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406号建议的复函

15.06.2016  20:28

渝农复〔2016〕142号

   

张成生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建议》(第0406号建议)收悉。经与市商委、市经济信息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在国家“互联网+”战略的大背景下,我市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发展。2015年6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重庆市探索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渝府发﹝2015﹞39号),提出了包括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工程、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农村电子商务工程、农村公共服务信息化工程、农村生产经营信息化工程、农村社会管理信息化工程、农村信息化人才支撑工程等8大工程和20项工作任务,明确了我市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2015年12月,市政府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5〕71号),要求突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培育壮大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促进农村地区产业深度融合。围绕促进全市“互联网+农业”发展,市农委编制了《“互联网+”重庆现代农业发展重大项目实施方案》,以“3+x”为项目建设内容,通过3年时间建设与应用,建成“一个农业大数据资源库、一套现代农业发展信息化支撑体系、一个健全的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和多个行业信息化应用子系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配置作用,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培育农业生产经营新业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我市“互联网+农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需求拉动、突出重点、统筹协同推进”原则,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并积极推进,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互联网+生产”方面:基于互联网传输和智能分析的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柑橘物联网系统分别在10个主产区累计示范推广100万亩、144.7万亩,分别创造近3亿元经济效益。二是“互联网+销售”方面:2015年重庆农产品网上销售总额达到27.6亿元,比2014年增长155.6%。网上注册农产品电商主体数量达到8718家,比2014年增长430%。农产品电商平台数量从2014年的60家增长至2015年的229家,增长282%。三是“互联网+服务”方面:12316综合平台累计服务达30万人次,专家直接解决农民群众疑难问题3万多起,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土地确权、三资管理、农经统计、农情调度、农机监理等农业行业系统应用良好。四是“互联网+市场”方面: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在全市39个区县农贸市场、70个生产基地、7个大型批发市场、6个主城区超市成功应用,实现了农产品价格全产业链监测。五是“互联网+休闲农业”方面:“巴渝·醉美乡村网”瞄准乡村旅游,为市民“周末去哪儿”提供旅游资源集成与精品路线查询服务,拉动了乡村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下一步, 我们将继续以互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积极开展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引领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推进农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农业大数据资源建设是顺应全球“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支撑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市通过国家“金农”工程建设,仅在农业政务服务方面积累了一些基础数据库资源,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系统政务办公的需要,涉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与服务等的数据资源严重缺乏。已有资源数据不系统、内容不丰富、针对性不强,数据采集手段落后,难以形成大数据,不能满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需要。因此,加强农业大数据资源建设,强化数据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应用,是提升全市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经营要素合理配置的客观需要。下一步 ,我们将重点推进构建包括农业基础数据资源库、专题分析数据库、智慧农业支撑库和农业标准数据库等农业大数据资源。

(二)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建设。 生产智能化是农业生产、管理、销售等环节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农业物联网技术具有智能身份识别、智能感应监控、智能数据采集、智能通信操控特殊功效。目前,我市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水平总体较低,在种植业方面,设施农业和精准农业生产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养殖业方面,智能化养殖技术只处于探索阶段,更多地是应用于监控功能。在整个农业产业链上,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水平落后于全国先进省市。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为主的生产智能化应用技术对于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应用示范,根据重庆农业物联网应用基础和条件,重点在生产效益好、产品附加值高的“三园两场”,即标准化茶园、标准化蔬菜苗种园、标准化特果园、标准化种畜禽场、标准化水产种苗场,开展成熟、可复制推广农业物联网生产应用示范,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的普及应用。

(三)加快推进农产品安全追溯与监管信息化建设。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是从“田间”到“餐桌”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协同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的需要。已建成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监管范围仅限于“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监管。目前,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监管环节还没有上升到全产业链完整追溯链条。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和企业诚信体系,打破传统监管模式,建立高效监管机制,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求和现实需要。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安全可预警、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责任可认定、产品可召回”的要求,利用物联网智能监测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一步全面完善农产品安全追溯与监管信息化系统,实现全市范围内肉、菜、蛋、奶等“菜篮子”农产品全产业链的安全溯源监管。

