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机场第三跑道完成真机试飞工作 揭秘“天路”是怎样建成的

06.06.2017  07:41

第三跑道全景

长曝光镜头下的“天路”轨迹

真机试飞时从客舱拍摄的T3A航站楼夜景

临空都市报消息,可能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重庆机场第三跑道早就建得有模有样了,为啥还不投用?其实并不是有了跑道,飞机就可以冲上云霄。民航客机必须沿着空中既定的路径飞行,也就是说,在看上去一望无垠的蓝天下,有着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天路”。

据重庆机场工作人员介绍,地面跑道修建的同时还须空中建立一条有方向、有高度、有宽度的“天路”,后续还要进行容量评估、情报发布等配套保障工作,这样才能最终保证跑道启用、客机安全起降。那么,重庆机场的“天路”又是如何搭建的?

据重庆机场工作人员介绍,要搭建“天路”,首先要找到修路的地盘儿!

和地上修路一样,修“天路”之前,要考虑已存在的高山、高层建筑等“地形地貌”对飞行的影响,还要考虑是否已有其它军民航单位在使用等情况,最终,择选出能够修、适合修“天路”的地盘。

除了地形地貌,还须根据飞机与飞机之间的上下间隔、水平间隔,以及爬升、降落时乘客的舒适度等因素,设计最为安全、最有效率的飞行轨迹。

据了解,重庆机场足足花了一年多时间设计第三跑道飞行轨迹。完成道面修建后,又由航务部的工作人员测量障碍物、测量采集数据……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测绘完成后,飞行程序报告就可以出炉啦,这也意味着“空中道路”体系初具雏形。

飞机校验“路牌”系统是否完善

马路上有指示路牌,“天路”中自然也少不了空中“标识系统”——引导飞机的空中“路牌”。而空中“路牌”的建立就需要在地面修建相应的导航设备。我们在重庆机场乘飞机时在空中看到的停机坪里的红白房子就是“路牌”之一,它是通过室外的天线辐射电磁波为重庆的到达航班引路,为飞机提供上下、左右方位和距离等信息。而红白房子所设置“路牌”的参数则需要专业技术队伍来校准。

2017年5月2日至5月15日,每天凌晨4点到8点半,机场工作人员披星戴月地进行飞行校验工作。

飞行员在模拟机中实验“天路”是否可行

道路体系设计好了,空中路牌搭建完毕了,飞机就可以起飞上路了吗?NO!

接下来,机场工作人员会把各种运行情况通过电脑模拟出来,让飞行员在模拟机内进行模拟飞行,实验一下新建的“空中道路”是否可行。若出现问题,则可以及时修改。

模拟验证之后,则需要真飞机去实战探路。飞行员需驾驶真机去完成重庆机场第三条跑道所有飞行程序的试飞,也就是为正式通航的航班先实地飞一遍,实地探测这套新建的空中交通体系。

5月16日、17日,由四川航空飞行员驾驶的A320客机连续两天在凌晨3点冲上云霄,完成了重庆机场第三条跑道所有飞行程序的试飞。

●2017年5月15日上午8时30分,随着中国民航飞行校验中心C680飞机从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西跑道上稳稳降落,备受关注的重庆机场第三跑道投产校验工作圆满结束,校验结果符合民航相关标准和规范,这标志着重庆机场三条跑道的“天路交通体系”的道路标识系统建成。

●2017年5月17日凌晨4点14分,四川航空一架空客A320型客机平稳降落在重庆江北国际机场西跑道上,圆满完成三条跑道过渡飞行程序的真机试飞工作,为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的航班修建起起飞、着陆区域的“天路交通体系”。

重庆机场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我们还将推进第三跑道容量评估等工作为重庆拥抱世界开放天空、畅通天路做好各项准备。

临空都市报记者 杨映雪 重庆机场集团供图

原标题:重庆机场的“天路”是怎样建成的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