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重庆 | 重庆治污出奇招!粪水秒变”纯净水” 开盖就能喝
长江是中国最长、最为重要的河流之一,其中680公里的长江重庆段尤为重要,一旦它被污染,就会危及中国最大的水库——三峡水库的水质,危及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和上海。正因为长江重庆段的水质极其重要,今年4月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标志着重庆河长制正式拉开序幕。那么重庆市河长制该怎么干?
铜梁区关闭71家畜禽养殖场保护江河水生态
重庆市铜梁区是畜禽养殖大区,河长制实施后,通过摸底排查,全区的6条主要河流及支流、108座水库被重新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并计划2017年6月底前关闭71家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那么关停工作到底进展如何呢?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首先来到了铜梁区的小北海水库,这也是当地的饮用水源之一,在水库附近的仙鱼社区16社记者看到,这个3天前还拥有128只羊的家庭养殖场里,悬空的羊圈已经空空荡荡,养殖场场主曹利花正在拆除羊舍的隔板。
重庆市铜梁区仙鱼社区16社社员 曹利花: 下面就是小北海库区,隔得它太近了,水始终是往低处走的。喂羊多了,这个粪尿害怕流到下面水库里面去了,这个是饮用水嘛。
曹利花家的羊圈依山而建,在羊圈的底部还保留着大量羊粪直接排放的痕迹。羊圈关停,虽然保护了小北海水库的水质,但曹利花一家却因此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曹利花的丈夫去年患上了严重的尿毒症,卧病在床,失去了劳动的能力,为治病,家里已经花费了十多万元,如今每个月还要花费四五千元进行透析治疗。
曹利花: 还是让我老公多活两年,如果没钱的话,最多就三四年。
曹利花告诉记者,家里的128只羊是维持一家人生活的唯一来源,但自己的父亲是老党员,在他不停的劝说下,自己只能卖掉全部的羊,成为铜梁区第一家主动关停的养殖场。为此她以8元钱一斤的价格把羊卖掉了,而正常的市场价至少是卖11、12元一斤,为此她至少损失三四万元。
丈夫每月要花四五千元,靠透析维持生命,而他们读中学的大儿子每个月生活费也需要600多元,这两天3岁的小儿子也在发烧,夫妻双方70多岁的父母还需要赡养,每月五六千元开支的压力,就压在曹利花一个人瘦弱的肩膀上。
曹利花: 我在他的面前我从来都不敢掉眼泪,就怕他看见受不了,有好几次我哭都是跑到外面去,就是怕他看到。
重庆河长制启动后,铜梁等区县已经展开前期的水质治理行动,虽然做出了关停河湖禁养区养殖场的决定,但对很多贫困养殖户来说,这就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经济来源,因此,不愿关停的现象也大量出现。5月27日,记者跟随铜梁区河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到禁养区一家拒绝关停的生猪养殖场。记者看到,这个养猪场虽然建了化粪池,但直接排放的管道就架设在水面上。
铜梁区河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为此一个月跑了三四趟,希望养殖户朱文炳到符合条件的地方去喂,但朱文炳偷偷告诉记者,他肯定不会卖掉这些猪,也不会搬走。
养殖户 朱文炳: 反正我现在是卖八九元一斤,毛猪 ,我要亏个三四万元进去,这个猪买过来是十五元一斤。本身这个钱我是借同学的钱,我现在卖了的话,还差两三万还不掉。
作为畜禽养殖大区,铜梁大部分养殖户规模较小,畜禽粪污直排成为普遍现象。河长制实施后,铜梁要完成河湖水库的治理目标,就必须关闭或搬迁这样的小规模养殖场。
但今年的特殊情况是:猪肉价格下跌,导致小型养殖场大面积亏损,养殖户就更不愿意关闭或者搬迁。不愿搬迁的朱文炳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户,不仅养猪场的租金已经2年没付,就连他在养猪场的住房,也是街上捡的各种破烂搭建的,目前手头一分钱也没有。
朱文炳说,虽然政府给每头母猪200元、公猪100元的搬迁款,但靠5000多元的搬迁款他租不到新猪圈,也没钱付转场的费用。
养殖户朱文炳: 搬家要拿1万元再去租场地,50个猪,一个猪又要贴200元的场地本钱,所以现在亏的不得了,没有办法。
和很多小型养殖户一样,朱文炳的世界几乎就在这片养猪场里。对于他这样普普通通的养殖户来说,他不知道更不明白,重庆市铜梁区为了解决畜禽养殖的污染,正在全力推行环境友好、和谐共赢的畜禽养殖新模式。
在重庆铜梁区双马村,何川正在观察一串葡萄的长势。何川,是当地存栏3000多头生猪的双马养殖场的总经理,他的养殖场不仅对河流的零污染,每年还帮乡亲们节省很多生活和种植成本。
养猪场附近,记者见到了这个铜梁区政府补助了100多万资金,何川自掏腰包200多万元建起的大中型沼气罐。
何川: 产出来的气够周边90多户农民免费使用。
这个沼气罐每天还会产生大量的沼液,灌溉附近农户3000多亩的葡萄田和园林苗圃,每年为农民节省肥料费用30万元。而在沼气罐附近,更远一些农户到这里拉走沼渣当肥料,靠沼渣销售,何川5年就能收回沼气罐的投入。
畜禽养殖污染要治理, 百姓“饭碗”不能摔
用环境友好型养殖模式快速取代污染型的养殖模式,河湖的水库就会迅速提升。这个大道理谁都明白,但重庆市铜梁区要关停71家畜禽养殖场,中小养殖户面临的具体困难也难以回避。面对这样一个左右为难的现实,铜梁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该如何处理呢?
