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 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13.03.2017  17:36

  访谈嘉宾

   汤宗伟: 全国人大代表,两江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唐 林: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保税港区开发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济光: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秘书长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主动扩大对外开放。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重庆如何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如何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代表委员们就此提出自己的见解。

   抓好“渝新欧”和中新示范项目建设,构建开放式创新格局

  王济光说,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重庆应充分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的纽带作用,与沿线国家谋划合作建立“境外经济合作区”。

  他建议,重庆与“渝新欧”沿线国家友好城市展开合作,鼓励重庆企业的直接投融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与丝路基金的西南总部,争取充分授权以主导沿线国家城市项目的投资管理。

  汤宗伟表示,两江新区作为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自贸试验区核心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要进一步发挥政策叠加优势和改革创新效应。他建议国家出台中新示范项目的支持意见,进一步明确中新示范项目在国家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定位,以及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大开发、重庆自贸试验区等国家战略中的作用,以便思路更清、任务更明。

  “下一步,两江新区将加快构建开放式创新格局,建成内陆开放先导区。”汤宗伟说,两江新区将深度对接“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战略,积极参与中新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构建东西双向、对内对外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发挥“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作用,加强与全球创新高地的合作与交流,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园区;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互动合作,构建跨区域创新创业协作模式,推进产业关键技术创新,承接高端人才流动;积极推进与新加坡合作项目的落地,建设协同创新基地,提高落地项目技术支撑等。

   加大自主探索力度,高标准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

  汤宗伟说,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近7年来,两江新区在内陆开放的通道、平台、产业、制度框架建设上有了长足进步,正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引擎”、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为打造以自贸试验区为标志的内陆开放升级版奠定了坚实基础。

  “重庆自贸试验区的获批,对互联互通和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要求。”汤宗伟认为,在改革开放的逻辑上,重庆自贸试验区与两江新区的设立可谓一脉相承,自贸试验区要探索更加开放的、适于内陆市场的一系列改革和制度设计。他希望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自贸试验区特别是内陆自贸区的顶层设计和宏观指导,鼓励各自贸区先行先试,不断扩大试点效果,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重庆自贸试验区探索应当更加注重功能性。”王济光建议,重庆在内河航运、铁路、公路和航空方面都有优势,建设自贸试验区应当突出发展转口贸易,利用实物贸易的发展带动金融结算的发展,推动重庆成为功能性金融中心。

  “自贸试验区建设给保税港区发展带来新机遇。”唐林表示,重庆保税港区将抓住重庆自贸试验区和水港功能区功能调整的契机,争取“十三五”时期把保税港区水港功能区建设成为邮轮码头区、旅游休闲区、配套服务区、保税贸易区,形成每年吞吐游客100万人次、接待300万人次旅游购物的能力。

   抢占发展跨境电商的制高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代表委员们表示,大力发展跨境电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对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王济光认为,重庆可利用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优势,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和航空物流,抢占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制高点。

  他建议,一方面,重庆可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国内大型电商企业入驻重庆并及早布局;另一方面,要加强与“渝新欧”沿线国家的贸易政策协调,争取国家制定统一的电商标准,并就跨境电商所涉及的国家、部门、企业合作等进行磋商,建立纠纷解决机制和多层次对话平台。

  汤宗伟表示,两江新区将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以及外商投资管理模式改革,探索“一个部门管市场”“一颗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努力营造全市行政效能最高、发展环境最优的营商环境。

  “保税港区提出了有地方特色的一揽子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包括土地、税收、资金资本资源支持、要素配套等,在重庆所有地方的招商引资政策中,算得上是最有吸引力的。”唐林透露,为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保税港区组建了强有力的专业产业发展部门,制定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三能”机制,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招商引资服务;与此同时,对入驻企业展开“回头看”活动,及时兑现对它们的承诺。未来,保税港区将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配合,进一步优化通关通检环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推动多种进出口业务发展。保税港区将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功能模式创新、产业业态创新和配套服务创新,在海关、国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外开放的门会越开越大,力争成为外资外商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来源:新华网                                                                         

感谢您关注经贸新闻,如有相关投资服务需求,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世樵(13808361211) 张研研(15025333899)    陈翰章:(15923214727)

                     联系电话:89018888    89019226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