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里的老建筑,第一个就与著名学者有关

30.05.2017  10:45

据重庆下里巴人,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本周就让我们走进重庆大学,看看那些有历史的老建筑。

寅初亭

马寅初、李四光、何鲁、冯简、柯召、吴宓、吴冠中等大批著名学者曾在学校执教。寅初亭正是中国当代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命名。

文字斋

文字斋”是重庆大学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平房建筑,建于20世纪30年代。

理学院

中国古典建筑的韵味浓郁十足的第一教学楼(原理学院楼),由重庆大学的创建人之一沈懋德先生设计。建筑主体部分为双层带阁楼,雕梁画栋,飞檐挑阁,青瓦灰砖,朱红门柱,屋顶为重檐歇山形式,屋面坡度较陡。1933年10月,重庆大学迁入沙坪坝新校址,此时理学院楼已经修建完毕。

工学院

建于1935年的工学院大楼,是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的,带着浓厚的欧式风味又具本土色彩。墙体全部用条石砌筑,开创了重庆石建筑的先例,而楼内各层屋架均用杉木制做。1939年9月、1940年5月和7月,重庆大学工学院在上百架次日寇战机狂轰滥炸中3次遭遇破坏,死伤师生250余人。

图书馆

这是重庆大学最早的校舍之一,建于1935年,砖木结构。墙上的挂有“后勤集团”的牌子,已经不是图书馆了。

七七抗战大礼堂

抗战爆发, 1937年秋,国立中央大学随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借住”重庆大学。1938年,国立中央大学校长顾孟余主持修建了“七七抗战大礼堂”,周恩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许多历史名人先后来此演讲及参观访问。

原标题:用脚步探寻历史:重庆大学里的老建筑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