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日报:重庆公开抗战档案 部分史料首次披露

21.07.2015  22:02

      中新社重庆7月6日电  (唐枫)6日,重庆市北碚区档案馆公开一批抗日战争时期档案,首次披露“卢沟桥事变”的部分史料。北碚区档案馆馆长冯琰称,这些档案足以证明“卢沟桥事变”是日本早有预谋、蓄意制造的,并由此拉开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序幕。

  在这批档案中,一张由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于1937年1月1日编制的“最近东亚形势图解”上,详细标注了中国各省区矿产资源、物产,例如四川标注物产为大熊猫,各国大使馆位置、共产党、国民党兵力分布、数量、武器装备,中国军用机场具体位置、重点防御地带、交通干线、重要跨境军需联络线等。

  “这张图充分暴露了日本吞并中国领土,掠夺中国资源的野心蓄谋已久。”冯琰称,实际上,在“卢沟桥事变”前,日本就从国内派出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秘密潜入中国广大地区,编制地形图,调查各地资源物产,秘密收集国共两军兵力配置及部署,刺探中国军事情报,为全面侵华做了大量准备。

      图上还特别注明了共产党兵力分布状况,如陕甘宁根据地有军队20万,大别山脉、武夷山脉、甘肃六盘山脉以及四川、甘肃、宁夏交界地带都标注有共产党军队在活动。从地图上还能清楚地看到标注的苏联军队在紧靠中国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和装备情况。

  “将苏联驻军地域和中共活动地带用鲜艳的淡红色标记,表明日本政府对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的恐惧。”冯琰称,这张名为“东亚形势图”的地图实则是一份测绘详细、标注细致的军事地图,从这张地图可以看出,日本早在1937年初就做好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军事准备。

  正因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蓄谋已久,“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很快便做出决定,不断向中国派遣侵略军队,并增拨侵华军费。该馆收藏的日本朝日新闻社1937年编辑的北支事变日志也清楚地记载了这一段史事。

  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军迅速绘制了卢沟桥地区形势地图。该地图也是首次公开。图上,卢沟桥附近地区地理状况、交通干线、中日军队部署及日军演习区域都被详细标注,能清晰地显示日军军事演习时肆意扩大范围,将中国军队驻地划入演习区域,逼近卢沟桥战略重地,从三个方向对卢沟桥形成包抄夹击的态势。

  “随后发生的事实证明,日本侵略军确实是图谋已久,有备而来。”冯琰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朝日新闻社7月8日刊发了一篇报道记载了日本国内对事变的态度,并分析了事变发生的原因。

  报道显示,“卢沟桥事变”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场长期的预谋。其主要原因是日本认为当时的南京政府没有完全答应日本掠夺及侵占中国的所有要求。“没有反思满洲国的建立”,“排斥同日本调和外交关系”,“与英美苏联等外部势力勾结,每每向日本强烈反击”。

      刊于:澳大利亚《澳洲新快报》 澳门《澳门日报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