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埠的重要档案(复制件)入藏三峡博物馆

02.03.2021  21:04

▲《烟台条约》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复制件亮相于三峡博物馆

湛蓝的封面上,金色的纸面已经斑驳。当它在142年后再次被翻开时,用黑墨写成的中英双文,记录着一段重要的历史——重庆开埠。

2021年3月1日,是重庆正式开埠130周年的日子。3月2日,两份来自英国国家档案馆的重要档案——《烟台条约》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复制件正式入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并亮相该博物馆的《重庆开埠微展览》中,首次向观众们展露它的真容。

档案复制件的捐赠者,是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这是周勇及其团队,在历时数十年的寻找后,于2018年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内查到的与重庆有关的重要档案。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一直致力于为城市存史、为市民立言、为后代续传统、为国史添篇章。这两份档案复制件的入藏,将让更多的市民可以通过它们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过去。”周勇说。

▲《烟台条约》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复制件正式入藏三峡博物馆

条约让重庆在130年前被迫正式开埠

早在40年前,周勇就已经开始对重庆的开埠史进行研究。经过40年的不断探寻,让重庆开埠的历史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周勇说,早在1869年,英国就曾派遣一个海军小组,勘测宜昌到重庆的航道,为重庆开埠进行可行性论证,但因为滩多水急,行船太难,致使勘测工作被迫停止。

自那以后,英国还多次窥探长江,但都没有成功。

9月13日,在英国军舰的威胁下,《烟台条约》正式签署,并很快得到清政府批准。在《烟台条约》的“通商事务”一条中规定:

又四川重庆府可由英国派员驻寓,查看川省英商事宜。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俟轮船能上驶后,再行仪办。

但显然《烟台条约》并没有满足英国侵略重庆的野心,1890年3月31日,中英两国再次在北京订立了《烟台条约续增专条》,约定:“一、重庆即准作为通商口岸无异;二、英商自宜昌至重庆往来运货,或雇佣华船,或自备华式之船,均听其便。

至此,英国正式取得了重庆开埠的条约权利。1891年3月1日,重庆海关正式成立,标志着重庆正式开埠。

因此,《烟台条约》和《烟台条约续增专条》是见证重庆开埠的两份重要档案。”周勇说。

▲捐赠仪式现场

数十年寻找终于在英国看到条约原件

从我开始研究重庆开埠的历史以来,就一直想亲眼看见《烟台条约》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但我找遍了中国大陆的档案馆,都没能找到这两份档案的踪影。”周勇说,在随后的数十年时间里,他和团队并没有放弃,利用自己外出求学、访问的机会,前往中国台湾、英国等地的档案馆,希望能找到这两份和重庆有关的重要档案。

一直到2018年,周勇及其团队终于在英国国家档案馆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找到了这两份档案。

当我们站在这两份档案前时,发现《烟台条约》上的火漆和文本还粘在一起。也就是说,从条约签订以后的142年以来,这份条约从来没有被人打开过,直到我们的到来,才再次掀开了这段历史。”周勇说。

随后,周勇和团队在英国国家档案馆对《烟台条约》和《烟台条约续增专条》进行了复制,并将复制件带回了重庆。

从这两份档案,我们可以看到重庆这座城市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环。”周勇说,两份《条约》不仅见证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侵略、打开中国大门、掘起中国财富的过程。从另一方面来说,它们也加速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进程,激发了中国近代化的内生动力。

开埠后的重庆,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并在清末和民国初期就成为了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

周勇说,重庆开埠及市场经济的兴起,还推动了重庆新思想和新文化的产生,催生了重庆地方党组织的诞生,包括邹容的《革命军》等文章,都是撰写在这一时期。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右)近距离展示《烟台条约》及《烟台条约续增专条》复制件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李晟 摄影 刘力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