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书店疫后观察:“很难,但我们活下来了”

07.08.2020  08:42

新山书屋里,安静阅读的女孩。华龙网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华龙网消息,重庆的书店又活过来了。

8月5日上午11点过,南滨路上,精典书店的付费自习室里已坐满人。新光天地的新山书屋里,小哥端着咖啡在店里穿梭。下午3点,重庆天地的南之山新店装修已接近尾声,好赶在月底前开业。大石坝的西西弗书店里,市民带着孩子拎着一袋书走出门。晚上9点多,解放碑的刀锋书酒馆仍然热闹,有人站着选书,有人坐着用餐……

复工3个多月后,书店里的人流量逐渐恢复,店员们的脚步也显得轻快起来。

虽然很难,但我们活过来了。”一家书店老板长舒了一口气,告诉记者。

网上流传着2020书店死亡清单,包括知名书店方所也在6月正式告别重庆,但我们走访多家书店后发现,让方所等书店倒下的并不仅仅是疫情。重庆本地多家书店,也正如山城的人民一样,积极、坚韧,于困境中不屈不挠、勃发生机。

现状:疫情背后的行业困境

疫情期间我什么也没干,每天都在家里思考。”南之山书店创始人成于思手握一杯咖啡,缓缓说道。

疫情好转后没多久,成于思迅速关掉了南之山在渝北的小宇宙分店。这个动作是在方所离开重庆之后,关于书店的讨论还没平息。“又一家书店被疫情压垮了。”许多人在朋友圈感叹。

在成于思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南之山成立4年多,从南山上爆红,到山下探索社区、商业区门店,如今拥有4家分店。“小宇宙属于社区店,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成于思说,这家店虽然关了,但位于重庆天地的新店预计在8月底开门营业。“关一家,开一家,这是转型升级。

实体书店的生死,每隔几年都要被反复讨论。

在精典书店负责人杨宸的记忆中,从父亲杨一创办精典开始,就有人断言,这家书店活不了多久。杨宸记得最清楚的是2003年,当当、京东横空出世,以低价售书的模式,给实体书店带来极大冲击。2004年,大批实体书店陷入困局。

挣扎十年后,书店似乎迎来“又一春”。2015年左右,购物中心、商城等受电商冲击,迫切需要引入书店等业态来吸引客流,以极低的租金吸引书店入驻,很多书店租金只有其他零售业态的五分之一。

与此同时,许多书店在空间设计上发力,成为城市“网红打卡点”。媒体和朋友圈里,各种“最美书店”迎来高光时刻,业界也出现一种乐观的声音,书店似乎“活过来”了。

但很快,近两年来,又一批书店迎来关闭潮。比如发源于中国台湾的诚品书店,被视为业界标杆,也陆续关了一批门店。国内另一家网红书店,也开启了关店模式。

书店行业一直处在夹缝中。一方面电商在价格上继续冲击实体书店,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下,大家被碎片化信息包围,阅读实体书的人群越来越少。”刀锋书酒馆创始人江凌认为,没有这场疫情,该跨的也迟早要垮。

杨宸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他用了个形象的比喻:“很多书店已经住进了ICU,疫情相当于给它们拔掉了管子。

关掉的小宇宙店、离开重庆的方所、半年关6家店的诚品书店,都只是实体书店大行业困境的缩影。

来自《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实体书店数量超七万家,仅2019年就关闭了五百多家书店。而《2019年中国图书零售市场报告》则显示,网店图书零售规模同比增长24.9%,规模达715.1亿元;实体书店则继续呈现负增长,同比下降4.24%,规模为307.6亿元。

精典书店被称为“重庆人的书房”,这里的阶梯空间曾举办多场表演活动,深受欢迎。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症结:书价、租金、人力成本及其他……

书店生存艰难,症结何在?

随手一翻书架,鲜少有低于50元的纸质书。杨宸认为,书店最大的症结,在于对自己销售的商品没有定价权,书籍的定价越来越高,导致实体书越来越无人问津,大家在店里翻翻书,一看价格,转头就去电商平台下单。“也不能怪出版社,因为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都在上升。”杨宸说。

此外就是房租。2016年,精典书店从重庆的中心解放碑搬迁到南岸区南滨路东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场地租金翻倍。2018年,刀锋书店从江北喵儿石文创园搬到解放碑,也是因为解放碑这家商场给予了租金上的支持。

就算有租金优惠,但对于运营一家书店来说,也还是远远不够的。拿精典来说,在疫情之前,每个月销售码洋在20-30万元之间,而1600平米的店面,需要近30名员工来维护、管理,仅人力成本就在20万元以上。

租金、人力成本,再加上销售收入的下滑,书店的盈利能力就显得格外脆弱。

对重庆书店从业者来说,这次疫情,无疑是倒逼着他们去思考:如何提高抗压能力,让自己挺过“黑天鹅”事件。

南之山位于重庆天地的新店即将开业。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求解:“书+”模式的探索

为了活下去,形形色色的书店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商业模式。

南之山一开始也是一家‘网红’书店,我们在南山上的业态有书、咖啡、简餐,甚至还有民宿。但这样的模式,并不是在哪都玩得转。”成于思坦言。

到南山上的很多都是慕名而来的年轻人,还有人是为了打卡,他们消费意愿强。但小宇宙周边都是社区,很多爷爷奶奶带着孩子来书店,并不会形成消费。

曾几何时,“书+咖啡+简餐”的模式成了书店的标配,甚至有的书店沦为了“有书的咖啡店”。“人们来书店到底是来买书,还是来喝咖啡的?喝咖啡我为什么不去星巴克?”成于思也在反思。随后他抛出了自己的答案:书店的核心业务,还是要把书卖好。

