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掌故 | 龙湖 一座水库的前世今生

06.07.2017  09:25

给企业和产品取个好名儿,是众老板想破脑壳的事。

然而好名儿往往可遇不可求。若遇之,尽可大胆享用,或经创意创新、改头换面再粉墨登场,一样能风生水起。只是,这端好事儿尚不多见,重庆龙湖或算一例。

其实,我对龙湖地产如何取名全然不查,但对它发迹的那个湖却极熟。那湖早年叫五一水库,位于现新牌坊龙湖南苑与西苑之间,湖水滋润了龙湖地产最先创建的这俩社区。

N多年前,龙湖地产尚无影子时,五一水库就很出名了。盖因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乃重庆主城第一座过江大桥)修通后,壅塞于渝中半岛阁楼里的少年们,总算找到了可以撒野的新天地。那时,江北还属市郊,观音桥只有几幢红砖楼房,往北即进入红旗河沟及人和场的旷野,蓝天、田园、远山、野花及秧田里一寸长的鲹鲹鱼,吸引我们每到周末,就成群结队来此“赶场”。阳光下,到处是惊叫和欢笑。

五一水库就这样进入我等眼帘。水极清,绿得透亮,你可以在水中睁大眼睛,看水草和泥石模样。那时水库不养鱼,只作灌溉用,故水质好。又过了N多年,我去人和场做新闻调查,问及五一水库时,对方呵呵大笑,说早改名了,它现在叫龙湖了!

我心里一沉:这还是当年的五一水库吗?水面黑黢黑黢的,微臭,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哟,难道消失了?

细查,才知早在公社化时,人和场就于1959年建成这座水库,因系5月1日竣工,故名。水库总库容132万立方米,控灌面积5868亩,它让人和场从此免遭旱涝之苦,遂成鱼米之乡。

采访中,一位叫虞荣洲的老者告诉我,当年修水库时,挖出很大一段阴沉木,乌漆麻黑的,直径1米多,很香,但硬得不得了,便拖去伙食团当柴禾烧了。“但我当时觉得可惜,就弄了一小截削成筷子,好用得很呢!”他说。

那么,五一水库为何选址于此呢?虞荣洲称,这地方本来就有地下水,共计9个泉眼,俗称九龙戏水,早年水很乱,伤田土,人们便从华莹山请来道士镇邪。清中叶时,现香樟林别墅处建起一座九龙庵,有三重大殿、九龙壁、菩萨殿、禅房、客堂、讲经堂等,共计30余间,香火鼎盛;抗战期间,九龙庵改建成难民学校,成为爱国志士云集之地;1960年大饥荒时,九龙庵所在的柏林大队把庵拆除了,古旧木料装了满满10卡车,换回几千斤碎米,救了全大队上千人的性命。乃后话。

上世纪90年代,商界强人马天国看中这地块,租下后把它改造成休闲娱乐中心,取名“九龙湖”,延续了“”字;再后来,商界女强人吴亚军正式买下这块地,去“”字,直接命名“龙湖”,从此开始了龙湖地产的传奇之旅。 

如今我们还能从香樟林所包围的这池湖水中,追忆五一水库的往昔

回头说“龙湖”好字。业界都知道,如今做房地产的,并不避讳请先生看风水,包括请先生取个好名。“龙湖”这名谁取的?我不知道。但我认为取名者可谓煞费苦心:它承续了传统,亦开创了未来,音节简洁响亮,避开了帝、王、皇、豪、邸之类大词,保留了从清代就有的“”字,不但印证了“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旨趣,还坐实了刘禹锡对“”即“神奇”的解释。至于“”嘛,原先是水库,现在叫湖,不违本意,可通用,则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意境——即使那湖水远不及当年的库水。

若反证,如果坚持坐不改姓,龙湖的发达或当另议。试想,当五一水库•西苑、五一水库•水晶鹂城、五一水库•江与城、五一水库•蓝湖郡和五一水库•香醍漫步等称谓充斥购房者的感官时,即便房屋品质再好、管理再贴心,他心中亦难免无芥蒂。然而一旦换成龙湖•香樟林等系列称谓,感觉真就大不一样了。

渝商杂志 张卫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