央视财经记者再次见到曹利花的时候,她正站在房前的池塘边发呆,养殖场被关闭后,她不知道每个月怎么才能赚到五六千元,维持这个家庭的基本运转,这几个月,她已经跟亲戚借了3万多元了。
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曹利花总是习惯性的到空空荡荡的羊圈门口站上一会,每月赚不到五六千元,丈夫尿毒症的透析就无法维持,一大家人的生活也会没有着落,曹利花觉得,自己得赶紧找份工作,至少维持住家里的生活。
曹利花: 我父母他们已经都是70岁,他不可能出去打工,确实没法,为母则强,我就是看到两个娃儿的份上,我也要坚强啊,我们还是要生活,我不可能就这样就垮了,这家人。
就在曹利花不断思考家庭怎样才能走出困境的时候,铜梁区的河道治理也在大规模展开。记者在大庙镇的河道看到,疯狂生长的水葫芦铺满了整个河面。但就在不远处,20多名当地农户在大庙镇河长办公室的组织下忙着清理,他们要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把这里的水葫芦全部清理干净。
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河长办公室主任吴江告诉记者,重庆河长制实施后,当地对河道治理的投入大幅提升,大庙镇仅仅是清理水葫芦等河面漂浮物的费用,就从去年的20万元提升到50万元。
在铜梁城区,记者也看到流经城市的河道,漂浮物也被打捞的一干二净,有的河道附近已经被铺上了散步的通道,种上了美化河道的植物,清澈的河水中可以看到小鱼游来游去。在铜梁区的乡村,记者还看到一些河流附近的村庄被开发成更具经济价值的旅游度假区,由于工作机会越来越多,曾经离开村庄的不少年轻人和老人也纷纷回到家乡。
虽然铜梁越来越多的河流正在变的越来越清、越来越美,发挥出更大的经济效益。但忙着养猪的朱文炳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仍然不想搬迁,粪污也依然还在直排。记者再次来到他的养殖场,发现他正忙着捉虾,赚点生活零花钱。
今天运气不好,两个虾笼一只虾都没有,朱文炳很沮丧。中午时分,附近的村民都开始做饭做菜,身无分文的他只能坐在板凳上,闻着别人家的饭菜香味睡一觉。下午2点,一天没吃东西的朱文炳决定再去找同学看能不能借点钱。
他刚离开,铜梁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这里,因为河流治理的进度不能拖,他们要弄清朱文炳为什么4次走访后仍不愿搬迁的真正原因。
重庆市铜梁区河长办副主任 李大春: 中央的政策,我们还是要坚决执行下去,贯彻下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会结合老百姓实际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然后充分地给他解决问题,让我们的政策,顺畅地执行下去,实现我们整个区域的绿水青山。
污染企业搬上二楼 滴水不漏处理污水
根据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重庆目前已经在市、区县、乡镇、村建立了四级河长办公室,同时也确立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库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生态修复五大主要任务,这些任务的尽快实施和落实,需要大量财政资金的投入。任务多,需要花的钱就多,重庆市政府究竟从哪里拿出这笔资金呢?
在重庆市铜梁区,记者在这个电镀产业园区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所有的电镀车间都不在一楼,电镀车间统统被搬到了二楼或三楼。
重庆重润投资集团董事长 王林国: 从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这个角度考虑,把这个生产线放到二楼和三楼,因为这个电镀生产线,它在生产过程当中难免会产生一些废水。可能虽然地面做了防渗漏,但年份一长可能会老化,导致这个废水可能会进入土壤和地下水。所以说,我们从硬件上把这一块,首先给避免了。
另外,记者也注意到,由于电镀车间都放在二楼和三楼,因此所有的污水管道都不能埋在地下,而是架空设计,一直通到园区里的污水处理厂,这样就可以有效防止企业偷排。那么,电镀企业100%的进行污水处理,要付出多少成本呢?
重庆亘巨铝氧化科技公司总经理 王成学: 一年我们如果满负荷的话,一年 要交到可能七八百万。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 如果是满负荷的话,你一年的营业额能有多少?