以书为核心,一直是精典书店的定位。成立以来,精典书店走的便是打造本地精品独立书店的路径。记者在书店里看到,关于重庆本地的书籍就占了满满几排书架,包括重庆籍作者的著作、重庆文史资料档案等。咖啡区的装修风格也运用了吊脚楼元素。

我们的选品非常均衡。无论你是医生、律师、艺术家还是工程师,都能在精典找到自己想要的书。”杨宸的语气带着自豪,也有点无奈,“但是不赚钱。2014年、2015年每年亏损超百万,去年从解放碑搬到南岸后,基本开支平衡,但今年又要亏损了。

怎么把书卖好,精典也想了很多招,比如语音荐书、朋友圈海报等,效果都不算理想。不过,杨宸发现,书店的空间市场潜力大。比如疫情后开放的付费自习室,效果就不错。“因为大家需要安静的空间。

此外,大家对表演也很感兴趣。精典书店内有一片阶梯空间,曾联手重庆爱乐乐团、国家交响乐团做过几次表演分享,包括管弦乐、钢琴、昆曲等,每次都爆满。“等一切恢复之后,我们会继续在这方面探索。”杨宸说。

刀锋书酒馆是一家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独立书店。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江凌则认为,书店存在的意义在于能让喜欢读书和思想碰撞的人有一个聚集的场所。“在这一点上,酒馆和书店背后的逻辑是相通的,所以我给书店取名为书酒馆。”江凌的书酒馆有个“深夜食堂”,营业到晚上12点。周边写字楼多,上班族可以在加班之后,来喝点小酒吃点东西,看看书聊聊天。疫情关门51天,3月16日复工后,一开始每天亏两千多,后来亏损额渐渐缩小,到了五一,游客多起来,书店开始盈利。

书是价值的核心,但不一定是经营的核心。现在刀锋书酒馆的非书业务已经超过了50%。”江凌直言不讳,“卖书的毛利率只有30%,而非书业务毛利率在60%。赚卖咖啡的钱跟赚卖书的钱是一样的,读者没吃亏,出版社也没吃亏,各个环节共赢,有何不可?

对此,重庆华略数字文化研究院院长吴江文认为,业态创新是实体书店发展必由之路。“过去,我们的工商行政许可是正面清单,就是列出若干允许经营的行业,当前正在转换,未来应该是负面清单,这为书店业创新运营模式,实现多业态并行创造了可能。

不过,吴江文也强调,书店的核心是书,基于书构建适宜的业态,这种延伸主业和副业间一定要相融,也就是说,要构建的是基于书的生态,基于读书人、著书需求的生态,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西西弗书店已恢复人气。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首席记者 佘振芳 摄

未来:不仅活下去,还要活得好

对于实体书店面临的困境,政府并没有袖手旁观。

记者了解到,各地政府对实体书店一直都有政策扶持。7月初,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化旅游委、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长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2020年度重庆市支持实体书店发展专项资金申报工作的通知》,对大型品牌实体书店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特色实体书店予以资金扶持补贴。

记者查询发现,其实往年政府对实体书店也有扶持,按照规模不同,补贴也不同,大致在20-50万元之间。

但补贴只是输血,不能造血。

能否借鉴其他国家的模式呢?比如法国要求新书上市前两年,不能低于多少折扣销售等,日本也对电商销售实体书的折扣有一定要求。“如果政府能够在价格方面进行一定管控的话,至少大家来实体书店时,不会考虑价格问题。”杨宸表示。

除了价格管理,政策设计也很重要。重庆华略数字文化研究院院长吴江文认为,政府可以在书店布局、分类和激励上下功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导致看上去热闹,实际上各市场主体间拼杀。同时,还需对书店进行分类,把市场的部分交给市场,事业部分重回事业。比如,对国有企业书店的考核指标进行优化和调整,使之更有责任心;对民营书店的激励,则以社会效益导向为前提,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但大家一致认为,书店要活下去,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成于思认为西西弗是个成功的案例。“他们用做零售的思维来做书,将大数据等运用到供销体系中,在重庆做得非常成功,疫情期间一家都没关。”成于思透露,自己之所以将新店开在重庆天地,也是因为西西弗总部在这边,会有一个产业聚集带动作用。

杨宸说,“我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和重庆人的喜爱,如果整个行业都倒下的话,我们也要坚持做最后一个倒下的。

江凌最大的愿望则是——过了三五年,刀锋还在,还是一家值得被推荐的书店,他就心满意足了。

我们会努力活下去,还要争取活得很好。”对于新店,成于思寄予厚望,“希望它成为一家很酷的店,让外地游客来到重庆感受到的不止美食美景,还有这么有意思的书店。具体有哪些亮点?开店时再揭晓吧。”成于思笑了笑,卖了个关子。

记者手记

有人说,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书店,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在书店里,人们可以独处,在书香中享受纯粹的阅读,汲取前人的智慧,也可以分享,和友人交流各自的心得,探讨不同的观点。

从政府这头来看,对书店的扶持,要输血更要造血,对书店自身来说,文化和商业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找准定位,练好内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记者也曾向多位受访者提问: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纸质书还会存在吗?书店是否终将死去?他们给出的回答却很一致:“也许几十年后,实体书会消亡,但只要书店还能存活一天,我们就会坚持下去。再说,也许到时候,书店也会以另一种形式而存在。

华龙网首席记者 佘振芳 记者 周晓雪 实习生 梁浩楠

原标题:重庆书店疫后观察:“很难,但我们活下来了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
功勋犬来啦 | 侦探警犬冠和
  近日,国家移民管理局经逐级推荐审核,评定15只警犬为全国移民管理机构首批“功勋犬”。冠和属马里努阿犬,参与搜爆警戒和治安巡逻等工作;先后协助查获毒品案件1起、缴获毒品3.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