(四)加快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 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是新时期国家“互联网+”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正处于攻坚破难阶段,农业公共信息服务资源匮乏分散,有待进一步开发和整合。信息服务通道不畅,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信息盲区或盲点”。信息服务终端尚未激活,“最后一公里”问题仍然突出。加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开发实用对路的信息服务资源,畅通信息服务渠道,研发推广广大农民群众“用得起、用得了、用得好”的信息终端产品,对全面提升全市农业公共信息服务水平还具有较大的现实需求空间。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12316三农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建设12316信息进村入户综合服务门户,强化农产品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线路推介与订购、查政策、看咨询、学技术、问专家、找品种、查农事、找农资、查行情、找贷款、进课堂等服务功能,强化专家团队建设,实现农民群众利用移动终端便捷获取农业信息服务的目标。

二、关于“支持农村青年电商与涉农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加强合作,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建议

农村青年作为农村最活跃的创业群体,已经成为农村电商的最大活力来源,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投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获得了中央和我市各部门的高度重视。2015年4月,团中央、商务部部署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市商委在2015年4月出台的《重庆市电商进乡村工作方案》要求推动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团市委通过实施“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和“新芽计划”,助力农村青年电商创业。目前,我市在支持农村青年电商发展采取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一)广泛开展培训。 2015年以来,通过连续举办“重庆市千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培训班,对全市38个区县推选的124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进行网购操作、网上开店技巧和特色产品信息采集发布、创意设计、包装、营销等方面的专业培训;结合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免费培训“新芽计划”开展以农村电商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培训,累计培训青年电商4500余人次。

(二)多层次搭平台。 通过场地同用、资源共享的方式,发挥全市507所乡村市民学校作用,打造成为农村青年电商业务培训、产品展示、宣传推广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全市乡村市民学校试点建设农村电商服务站点76个;推动区县青年电商创业园及区县电商服务中心、村社电商服务点等平台建设。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打造青年电商创业园9个,区县电商服务中心25个;与京东等知名电商平台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实施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开展农网对接活动,促进农村青年电商与京东、苏宁等平台对接,将更多特色优质农产品纳入其自营采购体系。

(三)针对性强帮扶。 实施“未来企业家培养青锋计划”,邀请电商实操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38人导师团队,通过日常线上辅导及定期线下巡诊的方式,为农村青年电商提供“一对一”“点对点”辅导;与农业银行、邮储银行、重庆银行沟通,推出“重庆市青年创业卡”“邮青时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在授信额度、利率优惠等方面对农村青年电商提供金融支持;利用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邮掌柜等知名电商平台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的有利时机,推介农村青年电商带头人成为平台“合伙人”,已为苏宁云商推荐1240名农村电商联络员。

下一步,我市将进一步强化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训、引进和利用,鼓励农村青年抓住信息化进程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的市场机遇,通过电子商务等现代商业模式拓宽创业致富渠道,投身农业农村改革和农业现代化。  一是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把会使用电脑列入重要内容,通过技能培训、金融支持、领建站点等途径,引导广大农村青年及返乡农民工运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增收致富;二是支持农村青年电商与涉农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等加强合作,拓宽特色品牌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三是组织农村青年参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领创建基层电商服务点;四是通过网络新媒体加强对农村青年的联系扶持和创业服务,更好地吸引和凝聚广大农村青年。

三、关于“引导和帮助各区县发挥自身优势,搭建电商平台,拓展农产品上网面,提高网上商城的运营质量和效益,带动农业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建议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各区县积极响应,紧密结合区域特点,谋篇布局,快速推进,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总体良好。

一是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国务院与国家部委连续制定和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的通知》等9项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系列文件。重庆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重庆市探索信息化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方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实施意见》等13项支持政策,秀山、酉阳、奉节、荣昌等38个区县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文件,引导各类电商主体拓展市场,全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氛围良好。

