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检察机关能动履职积极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

13.01.2017  19:38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检察机关肩负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法治氛围的重要职能。如何才能运用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动履职,促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始终把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民生第一目标,优化创新环境,服务非公经济,助推绿色发展,为重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为创新创业者保驾护航             不久前,经渝中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一起非法销售苹果“翻新机”案件公开宣判。被告人李强、李力(化名)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并处罚金4万元。           在明知是假冒商标的情况下,经营手机通讯生意的李强、李力父子非法销售了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c等型号的66台苹果“翻新机”,销售金额10万余元。此外,警方还查获不同型号、带有苹果商标标识的“翻新机”92台、假冒配件若干,未销售货值金额达15.19万元。           “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营造公平有序创新创业环境,切实维护创新者、创业者合法权益。”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去年共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74人。           去年9月,市检察院专门出台《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从保护和激发创新活力、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活动有序开展、改进工作创新方式方法4个方面提出10点具体意见,依法履职的同时努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该《意见》提出,要健全检察环节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容错机制,把握科技创新的高风险特点,尊重科技创新规律,重视创新试错的探索价值,支持创新、保护创新、宽容失误,对科技创新管理活动中风险决策、探索失败造成一定损失的,不轻易以渎职犯罪论处,从而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与此同时,重庆市检察机关还积极健全知识产权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通过加强与知识产权主管部门衔接协作,借助“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和案件咨询制度,及时发现和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对微罪不起诉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侵权行为信息将移送有关部门纳入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等社会信用平台。           此外,重庆市检察机关坚持依法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优化整体营商环境。去年,全市检察机关共起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248人、集资诈骗犯罪18人,涉案金额106亿元。   加大服务非公企业工作力度             张亮(化名)是璧山某民营齿轮生产企业的一名员工,在工作期间,他先后7次将客户单位支付给企业的承兑汇票挪为己用,累计金额315万元。           该案提请审查逮捕后,璧山区检察院随即将其列为重点案件挂牌督办,承办检察官加班审查案卷材料、复核证据,及时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犯罪嫌疑人作出批捕决定。接下来,通过引导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固定证据,检方最终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达200余万元。           据了解,在类案分析的基础上,璧山区检察院已先后向发生过类似职务侵占案件的近10家非公企业提出检察建议,为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完善监管制度“精准”助力。           尤其是针对当地民营企业众多、台商投资企业集中的实际,该院还设立了全市首个民营、台商企业法律服务中心。该中心下设刑事法律服务、民事行政法律服务和企业廉洁文化及法制宣讲3个服务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涉企案件挂牌督办,开通民营企业维权“直通车”,开展重点非公企业定期走访,提供量身打造的“一条龙”式涉企法律服务。           “当前,涉企类经济犯罪案件持续高发,给非公企业生产经营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检察官通过以案说法和面对面教育交流的形式开办讲座,权威专业,效果良好。”重庆紫苑集团负责人也为铜梁区检察院主动服务非公企业的做法点赞叫好。           去年5月24日,在一场名为“检察机关走进非公企业”的座谈会上,来自重庆各个行业的8名非公经济界代表畅所欲言,为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发展建言献策。而像这样的座谈会,市检察院与非公经济界每年都要开。           “企业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市检察机关坚持不断完善与工商联的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派驻基层检察室常态化开展检察官送法“进园区”、“进民企”等活动,促进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依法维权。           近年来,重庆市检察机关走进非公企业开展犯罪预防咨询、法律宣传等服务653人次,向非公企业发出完善监督管理机制、预防违法犯罪检察建议212件。此外,还邀请了65名非公经济界人士担任特约检察员、人民监督员,参与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的决策调研。           在最高检惩防职务犯罪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28条意见、保障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18条意见相继出台后,市检察院又进行了重点部署,公诉、民行、预防等多个业务部门相继下发了具体的指导性文件,不断探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服务和保障非公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方式,让民营企业真正从政策中增强司法获得感。   守护“青山绿水”助推绿色发展             三峡库区所覆盖的渝东北地区,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也是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确定的生态涵养发展区。说到“生态涵养”,首先是保护好“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走进库区腹地的涪陵区,曾有一片占地1000余亩的国有林场——永胜林场。几年前,一场大火将这片千亩林场烧毁殆尽。           去年5月,这里竖起一块刻有“涪陵生态司法修复基地”的石碑。由涪陵区检察院推动,重庆市首个生态司法修复基地正式落成,以往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重惩罚、轻修复”的现象发生着令人欣喜的根本转变。           仅去年上半年,涪陵区检察院就先后在南川、涪陵、武隆等区县建立5个总面积达2500余亩的林木种植生态司法修复基地。 2014年12月,市检察院、市高级法院、市公安局、市环保局联合出台《关于试点集中办理环境保护案件的意见》,推行环保刑事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并确定万州、黔江、涪陵、渝北、江津5个基层试点院。           “我院作为试点单位,集中受理涪陵、南川、武隆、丰都、垫江5个区县内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涪陵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说。集中办理案件过程中,该院不断总结经验,联合当地林业、森林公安、渔政、法院等部门,共同摸索形成了“123”生态司法修复工作机制。           “1”指一个《涪陵生态司法修复实施办法》。该《办法》使侦查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等执法司法力量得到全面整合,共同修复受损生态环境。“2”指两种修复方式。即针对滥伐、盗伐林木和非法捕捞水产品两类犯罪,分别通过种植树木、放养鱼苗的方式加以修复。“3”即三大特色。生态司法修复严格遵循自愿、谁损害谁修复和因地制宜3个原则,最大限度保证生态修复和司法恢复效果。           2015年以来,依托“123”生态司法修复工作机制,涪陵区检察院共监督22名犯罪嫌疑人主动种植2.5万余株苗木,修复面积达200余亩;监督29名犯罪嫌疑人主动放养20.2万尾鱼苗,生态司法修复工作初显成效。           同样作为试点院之一,万州区检察院推动制定了重庆首个综合性的环保检察工作办法(试行),从案件办理、司法协作、两法衔接、生态修复、教育引导5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跨区域环保检察侦诉协作机制、办案指导机制和生态修复机制。           去年,该院积极探索实行《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环保检察工作特邀监督员聘用办法》,主动引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环保公益志愿者参与到环保检察工作中,迄今已针对2名特邀监督员提供的3件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线索开展了立案监督。           2016年,通过实行环保刑事案件跨区域集中管辖,5个试点院共起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607人。此外,依托与环保、林业、工商等多部门共同建立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全市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和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及时发现涉嫌犯罪线索,去年共建议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28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