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关于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0489号建议的 协办意见

15.03.2017  19:37

市中小企业局:

现提出《关于扶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第0489号建议)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代表时参考:

一、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情况

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着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2016年农业总产值1968亿元、增长4.5%,农业增加值1324亿元、增长4.7%,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特色效益农业提质升级。坚持调优保供产业、做大特色产业,去年共调减低效作物面积41.5万亩,新发展特色产业面积60万亩、累计达到1200万亩;七大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40亿元,增长15%,成为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争取农业部投入1亿元,在20个区县实施111个产业融合发展试点项目;累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美丽田园)23个,建设部级美丽乡村36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片44个、示范村388个,全年乡村休闲旅游共接待游客1.52亿人次,实现综合收入349亿元,带动就业50余万人。

(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全市家庭农场1.45万家、专业大户13万多个,农民合作社达到2.75万家,农民参合率53.4%。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37家,年销售收入1791亿元、增长12%。创建新型职业农民孵化基地31个,出台用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政策促进农民增收指导意见。新增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试点3731个,量化资产22.3亿元;探索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443个,盘活农村集体闲置资产3亿元。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集中度达到35.3%。在5个区县开展建立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试点。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扩大到35个区县,改革项目1200个,资金总量8.29亿元,其中量化股份6.79亿元,惠及1159个集体经济组织、12.55万农户。

(三)农业农村信息化扎实推进。重点探索农产品电商发展机制,配合市商务委建设1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成1800多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35亿元、同比增长30%,荣昌生猪交易市场电子交易达到200亿元,比2015年增长50倍。继续在江津区、酉阳县、石柱县实施农业信息进村入户整县推进示范工程,全市已建成502个村级信息服务站,电子商务成交额1.2亿元。

(四)农业标准化建设稳步发展。制定实施地方标准320项,建成216个蔬果茶标准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创建2个国家级、13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成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3个。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总数2740个,其中绿色食品新认证177个,有效期内总数886个。

(五)农业品牌化战略成效明显。坚持振兴传统品牌、发展新兴品牌、壮大区域公共品牌“三位一体”统一培育和打造,新认定重庆名牌农产品77个,有效期内产品数173个。连续举办了16届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2016年签订购销协议102.3亿元、协议投资183.6亿元、农业金融合作协议360亿元,并首次成功举办品牌农业高峰论坛,首次开展区县长推介品牌农产品活动,成功举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重庆农村发展研讨会、驻渝领馆与重庆农业合作交流会和第十五届西部农交会。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农交会、亚洲国际食品展等知名展会,与意大利、柬埔寨等国家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全市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16亿美元以上。累计完成澳洲肉牛进口19万头(当量)。

二、下一步工作

2017年,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实施意见》精神,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目标,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一)着力优化调整农业结构。这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围绕构建“371+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要求,突出七大特色产业链建设,力争全年综合产值达到1200亿元以上。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狠抓520个重点产粮乡镇建设,新建450万亩优质稻基地。继续调减籽粒玉米和劣质小麦,加快发展优质稻谷、薯类、杂粮杂豆等特色效益粮油。提高生猪产业要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养殖水平,出栏量稳定在2000万头左右。推进三级保供蔬菜基地建设,新建改建蔬菜基地5万亩,创建标准园10个,面积达到1140万亩、产量1890万吨。抓好20个区县美丽乡村社区化建设,继续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乡村休闲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左右。

(二)着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建成2处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控,全面完成禁养区内养殖场搬迁关闭,完成50个规模化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规模化生物天然气工程建设。突出抓好以农村沼气为纽带的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生态循环的示范农业园区。继续开展生态农业示范村创建活动。

(三)着力加强农业品牌建设。扎实开展“农业品牌推进年”活动。继续实施“三品一标”补助政策,全年新认证“三品一标”产品400个。推进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和兽药安全使用监管示范县建设。全年培育市级名牌农产品60个,推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百家合作社百个品牌”4个以上。探索建立农产品品牌目录制度。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首批支持10个农业龙头企业、100个农民合作社、1000个家庭农场,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到80亿元左右。继续办好中国西部(重庆)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四)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统筹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轮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推动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全年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6万人、家庭农场2000家、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300家、农民合作社联合社50家。支持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加快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承包式等社会化服务模式,配合推进财政资金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五)着力夯实农业转型升级基础支撑。完善“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的农技科技服务模式,在10个区县开展“院地”合作,在20个示范乡镇,推进100项畜牧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大足、潼南、南川、梁平、开州、秀山等6个区县全市首批新型现代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区建设;扩大特色产业农机应用,全年农机作业3700万亩以上;新增10个试点区县实施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启动柑橘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统筹抓好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改革。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深入推进农业“三项补贴”制度改革。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资金力争总量达到10亿元左右。政策性农业保险力争保额突破200亿元。探索构建农业融资担保体系,支持涉农担保机构向区县延伸;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改造治理土地63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38万亩,新建和改造特色产业基地100万亩。新建村社便道4000公里。配合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和改善人居环境工作。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7年3月13日

(联系人:杨海林,联系电话:89133285,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3月14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