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重庆永川汉东城 隐藏于菜地之下的“通史式无字天书”

29.12.2015  08:43

    巴渝大地,人杰地灵。各城各镇,各有特点,如同颗颗珍珠镶嵌其间。而永川,就是其中一颗。永川因“城区三河汇碧、形如篆文‘永’字”而得名,公元776年置县,自古以来就是渝西地区和川东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集散地,留存着众多古迹和风景名胜。即日起,本报记者带您走进永川,去探寻这些历史遗存背后的故事。

  合川钓鱼城雄伟坚固,抵挡了蒙军铁马金戈的进犯,千古流芳。可你是否知道,固若金汤的钓鱼城,极有可能借鉴了唐宋古城汉东城的建构模式。汉东城遗址发现了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窑址等各类遗迹101处,出土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各个时期。专家们惊叹不已,称其为“通史式无字天书”。这座汉东城就在永川。它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日前,记者来到永川区朱沱镇一探它的真面目。

  菜地里挖出千年古城?

  永川区朱沱镇距离重庆主城100多公里,是长江边一个居民不过数万的小镇。镇口西边紧邻长江,因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当地村民在此栽种了各类蔬菜。

  “汉东城?那片菜地就是。”听说有人来寻访唐宋古城,一位种菜的大爷指了指不远处的菜地。走过一处茂密的竹林,一段破损的城墙跃入眼帘。残破的墙体呈南北“一”字分布,由条石砌筑而成,间断性分布,粗略统计共有4段,大约500来米,两端连接村沟。

  “别看这里只是些断壁残垣,它可大有文章。”永川区文管所工作人员李玉彬介绍,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城墙遗址西南方向发现了一块书写“汉东村”的石刻碑记。

  “汉东村”有什么来头?据《江津县志》、《新唐书》等记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设立万春县(两年后改为万寿县),县府所在地便设在汉东村。

  县府所在地设在汉东村的这座县城是什么样子呢?

  为了弄个究竟,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这片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局部发掘,发现了城墙、房址、墓葬、灰坑、水沟、道路、窑址等各类遗迹101处。出土文物涵盖了新石器时代、商周、汉代、唐宋元及明清等各个时期。专家们惊叹不已,称其为是一座“通史式无字天书”。

  至此,一座沉睡千年的古城揭开了神秘面纱。

  精巧的地下排水系统是如何设计的?

  目前已初步探明汉东城遗址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存保存较好区域为6.45万平方米,核心区面积约2万平方米。

  遗址内发现了一长条形石板路,宽2.9米,呈东西走向,道路笔直,直通长江,路面还用鹅卵石进行了装饰。

  更让人吃惊的是,在汉东城遗址,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设计精巧的地下排水系统。其材质分为石砌和陶制两种。民房外部的公用排水系统由石板构筑而成,为了增大排水量,有些路段还修筑了两排并行的水沟。居民房内的排水管道则用陶土烧制而成,像竹节一样段段连接,屋内的污水顺着陶管排到公共区域,然后并入石板水沟,最终流入长江。

  令考古专家最感兴趣的是那500米的城墙遗址。“其建造时间是唐,是宋?尚不能确定。但专家推断汉东城应早于合川钓鱼城,钓鱼城则可能借鉴了汉东城的建筑方法,进行改进加固,使其更具防御性能。”永川区文管所副研究员王昌文说。

   为何出土众多名窑产品?

  汉东城的出土文物也令人震惊。

  遗址出土器物小件800余件,器物标本4500余件。出土的器物分为陶、瓷、石、铜、铁等五大类。

  石器大多属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斧、凿、刀、镰、犁、矛、镞等,制作精致美观,磨制锋利,一些石刀、石斧至今还能切割肉类。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考古专家、汉东城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代玉彪认为,这些石器的出土,证明了早在1.8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出土的瓷器十分精美,多集中于唐、北宋早期。经著名陶瓷考古专家陈丽琼鉴定,瓷器窑口有景德镇窑、湖田窑、龙泉窑、耀州窑、涂山窑等,器类有影青高足碗、影青花口瓶、影青化妆盒盖、青瓷碗等。

  为何众多名窑产品出现在汉东城?代玉彪遗憾地说,“目前,我们只对遗址核心区域1000平方米进行发掘,更多的谜团要等到大面积的考古挖掘才能揭开。”

  小帖士

  沿着成渝高速公路行驶约1个小时,在永川下道,按路牌指示到朱沱古镇,汉东城遗址位于汉东村6社。朱沱镇为“龙眼之乡”,交通便捷、历史悠久,享有长江上游重庆第一镇的美誉,游客可品“龙眼”,观古镇风情。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