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新实践新发展——重庆推进统计现代化发展的改革实践

26.12.2016  17:47
      多年来,重庆市统计局秉承建设统计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和创新统计服务的宗旨,着力构建“大生产、大服务、大宣传、大执法”的统计工作“四大格局”,为建设规范统一、开放透明、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现代统计做了大量探索。我们更加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四大格局”的深度融合,助推统计生产方式、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统计现代化建设取得较好成效。
      一、工作实践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统计“大生产”
      1.  利用元数据标准和虚拟技术,打造信息共享基础
      为实现统计调查和数据的全过程管理,做到每个环节都留有痕迹,调查过程可追溯和数据信息可解读,重庆局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国际统计元数据标准(DDI)、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标准(SDMX),对建立统一的统计调查和数据的元数据体系进行实践,推进统计业务的标准化和统计管理的规范化,为信息高效共享和交换提供基础。目前,已在微观数据仓库项目中,对企业一套表和大型普查等报表制度建立了统一的元数据系统,对全市2万多家“四上”企业、40万企事业法人、140万个体户、700多万农户和3000多万人口调查对象,3000多个指标、60多个统计分类标准,100多亿笔数据进行了元数据信息整理。下阶段,将探索使用统计数据和元数据交换标准(SDMX)对宏观经济数据和元数据信息进行整理,实现调查原始数据和统计综合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有效衔接,构建规范、权威的统计数据对外服务体系。
      同时,通过建设统计云,将主要的信息化资源相对集中到市统计局统一使用和配置,利用统计云的资源动态分配能力,满足各区县对基础信息化服务能力的需求,破解区县级统计发展受信息化瓶颈制约的难题,取得良好效果。目前,信息化建设由市局统筹考虑能力、规模和水平,进行顶层设计,根据需要和可能不断发展,区县局按需申请即可,形成了良好的分工协作局面。一方面,区县从繁重、复杂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解放出来,仅需重点完成网络通道建设和网络安全建设,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据质量控制和服务决策咨政上来;另一方面,信息化资源集中使用实现了规模化配置,提高了使用效率。
      2.  创新统计业务管理方式,实现数据采集一体化
      随着统计“四大工程”的实施,统计系统信息化建设和融合不断走向深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倒逼现有统计业务管理方式改革,为实现“数据采集一体化”提供技术基础。重庆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统计业务分工和流程进行了大胆探索,于2014年开始了数据采集、质量控制以行业统计为主,数据评估、数据发布以专业统计为主的行业统计一套表改革。
      实施行业统计一套表改革,就是在不改变现有组织机构设置的情况下,深度融合统计业务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按照“一套表”的要求,由承担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上服务业等行业统计的人员,同时负责同一调查对象全部报表(包括生产经营活动、从业人员和工资、科技活动、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资产投资、信息化情况、景气调查等)的任务部署、数据采集审核和评估、数据开发利用、统计分析等工作,实现统计数据采集“一体化”。从运行效果看,行业统计一套表改革建立了“任务统一部署、数据统一采集,信息各处室共享”统计工作方式,实现了“一个调查对象一套表”的目标,切实减轻基层和调查对象负担,有效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业务流程管理层面,实现对任务部署、数据采集、数据审核验收和数据加工汇总、统计分析等环节的统筹管理,促进统计调查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在统计数据质量控制层面,实现对各专业数据关联审核,对全行业数据全程监控,对统计数据统一汇总和按权限共享,提高数据生产透明度,有效消除数据之间的不匹配现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服务层面,打破数据垄断,消除专业间的“信息孤岛”;为统计分析研究跳出专业界限、整体把握行业发展全貌提供崭新视角;为深入剖析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内在联系提供基础信息,提升了统计服务水平。
      3.  利用大生产平台,实现部门数据采集一体化和共享化
      为推进部门统计规范化和数据共享化,借鉴企业“一套表”的模式,利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重庆数据大生产平台,统一设计部门综合统计报表,制定《部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实行部门数据通过统一平台报送,彻底改变以往政府统计系统和部门统计协调性不足、报表分散混乱等问题,既减轻部门负担,又提高了数据质量。
      同时,为强化数据共享,在统计局内部,按照综合数据库建设的需要,制定重庆市统计局专业综合统计报表制度。各专业要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将内部各部门生产的综合数据输入到综合数据库。来自部门的综合数据和内部生产的综合数据由综合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按照权限在一定范围内和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合作。经清理整顿,明确了部门综合数据范畴和内部生产的综合数据范畴,能够顺利发现数据中的冗余和缺口,为统计服务的顺利开展和更加广泛深入的统计分析提供了便利。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化统计“大服务”
      1.  打造“三库”,推动分析研究智能化发展
      为全面提升统计分析研究决策咨政能力,在建立健全制度机制、组建分析研究队伍的基础上,强化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再造统计分析工作新体系,以数据库、文献库和工具库为主体的“三库”建设为抓手和切入点,打造统计分析研究网络虚拟实验室,为统计分析研究人员提供智能化的数据分析流程服务,推动统计分析研究智能化发展。
      “三库”建设是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从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角度,面向统计分析工作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工程。目的是打破专业数据的阻碍,集合成统计“大数据”,实现文献库启迪思维、工具库提供手段、数据库提供材料、专用系统提供计算资源的功效,再配以掌握技术的分析和挖掘能手,促进其创造出附加值高的分析研究新产品。目前,微观数据仓库已收纳数据100多亿笔,宏观数据库已收纳数据1400万笔,文献库收录文献资料3000余种,工具库收录分析软件5种。从运行效果看,“三库”的建立,打通了统计分析研究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内外的成果共享,营造了全员参与统计分析研究的生动局面,形成一批适需对路、针对性强、时效性高的统计咨政精品,更加强化了统计智库咨政建言、服务发展的重要功能。
      2.  融入移动互联技术,拓展“互联网+”统计服务
