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如何实现换挡升级?
两江新区长安汽车物流中心,新车整装待发。记者 万难 张锦辉 航拍
包括重庆在内,全国汽车产业碰到了“天花板”。
2018年,全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整个行业下滑2.76%。对重庆来说,这一数据的冲击力不容小觑——
因为在重庆的工业“总盘子”里,汽车制造业与电子制造业占据了半壁江山。
然而,与之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更感觉形势严峻的是:2018年,重庆工业经济的“6+1”支柱行业(电子制造、材料、化医、装备制造、消费品、能源、汽车)中,仅有汽车制造业出现大幅下滑,下降了17.3%。
重庆汽车产业到底是怎么了?
3月1日-3月9日,重庆日报记者对重庆部分车企进行了采访。这些企业坦承,重庆汽车产业在经过一轮高速发展后,目前确实遇到了一些难题:既有行业增速放慢的宏观大势,也有产品结构不足的微观短板;既有智能化、新能源带来的技术革命,也有对新技术掌握不足的瞻前顾后;既有竞争对手的迅速崛起,也有自身品牌影响力的不足。
为此,今年1月,重庆出台《关于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重庆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要初见成效,年产汽车超过30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20万辆、智能网联汽车超过80万辆,实现产值超过5400亿元。
这是重庆在政府层面对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指导意见”。而各个车企有各自的实际情况,碰到的难题也不尽相同,所以,其着力点也不尽相同——有的强调“国产品牌总体向上”,有的谈的是精良制造,有的则希望通过深耕数据、优化管理突围……
重庆整个汽车行业“换挡”、转型、升级却是必须的。因为它们要打的,是一场不能输的大仗。
2019年乃至未来若干年,重庆汽车企业打算怎么干?
重庆日报:全国“两会”期间,你提出“中国品牌向上”的建议,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长安作为重庆汽车业龙头,正在进行第3次创业。你认为国产品牌“向上”是汽车行业突围的根本之策吗?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朱华荣
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品牌总体向上
改革开放以来,长安经历了3次创业——
改革开放之初,长安由一家传统军工企业转向民用汽车,造出了当时中国第一批小型汽车;
第二次创业则在2006年后,长安从小型汽车制造领域转向自主乘用车。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2014年,“长安系”汽车产销累计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截至目前,“长安系”汽车中国品牌用户累计突破1700万。
面对当下严峻的市场挑战,长安从2017年10月发起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作为国内第一家跨入“千万俱乐部”的中国品牌,长安尽管实现了研发实力连续5届10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也有着完备的产品线,但我们深刻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品牌竞争力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汽车工业经过多年发展,产业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国民也对汽车消费的品牌、价值主张、审美有了更高层次的诉求。中国车企虽然已建立了体系、品质、服务的全方位能力,但在外资品牌多年来的策划资源、广告舆论攻势下,国人对中国品牌汽车“廉价、低端”的负价值认知依然存在,推动品牌向上已成中国汽车产业的当务之急。
因此,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通过《关于助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的建议》再次呼吁:
一、建议大型官方活动积极使用中国品牌汽车并充分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形象,中国驻外使领馆、国际援助行动中更多展现中国品牌汽车。
二、发挥重量级媒体平台功能,引导对中国品牌更多的认知,助推中国汽车产业品牌向上,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三、完善网络管理机制,共塑一个健康的汽车行业舆论环境。
重庆日报:一方面,有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产能过剩。但另一方面,不少互联网企业携技术和资本,又涌入这个行业。对此,你如何看待?力帆有什么计划?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马可
再造全新的汽车生态圈
我们首先要直面力帆在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产品上,品种追求大而全,但缺少爆款;其次是在品牌战略上将汽车和摩托车混在一起;另外在发展过程中,有的项目战略构想过大,而忽视了自身承载力。
力帆存在的问题,其实是很多传统制造企业共同的问题。目前汽车产业,无论是智能化的功能切换,还是互联网的技术升级,以及营销模式、服务模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力帆正在做的,就是如何切入这一全新领域。
力帆内部正在推进“关停并转”,集结资源全力推进新的汽车计划:一是打造全新的新一代智能化新能源车,另外就是做一个针对所有乘用车品牌的汽车后服务平台。
不管是新能源车,还是后服务体系,力帆汽车上上下下均认为,最核心的都是对数据的采集、加工和运用。比如在驾驶过程中,踩刹车、油门等驾驶行为,以及温度、转向等物理状态,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这些采集的实时数据,是保险公司、维修商、配件商等所需要的。
我们认为,未来造车不一定赚钱,但汽车的“信息化”一定是赚钱的。
因此力帆汽车的未来一是“看得见”的汽车,一是“看不见”的大数据。这种格局有点像苹果手机和IOS系统,我们希望能够再造一个全新的汽车生态系统。
从去年开始,力帆加强了与互联网企业、软件企业的合作。除了与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后续还会有一系列动作,目的都是增强我们的数据加工、落地能力,为传统的制造企业赋能。
根据进度,力帆汽车将在今年年底发布全新的服务品牌,而在明年年底,将推出全新智能汽车品牌。我们对其年销量的初期规划是3万台,这一定是一个小而美的产业平台。
重庆日报:在全国“两会”期间,你声称花了70亿元去打造下一代智能汽车。在产品变革的倒逼下,“重资产”的突围方式背后,能给重庆汽车产业带来哪些思考?
