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永川松溉古镇里也有两路口和菜园坝

15.04.2017  22:16

松溉镇位于重庆市永川区南端,濒临长江,处于江津、永川、泸州三地交界,距永川城区40公里,顺江而下距重庆143公里。松溉古镇是中国第四批、重庆市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级中心镇,重庆十大最美古镇,镇史辉煌、历史悠久、旅游亮点纷呈、来往游客逐年倍增。

漫步于古镇,建于明清时期的四合院、碉楼、祠堂、老县衙等古建筑会让人有种时光穿越之感。

这里曾两次置县,商贾云集,还发现了与苏东坡齐名的大儒陈少南的墓碑。

松溉古镇里,还有“两路口”、“大阳沟”、“菜园坝”这些地名。为何会有这些街道地名?陈少南又曾在这里做过什么?近日,记者到古镇一探究竟。

古镇为什么读松溉(jì)?

在松溉古镇,很多游客都会犯同一个错误,就是把溉读成“gài”,这时,镇上老人会立马纠正你,“错了,错了,松溉(jì),松溉(jì)。”

为何有这样一个特别的读音?当地人说,松溉镇因境内松子山、溉水而得名松溉,而溉水的“溉”最初的读音是什么,也没有人给出答案。

82岁的老人张德海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流传于古镇的传说:“古时候,康熙到此一游,觉得风景秀丽,随口说到:松溉(jì)如此美景,不枉此行!以后,谁也不敢再叫松溉(gài)了。”张德海说,传说不知真假,但叫了一辈子的松溉(jì)早已叫成了习惯。

“古镇拥有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历史上曾两次置县,但始建时间却无史籍可考。”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告诉记者,时至今日,都没有人能准确说出松溉古镇的真正来历。但可以确定的是,这里曾经繁华无比,但镇边的江水险恶至极。

“清光绪《永川县志·舆地·山川》有过这样一段记载:‘松子溉,邑之雄镇也。商旅云集,东岳沱之前,曰哑巴溉,水最险恶,往来舟子不敢作欸乃声。”

地名为何与主城如出一辙?

“两路口”、“临江街”、“大阳沟”、“菜园坝”……行走在古镇,很多游客都会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许多街巷,竟与重庆主城拥有一样或相近的名称。

吴涛告诉记者,这些名字大多取于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国民党中央政府迁都重庆时期,由松溉当时的执政者所取。

那时,因松溉的地形地貌与重庆市中区极其相似,同时,官员们也大都来自市中区,因此便借用市中区的一些地名来命名松溉的部分街巷。

“那是松溉十分繁荣的一段时期,民谣称松溉是‘白日千人拱手,入夜万盏明灯'。”吴涛说,当时,镇上有近5万人、26条街、上千家老字号,松溉还因此被称为“小山城”、“小重庆”。

南宋经学家曾在此设馆教学?

在历史上,松溉的文化教育也很发达。

2001年9月,松溉镇旗山村村民熊志清在翻修自家住房时,拆出了黑乎乎的石板。经过详实的拍照、拓片后,考古工作者发现,原来,这正是清光绪八年,由当地文人贤士为陈少南夫妇重立的碑碣。

陈少南为何埋葬于此地?他在松溉曾做过些什么?

参加过当年考古工作的永川区文管所副研究员王昌文介绍,陈少南是宋代著名经学家,永川人,九岁读《易经》,与苏东坡、张子昭在江淮一带享有极高的声誉,被称为“注经三杰”。因反对秦桧降金,陈少南被贬至惠州讲学,随后秦桧诬陷其结朋党讲伪学,陈少南于是偕妻到了永川松溉。

史料记载,“靖康乱,陈少南隐永邑瀛山,以文辞经术教生徒常有数百人。”

王昌文说,在松溉时,陈少南自号潜溪散人,在此设馆教学,兴起一股教育之风。在生活上,他品粗茶淡饭,纳布衣木屐,享受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

为了纪念这位大家,当地政府特意修建了陈少南陈列馆,还原了他的教学与生活场景。

小贴士>>>

乘车路线:从重庆北站乘坐新开通的成渝高铁到永川东站,也可在重庆菜园坝或陈家坪汽车站至永川客运中心,下车后乘坐汽车到松溉古镇。

驾车路线:重庆-成渝高速——永川——重庆野生动物世界——五间镇——何埂镇——松溉古镇。

松溉美景大放送

松溉历史上曾两度治县,时间是明万历21年(1593年),清顺治18年(1661年)。

罗家祠堂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罗姓总祠,该祠始建于乾隆41年,拥有400余年历史。

原标题:探寻永川松溉古镇里的秘密,古镇里也有两路口和菜园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