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之眼》作者来渝讲“文化抗战”

01.04.2018  09:10

 

重庆之眼》作者范稳来渝讲“文化抗战”。(沙区文化委供图)

  有这样一本长篇小说,它浓缩重庆抗战历史、全景式反映重庆大轰炸;它再现了一座英雄城市的历史和一个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被文学评论界誉为“长篇小说领域反映抗战题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力作”。

  它,就是长篇小说《重庆之眼》。

  为纪念沙磁文化区创建80周年,3月31日,受沙坪坝区文化委、区旅游局等邀请,《重庆之眼》作者、著名作家范稳在重庆图书馆举办了一场名为“抗战与《重庆之眼”的讲座,与300多位重庆市民分享了那段历史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

  从抗战史讲到如何对待历史

  现居云南的范稳对重庆并不陌生。“我18岁到重庆读大学,大学毕业后才离开到云南工作。2015年,为写《重庆之眼》,我又回到这里,每天到重庆的大街小巷转悠,体验生活、搜集资料、采访人物。沙坪坝、重庆图书馆也是那时我经常出入的地方,所以,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这个地方我很熟悉。”范稳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他与听众的距离。

  1938年至1944年,日本对重庆进行了长达6年零10个月的战略轰炸,一座鲜活的城市变得满目疮痍。现在的人们很难想象,在那些令人震惊、愤怒的死亡数字和描述里,堆积着敌人怎样的野蛮、残酷和疯狂,记录着重庆人民怎样的愤怒、血泪和力量;更难想象,在防空警报连响7天、大火连烧7天的极端恐惧之下,重庆人又是如何用生命描写“愈炸愈勇”的标语,并向前线输送数以百万计的抗日力量。也有疑惑,今天的我们回望这段历史到底有什么意义,又该如何对待?

  面对这些疑问,范稳一一给出了答案。

  重庆大轰炸给民众带来巨大灾难

  讲座现场,范稳为听众梳理了抗战爆发后以及重庆大轰炸6年多的历史。“随着东北、华北等地先后沦陷,国民政府开始向抗战大后方重庆西迁,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人口由之前的几十万增加到上百万,政治经济文化也成为全国的中心,许多兵工厂和军事工业迁到这里,自然也成为日本人攻击的目标。”范稳说。

  在长达6年多的轰炸中,日机除了轰炸兵工厂等军用设施,也不放过学校、民房等这些有关国际法禁止轰炸的区域,无数重庆人因此家破人亡、痛苦一生。范稳特别提到一位令他印象深刻的老人,她是大轰炸的幸存者,9岁时在一次日机轰炸中失去双亲,成为孤儿。“轰炸之后的几十年中,她一直睡不着觉,还经常发作‘羊儿疯’(癫痫病),痛苦不堪。2014年,她因为一次车祸被送往医院作全身检查照片时,才发现那次轰炸中有一块弹片留在她脑袋里,切断了她的睡眠神经,引发抽搐。

  在现场,范稳通过幻灯片向听众展示了这位老人拍的留有弹片的片子,令许多人大吃一惊。“这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大轰炸这段历史,不要忘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灾难,更不能忘记日本侵略者对这座城市犯下的罪行。”范稳感慨道。

  关注文化抗战 弘扬民族精神

  在范稳看来,文化抗战是他最关注的。抗战期间,重庆成为战时首都,茅盾、老舍、巴金、冰心、梁实秋、林语堂、夏衍等大批文化名家云集于此,他们以手中的笔、舞台上的演出,号召人们与日军抗战到底,弘扬了一个民族不屈的精神。

  “大轰炸下,重庆人还在举办话剧艺术节,观看演出,这些活动也是一种凝聚人心的力量。”范稳与听众分享道。

  “向一座城市致敬的最好方式,也许就是为它写一部书;就如当你爱上一个人,想为他(她)写一首诗一样。”谈及为什么写这本书时,范稳称,2014年,他在写一部抗战题材的小说到重庆采访时,被重庆的抗战历史文化所震撼。“没有哪座城市像重庆这样,在大轰炸中将文化的坚守和国家民族的救亡图存紧密相连。而文化抗战,也正是我想表现的,我们的国土可以丧失,军事可以失利,士兵和百姓可以牺牲,但我们的文化从不曾被征服,也永远不可能被侵略者征服。

  范稳补充道,“抗战之所以取得胜利,和中华传统文化、家国情怀有关,今天的我们更应为自己的文化自豪、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