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扶贫专报第十九期

22.03.2018  19:02

  

重庆市强化贫困地区文化精准脱贫

  

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重庆市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视察重庆时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加强文化精准脱贫工作,把满足贫困群众求知、求富、求乐的要求和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贫困群众道德文明水平,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让贫困群众享受到更加丰富多样的精神文化生活。

  一是坚持点面结合,按需做好顶层设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文化精准脱贫项目之中,不断拓展宣传载体,丰富提升文化内涵。采取1+1模式,制定《深化文化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深度贫困乡(镇)文化脱贫攻坚行动计划》,整体推动14个贫困区县和18个深度贫困乡镇文化精准脱贫攻坚工作。针对14个贫困区县脱贫攻坚拟实施文化阵地设施提档升级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文艺创作生产指导扶持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点工程、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培育工程、人才队伍建设素质提升工程等“六大攻坚工程”;针对18个深度贫困乡镇拟开展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乡(镇)电影院或室内固定放映厅,送设施设备、送文艺演出、送电影放映、送直播卫星接收设备、送图书、送培训的“三建六送行动”,同时结合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文化资源情况,为每一个乡镇量身定制重点项目清单。如,石柱县中益乡保护土家文化,建设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传承基地(传习所),开展石柱土戏调查研究。奉节县平安乡围绕彭咏梧同志事迹挖掘红色文化,打好红色文化旅游牌。

  二是加强思想引领,弘扬社会正能量。以典型带动、以文化浸润,推动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文明向上的美德。组建宣讲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田间地角、农户家中,广泛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脱贫政策、乡规民约,提升群众精气神。积极开展感动人物、道德模范、脱贫光荣户等群众身边典型评选,开展“我们的乡贤我们评、评出的乡贤我们学”活动,由群众推选一批信得过、能干事的新乡贤,引导乡贤带领农村群众增收致富。结合扶贫政策宣传和脱贫致富典型宣传,精心创作舞台剧目、音乐、舞蹈、快板、谐剧、三句半等200余个节目,通过流动文化进村、文化扶贫专场演出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如,万州区创作的以扶贫攻坚为题材的大型方言话剧《薪火》,成功驻场演出40余场,石柱、丰都、巫山、奉节、城口等区县均开展脱贫攻坚专题文艺演出。发挥文化志愿者队伍作用,引导贫困群众告别赌桌、供桌、酒桌,进一步增强科学致富信心。截至目前,14个贫困区县共建立文化志愿者(团队)1395个,服务人次达557.3万。如,石柱县利用文化室等阵地开设四点半课堂,组织文化志愿者和文化干部、老教师等群体,引导贫困学生开展“小手拉大手、自强才富有”活动,劝导家长自力更生。丰都县依托文化馆总分馆开设“巾帼夜校”,由文化志愿者组织留守妇女参加致富技能、相关法律、教育健康等培训。

  三是注重固本强基,提档升级文化阵地。增强文化阵地的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建设等综合功能,打造群众精神家园。广泛开设梦想课堂实用课程,依托教育、科技、农业、公安、司法、消防等16个部门资源,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办道德伦理、法治建设、农业技术、家庭教育、文明礼仪、创业就业等专题实用性课堂,全方位提高农民素质,有效增强农村发展动力。推动图书馆、文化馆标准化建设,14个贫困区县公共图书馆申报一级馆11个、二级馆2个、三级馆1个;通过第四次全国文化馆评估,全市共有9个一级馆、4个二级文化馆、1个三级文化馆。加快建设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实施乡镇综合文化中心升级、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工程和“百县万村”贫困县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工程,截至目前,14个贫困区县已建成379个乡镇(街道)、178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推动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升级,完成37.87万户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任务。推动贫困区县电视台标准化建设,建成一级台2个、二级台8个、三级台3个。建成乡镇惠民电影固定放映厅172个。为69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置音响、乐器、电脑、桌椅等基本文化设备,为8个贫困区县文化馆配置流动文化车。推动贫困地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提档升级45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公共数字文化设施,完成744个站点的入站设备购置和614台设备的部署。

  四是突出以文化人,提供丰富文化滋养。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群众参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抵制腐朽思想侵蚀。大力开展“送文化”活动,每年为每个贫困区县配送专业文艺院团文艺演出不少于20场,每个深度贫困乡镇至少安排1台市级院团文艺演出、6台其他文艺演出,为每个村至少送4场流动文化服务,每村每月送一场电影。14个贫困区县已向社会购买公共流动文化1.8万场,惠及群众900余万人,放映惠民电影5万场,“渝州大舞台”送演出进基层300场,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组织市级团体赴14个贫困区县演出了165场,其中赴18个深度贫困乡镇演出了18场。大力开展“种文化”活动,对深度贫困乡镇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专干全部进行一次培训,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招募1-2名文化志愿者,为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落实1个公益性服务岗位。截至目前,培训乡镇文化专干骨干100人,招募“三区人才”文化工作者200人,招募阳光工程志愿者59人,落实174个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岗位。文化系统结对帮扶单位还定期到深度贫困乡镇帮助组织开展音乐舞蹈培训等文化活动,如市群艺馆舞蹈老师到巫山双龙镇教群众跳广场舞,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根据市文化委有关材料整理)

  
          政策法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