王成学: 做到两个亿,或者是三个亿。
王成学说,重庆推行河长制后,非法排污的电镀企业被严厉打击,而处理污水、合格排放的电镀企业订单也越来越多,看到前景越来越好,他们也采购了全球最先进的电镀生产线,这又吸引了惠普等全球电脑品牌给他们下的订单,总体看,虽然处理污水成本增加了3%,但盈利也快速增加。
离开电镀园区,记者在重庆铜梁城区也看到,城市雨污分流的管网正在加速建设,建设人员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雨污分流,雨水和生活污水就会一起进入污水处理厂,一旦超出处理能力,往往发生城市污水直排江河的现象。可是要建设的雨污分流系统,往往需要几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财政投入,这也要求城市必须提升经济总量才能实现。为此铜梁也加大了招商引资,培养各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度。在铜梁经济开发区的一家企业,记者就看到厂房里有这样几个高度保密的车间。
重庆昆瑜锂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袁鹏: 全球最宽,最薄的锂带,一次成型的,这个就是我们最新的产品。
袁鹏告诉记者,国外电池企业正在利用这种全球最薄、最宽的金属锂带,研发充一次电就能行驶500到8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
袁鹏: 今年从我们公司来讲,可能今年有两三个亿吧,产值。去年我们也就几千万,八九千万这个样子。
像这样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会不断增加铜梁的财政收入,增强水环境治理的投入能力。不仅是铜梁区,河长制正在倒逼重庆更多地区经济向环境友好型、战略发展型的方向转变。
在重庆市渝中区,记者看到一个重庆市政园林管理局环卫三所生产出的纯净水,最近被来自国家部委以及当地的各级领导争相品尝。这个纯净水号称一点细菌都没有,更让人惊讶的是,这种水是从重庆市渝中区的公共厕所的粪污处理后得到的。 粪便水变成纯净水!靠的就是一系列特殊研发的设备。 重庆市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环卫三所副所长 胡星渝:这一块就是缺氧、耗氧、 厌氧MSBR ,你能看见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是,没有气味了菌种也变化了。
胡星渝告诉记者,他们研制出的这套粪污资源化的设备,不但能根据需要处理成四种不同标准的谁,而且还能将城市粪污变成农业或干旱地区绿化需要的肥料。
胡星渝: 经过工艺处理以后,加上保湿剂和种子,从这个口子出来就是生态种植块。生态种植块现在我们已经在甘肃干旱的地方进行种植实验,对以后草坪的重建,生态的恢复有很大的作用。城市粪污变成绿化干旱地区荒山荒坡的肥料块,这样的结果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
在重庆环卫三所,记者还看到他们研制出的第二代城市粪污的处理车,从抽取城市粪污到达标排放废水、产出肥料,两辆车配合,每小时能处理30吨城市粪污。
改变了以往的老思路、老做法,既减轻了污水处理厂的压力,也把城市粪污处理变成了能赚钱的肥料新产业,这就是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换的力量。那么,为了绿水青山的目标而被关停的畜禽养殖户,是否也能在这种转变中,顺利实现自己的人生转型呢?
端午节前,为一家人的未来发愁的曹利花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她关闭养殖场的补偿款已经收到,记者赶到后,看到了3万多元补偿款的短信通知。采访时正值端午节,当地社区也正好前来慰问,不但带来了粽子,白糖、贫困慰问金,还帮她申请几万元的扶持款,争取把家里原有的5箱蜜蜂的规模扩大,这样曹利花一家每年能增加几万元的收入。
端午节后,铜梁区河长办副主任李大春,带曹利花来到当地一家电子企业,这家企业给她提供了一份月薪为3000元的工作,在一系列的帮扶下,曹利花终于看到了未来的希望。而采访即将结束时,朱文炳的最新帮扶方案也有了结果,铜梁区河长办帮他联系好了可以集中处理粪污的养猪场,另外,这个非法养猪场的拆除费、和搬迁费政府会依法补偿1.6万元左右,考虑到极度贫困的朱文炳还想继续搞养殖,铜梁河长办又协调了当地的金融机构,给予10万元的低息或无息贷款。
这次,朱文炳高兴的签下了拆迁协议。工作人员走后,他也告诉记者,猪圈里有两头母猪,大概一周内就要生小猪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明天就会搬到新的饲养区。
半小时观察: “河长制”如何助推转型升级
今年4月重庆市印发了《重庆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主要目标第一项就是:确保长江干流水质不低于来水水质,也就是说长江在重庆市管理范围内水质不能降低。
为了长久的实现这一目标,重庆市政府提出了要用环境友好型经济,逐渐取代污染型经济,只有经济结构的本质变了,污染企业没有了,环境才能真正的得到治理。国家推行“河长制”,其实也就是这个目的,用治水为突破口,推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地方经济的结构,如果依旧停留在简单粗放,以环境为代价的基础上,生态的建设,很难得到长效的发展。因此,河长的功夫不能单纯只盯着一条河,河外面要施展的功夫,才是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一个根本。
原标题:重庆治污出奇招!粪水秒变"纯净水",细菌零残留开盖就能喝!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