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大代表谈地方经济“新常态”

21.01.2015  23:14
  中新网重庆1月21日电 (韩璐 陈柯谕 蔡震)今年重庆“两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召开。作为中西部唯一直辖市,重庆将2015年GDP增长目标设定为10%左右。如何适应新常态,因地制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为重庆人大代表关注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此间举行的重庆市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中新网记者专访了重庆部分人大代表,请他们畅谈经济新常态下地方发展的机遇和希望。

  近年来,重庆转变发展理念,按照“五位一体”布局,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通过全市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力推动区域间、城乡间统筹协调发展。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实施一年多后,重庆市长黄奇帆表示,推动五大功能区域协调发展仍是2015年重点工作之一。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重庆人大代表、云阳县委书记张学峰看来,地处三峡库区的云阳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要守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立足生态涵养发展区的定位,着力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经济发展。

  根据重庆五大功能区域规划定位,渝东北旅游经济带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张学锋说,以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云阳的生态经济发展,是云阳的机遇。“走生态产业化,产业化生态发展的路子让云阳经济得以发展,让库区的老百姓安稳致富。

  “新常态是稳中求进。原来的高速增长变为中高速增长,把结构调整、质量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庆人大代表、沙坪坝区委书记王越认为,适应新常态是对发展的思路的调整。

  在王越看来,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除了“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改革创新和开放亦是重要的环节。

  “创新是我们发展不竭的源泉。比如说,我们的文化实业和文化产业如何结合、文化产业如何做大,一定有创新,没有创新就走不出去。”作为重庆文化科技教育大区的“掌舵人”,王越认为创新带来的红利会让沙坪坝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新经济常态下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研究新经济特点。就是说产业的发展既有高端化,更有产品的多样性。”重庆人大代表、渝北区委书记沐华平说,过去的产品大量的通过一种品种大功率生产形成的产业集群,“新经济常态下的产品,具有小批量、多品种、科技含量高的特点”。

  沐华平认为,企业要集聚起来发展小批量、多品种、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就需要建立产业公共性的平台。“在这个方面,我们在2015年我们就准备规划建设一个微系统的产业公共性平台,推动我们的中小型创新性企业从事这方面的开发。形成一个在新经济常态下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沐华平称,在新经济常态下,经济驱动力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这种转变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在投资方向、投资结构上更关注技术改造、研究开发。这使我们过去单纯的考虑投资增长转向将来应该多关注利润增长。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