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作家协会五年工作综述:扎根基层 记录时代

20.10.2016  01:05

    “这时候,整个大海都是我的女儿……”今年中秋节前夕,一场诗会在少数花园举行。

    此次诗会的“阵容”堪称亮眼:傅天琳、李钢、李元胜等80余位重庆诗人、作家及诗歌爱好者参与活动。在现场,人们朗诵诗歌,体会诗意,并以此来庆祝中秋。

    类似的活动,在少数花园每年要举行近百场。过去让人感到“阳春白雪”的诗歌,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进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事实上,这也是重庆市作家协会(以下简称:市作协)过去5年来扎实开展工作,以文学成果服务人民,用文学作品记录时代的一个缩影。

    制度保障,将文学送入基层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对此,市作协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并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五部门《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的意见》的要求,出台和落实《重庆作家定点深入生活暂行办法》,用制度保障文学界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接地气,汲取生活营养。

    此外,市作协还开展了“种文化、结对子”活动,联系基层作家组织文学讲座。送文学下基层、进校园,到煤矿、工厂,进街道、社区,赴农村、山寨,营造文学创作成果服务人民的浓厚氛围。

    挖掘文脉,让作家走入群众之中

    文学并非无源之水,要用文学作品努力反映时代的伟大变革,就必须寻找文化之根,探寻重庆文学的根源和血脉。

    为此,市作协多次组织我市作家开展各类采风活动。据了解,近5年来,市作协组织了“重温抗战历史、书写抗战精神”等采风活动,作家们深入走访重庆抗战遗址和湖北省石牌保卫战旧址,对重庆历史与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此外,市作协还组织知名作家或基层作协负责人在全市30多个区县及生产生活一线开展不同主题的采风活动。

    市作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让作家走入人民群众之中,感受火热的生活,感受时代气息,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回馈人民,回馈社会。

    推出精品,扩大本土文学影响力

    “重庆是全国的诗歌重镇。应该说,重庆诗歌的影响力还在继续扩大。

    2014年8月,诗人傅天琳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如是说。当时,李元胜以诗集《无限事》摘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令本土文学爱好者们欣喜不已。

    在这样的成果背后,同样有着市作协的支持。据了解,过去5年来,市作协进一步完善相关扶持办法,落实《重庆市扶持重点文学作品创作签约管理办法》等制度,继续实施丛书出版计划,高标准严要求地推荐申报文学奖项,推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重庆作家和重庆文学精品。

    纵览过去5年,收获令人欣喜:除李元胜摘得鲁奖之外,何炬学短篇小说集《摩围寨》、杨犁民散文集《露水硕大》连获第十届和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傅天琳、罗夏的长篇儿童小说《斑斑,加油!》入围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李姗姗诗集《太阳小时候是个男孩》获得2015年德国“白乌鸦书目”。

    此外,我市不少作家的作品获得中国作协项目认可。市作协第三次作代会召开以来,共有21部作品得到中国作协重点项目扶持,3部作品被纳入中国作协、中华文学基金会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

    为了扩大重庆优秀文学作品的影响,探讨文学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市作协还先后举办了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傅天琳、李元胜作品研讨会和黄济人、梁上泉、张者、王雨等作家作品研讨会等活动,展示重庆作家与作品的创作成果与实力,加强了本土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