      紧紧围绕统计服务定位,以打造精品服务品牌为核心,在服务内容、服务渠道和服务对象等方面探索创新,将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紧密融合、广泛运用于统计服务全过程,走出一条“互联网+统计”的统计服务之路。一是制定统计服务产品目录,形成统计服务产品数据库供使用者选择,为其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验服务。二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强化统计服务的便捷性、有效性,增强统计服务的渗透能力。以“数据重庆”、“数据区县”、“数据五大功能区”三个APP为主体,区县数据产品为补充,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点的统计服务产品族群。三是参考企业用户服务ERP(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建设统计服务对象数据库,实时更新服务对象、调整服务内容,为服务对象提供差别化、定制化的服务。
      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统计产品创新能力有效提高,便捷性和实效性大幅提升,统计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赞许,塑造出重庆统计服务的自有品牌。服务内容、服务渠道和服务对象三要素服务,构成了“数据”重庆这一统计服务品牌的内涵,随着建设内容的逐步深入,该品牌价值还会进一步显现,统计服务效能还将进一步释放。
      二、工作启示
      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应用步伐是实现统计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需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先进的技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统计现代化。回顾近年来的探索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体会:
      (一)顺应统计改革发展是必然
      伴随着新常态下新经济的蓬勃发展,统计信息社会需求日益多元,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统计工作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统计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时期统计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未来五年统计发展改革要全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加快推进统计现代化。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再造统计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真正实现统计工作从方案设计、任务布置到数据采集、传输、共享、存储、加工和公布的全流程电子化、网络化和高效化,努力为建设规范统一、开放透明、运行高效、服务优质的现代化统计是顺应统计改革发展的必然。
      (二)领导重视是前提
      统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各界关注度高的庞大工程。它不仅是对传统统计工作方式方法的变革,更是对统计生产流程和管理方式的重大改革,需要重新定位和厘清现行的统计管理理念、工作职能、机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建设涉及有关市级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局机关各相关处室、各区县(自治县)统计局和基层统计机构等,需要转变原来传统的管理形式和思路。可以说,从总体建设方案谋划到具体实施运行,每一步都面临挑战,但市统计局党组坚信:小干大难,大干小难,真干不难。局党组统一思想认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局领导亲自主持改革,全程参与指导,举全局之力统筹协调全力推动。国家统计局领导多次来渝调研,给予具体细致指导,鼓励重庆大胆实践、先行先试。重庆市统计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有力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扎实推进。
      (三)组织保障是关键
      为实现统筹管理、协调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重庆局整合各部门资源,成立统计信息化工作组并强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处职能,负责不同时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需求设计、方案编制和组织实施等工作,突出统计数据资源管理和统计数据信息系统安全职能。工作组由两名党组成员任负责人,根据任务要求,相关处室人员作为工作人员。工作组向局长办公会负责,每半年向局长办公会汇报进展情况、工作举措等,并接受局长办公会的领导和监督,确保各项任务顺利完成。这种复合结构组织具有很大弹性和适应性,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业务处室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短期内集中优势资源高效完成重要任务;另一方面,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便于集思广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问题,更有利于知识交流、观点共享和意见碰撞。来自各业务处室的工作组成员能够将工作组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最新工作成果反馈回本处室,促进处室间沟通交流和工作创新,使信息化建设与统计业务紧密结合,充分提升信息化服务全市统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共建共享是动力
      实现政府部门数据共建共享是“十三五”时期政府加快转变职能、建设高效廉洁政府的发展方向,也是构建统计信息化建设的一大创新点。市级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既是基础数据的提供者,也是数据的获得者和受益者。重庆市统计局在实施部门综合统计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建立部门综合统计数据库,并纳入“重庆数据”宏观数据库统一管理,推进部门综合统计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的需求激发了共同的创新热情,形成了推动统计信息化建设的强大动力。
      (五)经费投入是保障
      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局党组积极争取国家统计局和市委市政府支持,反映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问题,获得政策上扶持、资金上投入。同时内部挖潜,合理安排和使用各项经费开支,注重资金使用向信息化建设倾斜,采取从办公经费中挤、从内部资金中筹等多种方式,更新配置软硬件设备,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
      我们深知,改革没有完成时,创新永远在路上。面对重庆抢抓五大国家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形势,面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政府治理体系迈向现代化的新要求,我们将不断凝聚改革创新意志,巩固和应用好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果,并以此引领和统筹全市统计改革创新,朝着构建现代统计体系的发展方向砥砺前进、奋勇争先!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