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童圆梦猴年春节行动”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童心相接

25.03.2016  08:47

    今年春节前后,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市文明办、重庆市教委、重庆市妇联发动5万名志愿者,在全市5000所城乡学校和300余万名中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寻根乡愁·记住年味——九童圆梦猴年春节行动”,通过引导孩子们参与编感恩微信、写家风家训、访家乡穷亲、做年夜饭菜、拍团圆照片、寻美丽乡愁等“六个一”主题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童心相接。

    留住根

    300余万名中小学生访亲寻乡愁

    根朝下扎、树往上长,在“寻美丽乡愁”主题活动中,我市号召全市中小学生为自家和左邻右舍写春联、贴福字、挂灯笼,并随父母走进乡村,赶庙会、穿民族服饰,寻找乡愁,记住乡愁。同时倡议家长带领孩子走进故乡的贫困亲属家中,聆听他们的故事,谈谈脱贫打算。许多孩子不仅在农村玩得开心,还学会了吃苦耐劳、懂得了勤劳致富。

    沙坪坝小学五年级一班的王语程写出了外婆家的变化。“现在的公路和以前有天壤之别,以前是稀泥烂路,现在有了水泥路。”“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外婆养猪赚了不少钱,过年杀了3头年猪分给大家。”……文中洋溢着喜悦和幸福。

    家乡的变化,最是暖人心田。孩子们在访家乡穷亲的过程中,感受到的是家乡巨变。他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写成一篇篇感悟,发布到《重庆晨报》“上游”新闻APP。

    南坪珊瑚实验小学二年级二班的杨镜筱见证了幺舅公的勤劳致富,“不但有鱼塘,还养了五头猪,十几只山羊,粮食蔬菜也种了好多……家里盖了两层高的小楼,好漂亮。幺舅公一家凭着勤劳的双手创造了美好幸福的生活!

    《重庆晨报》总编辑刘长发说,乡愁是一种文化,是对家乡的牵挂、对土地的眷念。在“九童圆梦猴年春节行动”中,孩子们随着父母回到家乡,寻找父母祖辈的记忆,寻找古镇古建筑、古村落,培养了孩子对家乡故土的感情,捍卫了乡土文化。

    植入魂

    全家一起写家风家训

    家风家训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人立规、教子的首选。在“九童圆梦猴年春节行动”中,学校纷纷将写家风家训作为寒假的特殊家庭作业,倡议全市未成年人和家庭成员一起写家风家训,增强广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识。

    “孝顺”、“感恩”成为不少家庭共同的家风家训。江北区观音桥小学一年级二班学生谷欣蓓在网上上传的一条家训得到网友7000多次点赞,成为最受欢迎的家训。这条家训写道:“常怀感恩之心,常为感恩之行。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渝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琪说,家训中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等优秀文化基因,以孩子学写家风家训为契机,带动整个家庭重拾传统美德,不仅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纳入家庭教育,而且对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意义重大。

    行动发动学生、家长将“六个一”活动照片实时发布在《重庆晨报》“上游”新闻APP客户端,引发数百万网友参与互动。通过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千万家庭带动全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时代精神孕育在“年味”里,在重庆社会各阶层中生根发芽。

    大渡口区实验小学一年级八班的石雯嘉上传的是一张《我奶奶八十大寿全家福》照片,照片中亲人、朋友欢聚一堂,祝福慈祥的老人高寿,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孝心课”。

    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六年级十班的李成蹊上传的《年夜饭》照片中,李成蹊举杯敬长辈,老人的脸上乐开了花。这张照片发布到“上游”新闻APP之后,收获海内外2000多人次点赞。

    润人心

    传承感恩、孝顺、责任

    今年春节期间,我市倡议全市未成年人为家长、老师和朋友编原创感恩微信,以最少的字数传达最深的情感和最美的祝福。

    渝中区中华路小学黄沙溪分部四年级二班的陈啟睿,把自己的成长感悟,写进了感恩微信中。“爸爸妈妈辛苦了,有了你们的陪伴,我一定会长成森林里的参天大树,经受住风雨,更加挺拔。

    孩子们在微信中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感谢朋友提携之恩。感恩微信充满了浓浓的爱,家长们激动感叹“孩子真的长大了”。

    春节前夕,在渝北区龙脊广场,孩子们请来当地上百名环卫工人,给他们送上自家准备的年夜饭,听他们讲环保小知识。

    渝北区星光小学的童梓宸,在活动前一天就和家人到菜市场购买了上好的猪肉、咸菜等,在妈妈的指导下蒸了11碗烧白送给龙溪环卫所的工人。环卫工胡宗强端着手里热气腾腾的烧白,感动得湿润了眼眶。

    与童梓宸一样,今年有10万学生参加了年夜饭送环卫工的活动。渝北区笃信实验学校的1500名学生,为附近的1011位环卫工准备了八菜一汤的年夜饭,并亲自送到他们家中。

    用优秀的文化教育人,不仅包含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春节期间,我市开展了“烟花换灯笼”活动。孩子们携手书法家、环保人士走上街道倡导环保新年味:只要市民在许愿墙上签名,承诺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就可以得到书法家赠送的春联和灯笼。

    “我们同大家一起记住年味,一起弘扬传统文化,但是一些不适合当今生活的习俗,应该淡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军领说,“烟花换灯笼”活动不是淡化年味、忘记民俗,而是教会孩子们一种新的过年理念,尤其是让他们切身体会自己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很有意义!

    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万相兰说,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梦,关键要推动传统文化活起来。“九童圆梦猴年春节行动”抓住春节这个特殊节点,让孩子与家庭成员在共写家风家训、同做年夜饭菜等活动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巧妙融入家庭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使尊老敬贤、勤劳持家等成为家庭美德,使崇德向善、诚信友爱、凡人善举等成为浓厚社会风气。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