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24.12.2014  21:51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讲话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和平讲话

 

 

重庆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出席会议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毅主持会议

 

 

重庆市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史大平通报情况,部署2015年工作

 

 

会议现场

 

12月24日,重庆市召开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市政府副市长陈和平、市政协副主席杨天怡出席会议。市环保局局长史大平通报了2014年全市环保工作情况、部署了2015年环保工作。市经济信息委、市农委、市市政委、市移民局、璧山区、万州区作了发言。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毅主持会议。

 

要求真抓实干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指出,2014年环保工作成效显著,令人欣喜。同时,新常态对生态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环保工作推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全市要深入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用市场机制推动解决环境问题,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市人大将加强生态环保领域立法工作,将通过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听取报告等方式加大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监督。

市政府副市长陈和平充分肯定了2014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生态环保监管能力显著提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他要求,2015年要真抓实干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任务,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全面强化生态环境法治工作,深入推进环保五大行动,不断强化环境监管,为稳增长调结构做贡献。

他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强化考核和问责,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

 

2014 年生态环境保护亮点凸显  工作可圈可点

 

会议通报了2014年全市环保工作情况。 2014年全市集中力量抓好“深化改革、治理污染、守住底线、完善考核、强化基础、确保安全”环保“六件大事”,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环境与经济更加协调,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截至12月23日达到244天,同比增加38天;其余31个区县(经开区)城区按照老标准评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均达318天以上。全市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三峡库区水质保持稳定,长江干流水质为优,城乡饮用水源总体安全。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开局良好。 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召开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大会。重庆环保领域9项年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发起成立规模为10亿元的全国第一支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明年起将把排污权以废气票、污水票、垃圾票(简称“三票”)形式进行交易及抵押融资,促进城乡环境资源资本有序流动。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向区县分类下放45类90种环保项目审批权限。建立环境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市公安局成立环境安全保卫总队,市高法院在万州、涪陵、黔江、渝北和江津区设立环境资源审判庭。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作用凸显。 制定并实施五大功能区差异化环保政策,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全市环评审批新建项目4196个、涉及投资5600亿元,环保验收新建项目2100个、涉及投资2800亿元。建设万州、大渡口、大足等特色环保产业园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突出环境民生问题得到解决。 环保“五大行动”深入推进,完成2000余个污染防治项目,大气和水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关闭重庆九龙电厂、北碚区磨心坡电厂和重庆发电厂1号机组,淘汰黄标车及老旧车6.4万辆、燃煤锅炉502台,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56个湖库整治民生实事完成25个湖库整治,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民生实事完成650个项目、启动900个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玉滩湖、长寿湖获得年度国家专项资金2.7亿元,实施41个生态环保项目,保障71个乡镇约220万人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扎实开展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璧山区的璧南河、璧北河,长寿区的龙溪河、桃花河,黔江区的黔江河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环境保护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全市1017个乡镇全部设立环保机构并配备专兼职环保工作人员2498人,已完成首轮全员培训。19个区县的562个乡镇配备了执法车辆。江津区265个行政村配备环保“义务监督员”。全面推进环境监察、应急、监测、宣教、信息、辐射等监管能力建设。设立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从10月1日起开展空气质量预报。加快建设全市一体化环保物联网。

生态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深入开展“四清四治”,上半年完成“四清”工作,清查排污单位8万余个;下半年全面开展 “四治”工作和为期1个月的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督促存在问题的排污单位及时开展整治工作。完善环境风险联防联控机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高效处理环境信访投诉,有效应对环境舆情,做到大事不出小事少出。

 

2015 年六大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

 

会议部署了2015年环保工作, 强调要适应新常态,树立环保新思维,努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主要目标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全面完成“十二五”生态环保规划目标任务。都市功能核心区和拓展区PM2.5平均浓度持续下降。三峡库区水环境安全,长江干流水质不低于上游地区来水水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安全。

2015 年重点任务是 ,积极推进环境法治、环保制度、污染防治、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和基础支撑“六大体系”建设。将积极贯彻落实新《环保法》,加快构建规范严谨的环境法制体系;将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比较完整的环保制度体系;将着力改善环境民生,加快构建全面有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将全面提升环保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实用的环境监管体系;将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加快构建公众参与的信息公开体系;将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构建适应环保需求的基础支撑体系。

来自市委办公厅、市人大城环委、市政协人资环建委、市级部门,各区县(自治县)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负责人,区县环保局局长、相关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共约250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