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两江潮起扬帆时 全市检察机关以改革创新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22.01.2021  01:32

2021年1月19日,《重庆日报》第12版半版刊登《两江潮起扬帆时 全市检察机关以改革创新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一文,内容如下:



浩浩长江,滔滔嘉陵,在渝中半岛汇碧东流。


潮起两江,气象万千。迎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浩荡东风,重庆正大力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创新,正成为巴渝大地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引擎。


创新风劲,春潮涌动,一场检察领域的社会治理变革也在纵深推进。


起锚——跨行政区划检察改革迈出关键性一步



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一份检察建议书从重庆市渝中区虎踞路82号出发,送达大足区相关部门。
不同凡响之处在于,这是在渝诞生的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检察专门机构——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办理的全市跨区域行政公益诉讼第一案,发出的相关领域第一份检察建议书。
2020年3月26日,重庆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设立重庆市两江地区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作为重庆市检察院的派出机构,该院负责办理长江流域重庆境内发生的跨区域和不适宜地方检察机关管辖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
承担着跨区划检察改革和铁检转型的双重使命,两江地区检察院可谓是检察公益诉讼改革的一块“试验田”。重庆市检察院为其定下一个“小目标”——打造“生态环保检察名片”,进而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名牌”。
落子“两江”,既要谋长远,更须下“细棋”。2020年5月,重庆市检察院又决定在两江地区检察院设立广阳岛生态检察官办公室,负责办理广阳岛片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并积极推进广阳岛片区社会治理大协作,共护“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2020年4月,长寿区境内发生特大跨区域向长江干流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案。受重庆市检察院指定,两江地区检察院对此立案调查。
经调查,大足区某企业多次向长江干流(长寿段)非法倾倒轮胎炼油裂解残渣及废液共30余吨,大足区有关部门履职不到位,未发现并及时查处涉案企业违法行为。2020年6月,该院向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有效推动加强危险废物监管。
办理一案,治理一域。两江地区检察院始终坚持市检察院党组提出的“高站位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办案、高效率协作”的“四高”标准,迄今已立案16件,发出检察建议8件,短期内即实现良好开局,跨区域专门管辖机制优势不断突显。
据介绍,两江地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引进卷宗智能化管理流转系统,建成公益诉讼快速检测工作站、远程指挥平台,还与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重庆市公安局环保总队、重庆市志愿者服务中心建立健全公益诉讼办案运行和协作机制,形成一体化办案、全方位协作、高质效运行的特色办案模式。


破浪——公益诉讼“”外开新局、育新机



以前这里停满了车,消防门都打不开,现在经过整改总算畅通了。”2020年初,彭水县检察院集中开展打通“生命通道”公益诉讼专项行动,推动排查、发现、整治涉消防安全领域问题28个,当地群众拍手叫好。
2020年4月,以贯彻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出台的《关于加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工作的决定》为契机,重庆市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率先出台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拓展办理公共安全、互联网公益保护、 文化遗产和国家尊严保护、未成年人和妇女权利保护、消费者和投资者权利保护5个“”外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
去年,全市检察机关聚焦消防、卫生、交通等公共安全问题,聚焦公民个人信息泄漏等问题,聚焦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英烈纪念设施保护不力等问题,聚焦网吧、娱乐场所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校外培训机构无证办学等侵害未成年人权益问题,聚焦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虚假宣传等损害众多消费者权益突出问题,共立案各类“”外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4件,起诉10件,拓展领域全面破局见效,形成公益诉讼新格局。
文化遗产如何定性?损失价值、修复费用怎么算?办理首起案件,我们就遭遇一连串专业难题。”2020年走马上任的“文化遗产检察官”、大足区检察院检察五部主任龙云坦言。
2020年10月10日,由大足区检察院起诉的全市首例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黎某等人盗掘古墓葬案当庭宣判。除承担刑事责任外,5名被告人另须赔偿被盗古墓葬保护修复工程费用4.5万余元,并在公共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该案的成功办理,得益于该院与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建立的“文化遗产检察官”相关机制。办案中,文化遗产检察官与担任特邀检察官助理的文物专家一同到被盗掘古墓葬实地勘查,反复讨论损失价值评估和修复费用核算方案,据此拿出了一份专业的起诉意见书。
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案。2020年7月,市检察院与市文化旅游发展委员会签订《文化遗产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协作协议》,明确建立信息通报、线索移送、人才交流互聘等9项机制,打造文化遗产公益保护“绿色通道”。


扬帆——创新引擎驱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南岸区看守所,仅靠一个手写板、一支手写笔,犯罪嫌疑人核对、签名、按印一气呵成,“隔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与此同时,十多公里外的南岸区检察院远程提讯中心,办案检察官陈雪随后也签字具名。
看似平常的一幕,却凝结着多项检察创新成果。
无纸化、零接触、低延时、高安全——南岸区检察院依托自主研发的全国首个远程提讯电子签名系统,实施远程提讯上千件,将送签流程由过去的2小时缩短为1分钟,成为保障检察官疫期办案和监管场所安全的一款“神器”,系统还荣获“2020年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十大创新案例”。
另一种“深藏不露”的改革创新,则颠覆了刑事诉讼传统的办案模式。
作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地区之一,近年来,重庆检察机关纵深推进认罪认罚从宽司法实践,适用比例、确定刑量刑建议占比、认罪服判率、量刑建议采纳率位居全国前茅。此外,还出台全国首个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内部管理规定,研发涵盖31个常见罪名的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形成“规范无瑕疵、扎实无水分、廉洁无风险”的重庆检察经验。
2020年6月,先行先试经验凝结而成的《检察机关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一书出版,并被最高检列为全国检察机关指定教材。著名诉讼法学家樊崇义欣然为该书作序,并评价道:“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从实践探索到理论升华都闪烁着检察智慧。
除此之外,探索完善“长江生态检察官”制度纳入30个重大市级改革项目之一,未成年人案件集中办理成果逐步显现,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中心建设标准被最高检推广,全市首个惩治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工作办法问世……
从实践探索到理论沉淀,从智慧检务到治理创新,一项又一项破冰之举的背后,敢闯敢试底气何来?答案是——人。
2017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进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先后建立8个刑事检察办案专业团队、1个公益诉讼办案专业团队、1个未检办案专业团队和1个民事行政检察办案专业团队,有17名检察干警先后获全国业务十佳(优秀)公诉人、业务标兵(能手)称号,多年来的厚积薄发,高层次检察人才培养已进入“收获期”。
2020年11月,市检察院依托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全面建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智库。借助“四大检察”研究基地、特约检察员、民事行政专家委员会等平台,该院先后聘请11名特约检察员、20名民事行政检察专家委员、51名研究员,法学理论、司法实务、生态环保等各界资深专家学者“巢筑凤引”,为孵化检察领域重大创新成功增添“智慧砝码”。
“人才底蕴+智库支撑”,站上检察改革创新“新高度”,跑出护航自主创新“加速度”。市检察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该院将以最高检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为契机,加强对科技企业、科技金融及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5G等项目的司法服务,全力保障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