二是电商平台多元发展。 一超、两强、多极”格局基本形成,奠定了重庆农产品电商多元化平台基础。淘宝入渝布局涉足农产品电商领域,先后布局18个区县,形成“一超”。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紧随其后,分别抢占14个和8个区县,成为“两强”。荣昌生猪电子交易、在村头、香满园、亿农加、天农八部、武陵生活馆、桃花园赶场天、淘实惠、淘土货、亲戚田园、渝农鲜、富硒网等本土农产品电商平台快速发展,成为“多极”。

三是产业带动成效初显。 以奉节为例,2015年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以来,奉节脐橙在过去传统销售渠道2元/斤基础上,网销价格提升至6元/斤以上,价格增幅近3倍,帮助果农人均增收400元,带动全县种植面积扩大15%;梁平“天农八部”2015年销售梁平柚9960余吨、交易额8000余万元,带动就业356人,柚农交割价格由0.5元/斤增至1.5元/斤,全县柚树种植面积从8万亩增至13万亩,帮助增收总额1亿元以上,柚农人均增收5000元,古老的梁平柚在电商新模式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是发展环境逐步改善。 全市已初步构建起四级物流区域布局体系框架,末端物流建设起步发展,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第三方物流已在多数区县布点,服务已延伸到乡镇;全市已建立18个电商产业园(特色馆、基地),8000多家网商企业,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创客达5000余人,直接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带动间接就业40万人;农产品电商培训不断加强,2015年通过市级部门渠道开展培训100批次,累计培训农产品电商专用人才2万余人,区县、协会及相关企业自行组织农产品电商知识与技能培训800余批次,受众达10万余人。

虽然我市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势头总体向好,但制约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因素还较多,突出表现在整体发展水平较低、网销农产品供应基础薄弱、电商运营发展困难、服务配套体系滞后等四个方面。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5月份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进会议精神,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和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在促进工业品下乡的同时为农产品进城拓展更大空间,把推进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到2020年,实现全市农产品电商交易额达1000亿元,重庆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全面发展,对新一轮农村经济改革的贡献率显著提高。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一)着力基地建设,丰富网销农产品商品资源。 优化网销农产品区域布局,按照全市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布局一批适合网销的优质农产品基地;扩大网销农产品生产加工规模,引导优势产业与农产品电商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

(二)发展电商主体和平台,提升农产品电商运营能力。 引导农产品电商平台均衡发展,壮大一批优秀本土电商平台,快速提升网络营销能力。鼓励一批发展向好的网销主体在淘宝、京东等主流平台快速发展。支持一批优秀电商产业园创新运营模式、降低创业成本、增加运营绩效、壮大资本实力,快速提升孵化运营能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电子商务,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网络零售。鼓励返乡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青年和退伍军人参与电子商务发展。

(三)建立配套体系,补齐农产品电商流通短板。 引进培育农产品电商专业人才,强化人才培养培训;开展农产品“田头市场”建设试点,提升农产品上市“最初一公里”组织化水平;完善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体系,扩大物流范围,提升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强化市场监管,增强电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消费公信。

(四)强化品牌引领,推进名优农产品触网营销。 培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企业创建农产品电商品牌,打造电商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品牌,同时强化推介品牌农产品触网营销,开展线上线下推介展销服务,用互联网手段推进品牌农产品触网营销。

(五)优化利益链条,促进农民脱贫增收。 建立有利于农民增收的机制,引导农户逐步进入农产品电商产业链条,成为特色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的参与主体,在电商产业链条中积极充当专业化分工角色,在供应链条上按照市场规则获取合理产品经营收入,在分拣包装、储存运输、物流配送等环节依法获取劳动力收入,在利益链条上,切实让农民作为生产者能够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收益。

此复函已经市农委主任路伟同志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我们,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6年6月8日

 

(联系人:张蓉萍,联系电话:89133272,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6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