小康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张兴海
为消费者提供“定制”需求
2018年对于小康集团来说,传统汽车业务发展基本达到预期,在国内非公经济整车企业中,排名仅次于吉利、长城、比亚迪,位居第四。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发展超出预期,最大的亮点是金康大数据智能工厂已建成并小批量试产。
近几年,小康集团一直在致力于推进“汽车新制造”之路。小康“汽车新制造”的核心载体是全资子公司金康汽车,这个工厂位于两江新区鱼复工业园,占地733.6亩。工厂全部生产线依据德国工业4.0、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互联网的要求,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包含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及电池PACK五大工艺,拥有机器人近1000台。
除了先进的智能化车间,“汽车新制造”体系还包括了在美国硅谷建立的研发中心;此外,小康正在与阿里、华为进行技术合作,与埃森哲合作打造全球运营模式,进行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组织能力,最终实现汽车新制造。
相较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重制造、轻服务”,以及一些造车新势力“重资本、轻制造”,小康提出的“汽车新制造”最大的创新之处是利用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汽车智能制造,来满足消费者需求。
站在用户端,在不远的未来将获得这样的消费体验:用户在小康产品体验中心,体验满意后,可在网上平台下订单,并根据自己需要定制颜色、配置,平台会根据用户的定制需求,自动组织供应商提供零部件,并智能化组织生产,用户可在网上实时跟踪自己订购产品的生产状态。实现交付后,工厂还将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2019年对小康集团而言,是智能电动汽车实现全球市场从0到1,面临严峻的行业形势,我们要有“拼出一条血路,闯出一条新路”的奋斗精神,力争到2023年,达到百万量级的年整车规模。
重庆日报:当企业之间设备的差异逐渐减少时,管理产生的效益,甚至是持续竞争力就体现出来了。在当前背景下,你如何看待“向管理要效益、要生存”?
东方鑫源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SWM斯威汽车 董事长 龚大兴
针对不同车型 定下四大策略
2018年,鑫源控股旗下的金杯商务车和斯威乘用车,销量增长了17%左右。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还是陷入了某些焦虑:对市场预期的焦虑,对技术路线的焦虑,以及政策法规的焦虑,特别是产业生态的焦虑——现在是一家企业出现状况,产业链、金融链,包括员工就可能产生恐慌。
带着这些焦虑,我整个春节假期都在考虑该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应该从思想上回归企业的本心和本质。民营企业家当初为什么要投资汽车?对未来的预期是什么?按照最初设计,当遇到困难时,企业的底线在哪里?说到底还是企业家能否坚持下去的精神问题。
过去汽车行业是“风很大”,企业躺着都能挣钱,当行业增速下降的时候,企业应该怎么做?借用马云近期的一句话:怪宏观不如怪自己,90%倒下去的企业跟宏观经济无关。我赞同这句话,反过来说,救企业的只能是自己。
在企业治理的微观层面,我们提出要把企业做得更扎实,包括重构组织、梳理流程、优化人力资源,我形容为“打扫房间”。
在发展战略上,公司定下了2019年销售20万辆新车的目标,规划了“做强商用车,做精乘用车,做实新能源,做专专用车”的策略。
商务车比拼的是性价比,民营企业在这方面有优势,我们会继续在商务车细分市场做大份额。斯威乘用车是一个新品牌,要努力做好技术卖点,提升品牌美誉度。今年我们继续冠名“重庆斯威足球队”,另外还冠名了“SWM斯威汽车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我们相信品牌是慢慢熬出来的。
今年对鑫源来说的一大亮点,是成立了鑫源智能化汽车有限公司。像鑫源这样的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采取的是“手挽手,跟着走”的战略。我们要找到合适的伙伴,看准时机。
我们的中远期目标是每年做到50万台汽车的产销量。
重庆日报:产业突围,很重要一条路径就是资源整合。每个厂的资源有限,但如果都耗费在同样的地方,未必最终都能成功。那么,重庆汽车产业该如何联手共谋新的平台?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开国
重庆汽车产业群可创新联合模式
尽管重庆的汽车产业发展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但我们对产业发展应该充满信心,汽车产业绝不是夕阳产业,汽车产业依然充满机遇。
从短期看,重庆汽车产业的核心工作仍然是稳定传统燃油车的市场销售,我们相信还是会涌现出一些产业亮点,比如以长安为主的自主品牌快速发力,另外福特的转型也将是值得期待的一件大事。
除了抓好当下产品的市场销售,重庆汽车产业应该按照汽车“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方向,努力为长远发展做好准备。
首先我认为重庆汽车产业应该联手突破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一些关键性难题。比如在电池、电子控制等环节,目前每个企业都有迫切需求,但重庆还缺乏相应的核心技术,政府可以做一些产业引导,就具体项目形成企业间的利益共同体,形成技术,或者资本联盟。这方面的关键是找准国资企业需求,同时发挥民企的积极性。
其次是携手做好零部件体系的建设。重庆的主机厂与零部件企业之间,还缺乏一些共同的基础,协同效应不强,基础性的零部件产业和系统集成商实力偏弱,以至于开发成本高,产品市场响应周期较慢。优质的零部件供应才能最大程度地促进整车厂的提升,重庆应该梳理零部件配套体系,扶优扶强做好体系建设。
另外,随着对外资汽车厂准入门槛的放宽,应吸引更多的外资汽车厂与重庆本地企业在技术、制造、品牌等方面完成合资合作,以提升重庆汽车板块的整体实力。
汽车产业在任何时候都充满了机会,行业不乏像长安、上汽依维柯红岩这样的优秀企业发展案例,只要下定决心,强化组织管理,找准市场空白,重庆汽车产业一定可以打出漂亮的翻身仗。(记者 仇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