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六大机制促老旧电梯返"青春" 经验将全国推广

05.02.2015  15:00

  重庆老旧电梯改造中“政府统筹、财政支持、技术支撑、群众参与、过程公示、部门协同”六个方面体制机制创新的经验,将在全国推广,这是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全国质监系统工作会上获得的消息。

  2013年,我市将老旧电梯改造纳入22件民生实事,提出到2014年末,要完成897台无大修基金、无物管、无业委会的“三无”老旧电梯改造更新。截至去年10月,我市累计有941台“三无”老旧住宅电梯实现旧貌换新颜,提前、超额完成改造目标任务,28.62万名群众从中受益。

  一部老旧电梯改造更新,动辄需要数万元,老旧小区居民大多并不富裕,改造电梯的钱从哪儿来?我市的做法是财政补贴,按“三三制”原则,市、区两级财政及业主按比例共同分担。为此,我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1亿元。

  老旧电梯改造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项新的社会问题,在全国范围尚未出台技术规程,如何确保质量?我市的做法是自建技术规范。市特检院副院长张雷介绍,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我市探索性制定了《重庆老旧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地方标准,并耗费200万元配置了专业的检测设备,从技术上确保了电梯改造的质量。

  确保电梯改造质量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材料验收、施工过程监管,也是重要环节。群众参与、过程公示由此成为新的制度设计。市质监局特检处副处长张望介绍,我市梳理并优化了12个工作流程,申请、受理确认、安全评估、制定方案、方案评审、招投标、施工组织、监督检验、综合验收、注册登记、资金管理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并由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全程监督,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监管机制。

  部门协同,是我市老旧电梯改造的另一个创新之举。以市国土房管局为例,该局开辟了紧急动用大修基金的绿色通道,电梯出现问题可直接动用大修基金,而不再需要三分之二业主签字,避免意见不统一和议而不决导致工期拖延。

  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表示,重庆老旧电梯改造经验将在全国推广。(首席记者 吴刚 实习生徐雪)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