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3.61万亿元

07.08.2016  15:39

    近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获悉,上半年,重庆市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3.61万亿元,同比增长7.93%。

        今年以来,金融业全面对接我市重大发展战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着力为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1-6月,全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实现2183.5亿元,但若还原地方政府专项债务置换、贷款核销及转让等扣减项目,再加上通过投行、基金等社会融资规模创新业务投入的资金,金融业向实体经济净投入资金2666.81亿元。

        据介绍,上半年,全市贷款结构进一步优化。一是工业领域信贷结构呈优化态势,有利于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中长期分行业贷款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支柱产业贷款增长较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等产能过剩或高耗能行业,贷款同比均有所下降。

        二是购房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一升一降”,有利于“去库存”顺利推进。1—6月,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15.78%,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6.57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贷款同比增长13.14%,同比增速低26.01个百分点。

        同时,对薄弱环节金融服务进一步提升,特别是小微企业、涉农融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到6月末,全市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830.22亿元,同比增长15.96%,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6.75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4566.34亿元,在各项新增贷款中占比同比上升2.67个百分点;全市重点贫困区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43%,高于全市贷款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使贫困地区贷款实现了较快增长。

        在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全市金融业加快发力。截至6月末,在重庆市银行间市场发行和注册债务融资工具的非金融企业达103家,较2015年末增加15家,11家区县平台企业和4家产业类企业,首次在银行间市场发债融资。实现银行间市场直接债务融资的区县达24个,较2015年末增加2个。其中,南川区和合川区今年首次实现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