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如何走出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05.12.2020  12:01

专家认为,要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群创新。图为位于两江水土国际数据港的腾讯西部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料图片)

核心提示

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强调,要保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推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十四五”时期,重庆高质量发展之路怎么走?本报邀请了相关市级部门、区县负责人和专家参加重报圆桌会,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主持人:

本报记者 吴刚

嘉宾:

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 唐英瑜

区委书记 周旭

荣昌区委书记 曹清尧

重庆工商大学副校长 李敬

高标准的市场体系如何建?

重庆日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地畅通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效配置生产要素,也就是说,要有一个高标准的市场体系。这是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保障条件之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重庆将怎么做?

唐英瑜: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左右时间,在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市场体系上有实质性突破和进展,努力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具体而言,首先要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包括: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体系,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等制度,这是保障市场体系有效运行的根本;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健全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制度;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行“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建立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建立健全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完善公平竞争评估制度,将竞争状况评估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参考。

其次要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配置体制机制。这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点和难点。“十四五”时期,我们要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扩大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健全要素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

同时,我们将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扩大高水平开放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我们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必须加强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开放,建立形成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相接轨的对外开放制度体系,为实施高水平市场开放提供支撑。

此外,我们还将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主要内容包括:进一步完善统一的市场监管体制,提升市场综合监管能力;深化市场监管改革创新,进一步健全监管机制;围绕市场规则缺失、滞后等问题,完善重点领域的市场规则;针对突出问题,严格市场监管、质量监管、安全监管,加强违法惩戒。

怎样推动大数据智能化创新?

重庆日报:“十三五”时期,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对于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下一个五年,在大数据智能化的研发和应用等方面,重庆应该如何进一步推动创新?

李敬:一是要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二是要深入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群创新。要推进智能终端集群发展,形成集笔电、手机整机及零部件配套于一体的产业集群;集成电路集群发展,形成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零部件配套全产业体系;新型显示集群发展,形成光学材料-玻璃基板-液晶面板-显示器件全产业体系;物联网集群发展,构建起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及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人工智能集群发展,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领域初步形成系统解决方案供给能力;智能制造装备集群发展,构建起完善的智能机器人研发、测试、制造、集成、服务体系。

三是着眼新格局构建,深入推进智能消费创新和开放创新。一方面要大力促进智能消费创新,促进国际循环。积极推进大数据广泛应用,创造智能化新需求,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深度融合,着眼便民利民惠民,不断提升智慧政务服务水平,积极推动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家居等智能应用,引发新一轮智能消费,激活重庆消费动能。另一方面,要积极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开放转型,释放开放动能。

我认为,下一步,重庆应该以数据中心为突破口,大力引进国际服务器租赁商和从事数据存储、处理、开发、应用服务的大数据企业,拓展大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条,形成服务全球的云计算全产业链。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重庆开放口岸平台建设,促进贸易便利化明显提升。充分利用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大力促进智能产品出口。

北碚高质量发展将有哪些路径?

重庆日报:“十四五”时期,区县该如何作为?下一个五年,中心城区将怎么做?请以北碚为例谈一谈。

周旭:即将启动的“十四五”是北碚发展大有可为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助力全市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立足北碚基础条件,发挥“三区叠加”优势,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科技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民营经济发展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在深入推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承接落实“三个作用”,建设现代化重庆中体现北碚大担当、展现北碚新作为。

具体而言,一是做“”创新驱动,建设科技创新高地。抢抓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机遇,高标准推进科学城北碚园区建设,加快全市传感器特色产业基地、卢作孚中小企业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深化校地合作,高质量建设运营天生创新创业街、朝阳文创大道等双创平台,高水平打造环西南大学创新生态圈,促进科研成果就地转化。

二是做“”现代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突出位置,瞄准大数据智能化方向,改造提升汽摩、装备制造、仪器仪表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主导产业,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三是做“”发展环境,建设民营经济发展高地。深入推进民营经济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加快蔡家民营经济示范半岛、卢作孚民营经济示范小镇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务服务,精准落实各项纾困惠企政策,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四是做“”城市品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珍惜用好山水资源,统筹抓好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有序实施城市更新,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进滨江休闲带二期、金刚碑历史文化街区、“百馆之城”系列场馆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产城景人融合的公园城区。

荣昌如何立足自身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

重庆日报:和中心城区比较,主城新区有短板,也有优势。如何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请以荣昌为例谈一谈。

曹清尧:未来五年,荣昌将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这一目标,坚持壮大自身实力和扩大对外合作“两手抓”,加快建设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和国家畜牧科技城“三区一城”,努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产业经济新高地、开放融合新格局、绿色宜居新家园“四新”局面,做到“五个提升”和补短板、做强项、提品质,积极担当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主战场、“桥头堡”的使命。

具体而言,一是打造创新发展新平台,使创新成为荣昌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抓手、第一突破、第一亮点、第一引擎。荣昌将依托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加快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

二是构筑产业经济新高地,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产业经济布局。荣昌将坚持走产业差异化发展的特色之路,全力构建消费品、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区块链、运动健康和农牧高新“6+1”产业体系。

三是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推动形成合作共赢、合作共担、合作共治的共同开放新局面。将按照“生产在荣昌、研发在东部”的方式,建立跨区域利益分配的新机制,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持之以恒争取西部国际货运枢纽机场落地建设,联合比利时列日机场,共建中欧空中货运走廊。

四是建设绿色宜居新家园,努力创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生活环境。荣昌将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聚焦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生态的需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发展绿色经济,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积极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建设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原标题:如何走出有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