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市民出行三成人选择开车

13.05.2016  11:37
【摘要】 2015年度《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虽然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有所上升,但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比例增幅更大,而选择地面公交车出行的比例却在下降。

  商报记者 张宇

  平时上下班,你是选择轨道交通、地面公交还是小汽车?面对日益增长的私家车保有量,你是否在为城市“添堵”?昨日发布的2015年度《重庆市主城区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2015年,虽然选择轨道交通方式出行的比例有所上升,但选择小汽车出行的比例增幅更大,而选择地面公交车出行的比例却在下降。

   出行方式

  市民喜欢怎样出行?

  小车、轨道升公交降

  【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主城区居民日均机动化出行总量较去年增加55万人次,同比增长6.8%。居民机动化出行结构中,小汽车占31.4%,轨道交通占12.4%,地面公交占48.4%,出租车占7%,其他方式占0.8%。而2014年的居民机动化出行结构中,小汽车占29.4%,轨道交通占10.8%,地面公交占49.9%,出租车占8.9%,其它方式占1%。

  同时,轨道线网年日均客运量173.3万乘次,增长27%;地面公交年日均客运量526万乘次,同比减少11万乘次。

  主城区运营公交车8754辆:新开54条、撤销6条、调整7条;公交线网总长2543.36公里,增长3.42%。进一步延伸了公交服务触角,便捷居民出行。

  【解读】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高志刚:2015年,主城区继续推进了地面公交服务品质提升,优化线网布局、扩大了服务范围。未来地面公交将进一步向社区延伸,把触角伸向离轨道站较远的社区,以便捷居民出行。

   轨道交通

  部分区段高峰期每平方米站5人

  两路口红旗河沟牛角沱换乘压力大

  【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主城区已运营轨道交通线路4条,即轨道交通一号线、二号线、三号线、六号线,总里程202.3公里。目前在建轨道交通线路有轨道交通环线、三号线北延伸段(碧津—举人坝段)、四号线一期(民安大道—唐家沱段)、五号线一期(园博园—跳蹬段)、十号线一期(建新东路—王家庄段),在建里程约150公里。

  尽管轨道交通建设持续加强,但随着轨道交通客流快速提升,部分区段拥挤突出。轨道线网负荷强度0.86万人次/(千米·日),同比提高0.03,其中核心区线路负荷强度2.07,核心区轨道交通拥挤问题凸显。核心区一号线歇台子—两路口,二号线谢家湾—大坪,三号线南坪—红旗河沟断面高峰客流拥挤,断面日均客流超过15万人次,高峰平均立席密度超过5人/平米。

  轨道交通线网日均换乘量47.86万人次,同比增长17.3%。两路口站、红旗河沟站、牛角沱站日换乘量超过8万,换乘压力大。

  【解读】高志刚:2015年居民机动化出行结构中,轨道方式上升至12.4%,比前一年增加了1.6%,这表明越来越多人习惯轨道出行,势必会造成工作日早高峰的压力。但随着多条在建的轨道相继运行,高峰平均立席密度和换乘压力都会相继减轻。

   桥隧建设

  跨江桥梁已达27座

  穿山道路隧道达14座

  【数据】在车辆日益增多的同时,2015年的主城高速、桥隧、立交等路网的建设也没有怠慢。报告显示,2015年,主城区新增城市道路324公里,总里程4373公里。新建成通车立交9座,总数达204座。新建成2座跨江道路桥梁(双碑嘉陵江大桥、千厮门嘉陵江大桥),跨江桥梁数量达27座。新开工道路桥梁2座,即曾家岩嘉陵江大桥、白居寺长江大桥;续建道路桥梁3座,即寸滩长江大桥、红岩村嘉陵江大桥及高家花园复线桥。新建成双碑隧道,穿山道路隧道达到14座。新开工隧道1座,即龙洲湾隧道;续建隧道3座,即华岩隧道、歇马隧道及中梁山复线隧道。

  【解读】高志刚:2015年桥隧建设成果丰硕,在道路建设之外,主城区加强了交通运行管理,还首次建立了不避让行人抓拍,有效整治了地面不文明驾驶行为。此外,采取黄标车限行,淘汰老旧车辆等措施,使得尾气排放和扬尘降低,全年主城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达292天,同比增长46天。

   新闻链接

  未来几年

  轨道建设仍是重点

  日前,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的《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指出,2016年至2018年,将在重庆投资11个重点项目,投资金额超过2000亿。

  针对主城区的拥堵情况,《计划》把重点放到了轨道交通的建设上: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新建28公里,投资147亿;10号线二期工程,新建10公里,投资70亿;轨道交通6号线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