,先后属渝州、恭州、重庆府;元朝,属重庆路;明清时期,属重庆府;民国初期,由重庆蜀军政府直辖,民国2年属川东道,民国17年属四川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川东区巴县专区,后属璧山专区,1951年1月改属重庆市,1953年2月划属四川省江津专区,1958年11月重新隶属于重庆市。1994年12月,撤县设区,为重庆市辖近郊城市区。1995年重庆调整原巴县长江以南乡镇,即九龙坡区部分街镇,共同组成新的巴南区,其主要辖地以原巴县长江以南部分而得名。

  渝北区

  “好个兴隆在岩边,好只石鞋无人穿。好朵莲花无人戴,木耳飞过仁睦滩。两口喝干一碗水,坦坦平平下寸滩。”这是《江北县志》中记载的比喻渝北地名的歌谣。其中的一碗水与双凤桥一样,是两路地区的知名地标。

  渝北位于重庆市北部,长江北岸,嘉陵江下游东岸的三角地带,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它历史悠久,商、周、秦、汉、三国时期,区境属巴郡之江州县。民国2年设江北县,那时起渝北还包含在江北县内,没有脱离出来。

  渝北以位于重庆城区北部得名。1994年12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是在撤销原江北县建制基础上才设立的新区。

  北碚区

  关于北碚名字的由来,众说纷纭。一说北碚最早是叫“白碚”,因场镇建于嘉陵江畔,有白石自江岸横于江心而称碚石。康熙年间设巴县白碚镇,乾隆年间改名北碚镇。

  也有传说是这样的:北碚有嘉陵江,中间有块石头名“”。有位渔夫一直娶不到老婆,菩萨可怜他,化作村姑要求他背她过江,并且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回头。渔夫走了很久也没有渡过江,忍不住回头了。菩萨为了惩罚他,将他化作一块石头,立在江中。

  村民得知了这件事,有的闲人就到江边去看。看见了那块巨石便说:背时(碚石谐音,重庆话意为活该)。碚石这个名字就这样流传了下来。北碚地处重庆北部,所以取其北字,加以碚,名为北碚。

  江北区

  江北区曾用名颇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二、三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巴民就在江北北岸生活、繁衍。公元前11世纪,即系巴国属地。秦灭巴国后,“仪城江州”建江州府,为重庆筑城之始,而最初的江州城即位于江北城附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

  《华阳国志》记载:“汉世郡治江州,巴水北有柑橘宫,今北府城是也。”一度为巴郡治所在地。明代重庆府巴县设立江北镇,正式改名为江北城。江北城以前到了清朝乾隆年间,江北镇改由重庆府直辖,重庆府同知衙门迁移至江北城弋阳观下,从此建置江北厅。民国时期,江北厅改为江北县,沿袭晚清旧制,江北城设有:上石梁、宝盖、弋阳、金沙四厢,1921年划入重庆市。

  江北区作为重庆市都市区(重庆市主城区),位于长江、嘉陵江交汇处北岸,东南西三面分别与巴南、南岸、渝中、沙坪坝四区隔江相望,北与渝北区接壤。 至2010年,江北区常住人口为73.8万人。截至2013年,江北区幅员面积为213平方公里,辖9个街道、3个镇。 江北区旅游资源主要有观音桥商圈、铁山坪森林公园、鸿恩寺森林公园等

  。

  大渡口区

  大渡口名字,来源于一个即将消失的古镇马桑溪。

  大渡口原名北渡口,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巴县长江北岸马桑溪设义渡。马桑溪义渡,史载于清道光年间,士绅于长江之北设义渡,其规模恢弘,地处要害,位居沿江数十里渡口之首。过往船只齐驳于此,一时商贾云集,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盛景。

  世人为记住这盛世,便以此为地名,史称大渡口。1965年,重庆市人民政府为服务重钢,设立大渡口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