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显示四成重庆人爱锻炼 参与度最高的项目是跑步

09.08.2015  12:15

昨天的公开水域游泳比赛,选手们争先恐后下水。重庆晨报记者 高科 摄

  昨日是8月8日全民健身日,虽然下着雨,但因为恰逢周末,主城各大健身房、羽毛球馆、足球场和篮球场都挤满了参与锻炼的市民。那么,重庆人参与度最高的项目是什么?去年,重庆市体育局推出《重庆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调查报告》,体育局群体处处长张小波表示,该报告为多年一次的大数据统计,并且由第三方权威机构进行统计,对于重庆人的健身特点有着“更权威和更有说服力”的显现:“虽然这是去年进行的统计,但一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因为相关数据5年或者3年才会统计一次,最新的这份数据样本很大,能反映出重庆市民的健身特点和趋势。

   有你吗? 四成重庆市民经常锻炼

  据张小波介绍,该数据为重庆市体育局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状况指标评估的要求,委托重庆师范大学作为第三方机构进行的全面调查,调查区域囊括了重庆市40个行政区县(包括19个区、17个县、4个自治县),抽取的样本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数据很有参照性”。

  调查显示,若按照《国民体质健康标准》中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持续时间在30分钟及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以上的人群”,称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那满足这一条件的人群占到了总样本的43.78%,也就是说,超过四成的重庆市民经常参与锻炼。

  解读:总体数据令人欣喜,但其中,在18至40岁的青年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比例很低,只有30.5%。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原因可能与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沉重的工作压力有直接联系,致使该群体没有足够的空余时间去关心自身的体质健康水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少年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中,因为有更多的时间,经常锻炼的比重很大,其中最高的是少年人群达到了92.7%。

   意外吗? 参与度最高项目是跑步

  重庆人热爱足球,曾经响彻大田湾体育场的呐喊,如今在奥体继续下去。重庆人也喜爱篮球,新中国成立后,西南军区的总部设在重庆,作为西南局第三书记、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就将篮球的种子播撒到重庆。但统计显示,足球和篮球这样的热门球类运动,并不是在重庆参与度最高的项目。

  统计数据表明,49.9%的被调查者的日常体育活动项目是跑步,其次为球类运动(39.2%),健身操(30.7%),登山(16.1%)和游泳(13.7%)。

  解读:“其实我很喜欢踢球,但踢一场球首先要约足够的人,现在大家工作都很忙,很难约齐,所以为了锻炼身体,我每周参与最多的就是跑步。”家住杨家坪的小胡今年28岁,很爱锻炼,每周都会抽三天出来去滨江路跑步,“跑步最简单,没有门槛,不像踢足球必须要会踢才有乐趣,再加上现在各种跑步软件很火,我的同事和朋友都在朋友圈里晒跑步里程,很时尚,也有相互促进和帮助坚持的作用。

   大数据 学历越高越爱锻炼

  数据显示,重庆人有很强的锻炼意识,在体育健身意识方面,“非常愿意”和“比较愿意”参加体育锻炼的城乡居民达到了被调查总人数的38.2%和37.4%,只有2.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愿意”。同时,从2011年至今,认为每周体育锻炼次数呈“逐年上升”的人数有14928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7.69%。

  还有一个数据,“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比例最高的是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51.8%),其次按照高中,初中,小学及以下学历递减。同时,月收入在6000元及以上的人群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最大,占该收入群体调查总人数的53.22%。其次分别是4000-6000元(47.58%)和2000-4000元(43.65%)的人群,2000元及以下的人群“经常锻炼”的比例最低(34.02%)。

  解读:相关专家表示,从2011年至今,重庆市城乡居民每周体育锻炼次数以逐年上升居多,但同时,“重庆直辖市地处中国西部地区,综合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再加之地理地貌以山区为主,交通水平相对滞后,最终导致了人均月收入水平相对偏低的现象,从而降低和影响了城乡居民在体育物质方面的消费能力”,因此造成了经常参加锻炼人数随着收入和学历递减的情况。

   有商机 市民愿意在体育锻炼方面消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的健康,以及在这方面进行消费。

  统计数据表示,在体育锻炼消费方面持“比较愿意”态度的重庆人很多,占被调查总人数的55.4%,排名第二的是“非常愿意”(29.0%),选择“不愿意”态度的重庆被调查市民只占15.6%,为最低。

  解读:从数据就能看出,如今有很大一部分的城乡居民愿意在体育锻炼方面适当投入,而对此感受最明显的,就是体育行业的相关创业者。“80、90后都是主力军,他们有消费意识,并且有消费能力,以前觉得买双球鞋可能会舍不得,现在是觉得应该买。”从事体育装备销售的赵南表示,“从去年开始,我们店里的跑步装备和足球装备就供不应求,以足球为例,我们店里的足球早就被订完了。

  (重庆晨报)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