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丨美国记者拍摄重庆大轰炸最完整的影像

08.07.2017  09:54

80年前的卢沟桥上战火纷飞。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全面抗战开始。

80年后的今天,我们拉响凄厉的警报,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既是对那一段历史的深切铭记,更是对现实、对未来的殷殷期许。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

回顾过去,不是为了铭记仇恨。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对于每一个重庆人来讲,重庆大轰炸都是一段不能忘怀的灾难岁月!

警报尖利,预警红球升起,天边一片密密麻麻的白点——是日军飞机!370多架次,三架一组,三组一队,直抵重庆上空。半小时内,200吨炸弹、燃烧弹呼啸着倾泻而下,山城浓烟滚滚,火焰冲天,血肉横飞,家园化为废墟。幸存的民众,穿过残垣断壁,迎着满城大火,坚毅从容,奋力抢救。

这是1940年8月19日,日军飞机轰炸中国战时首都重庆城区时,美国记者雷伊·斯科特冒着生命危险,在长江南岸美国大使馆拍摄的震撼画面。这些画面来自《苦干》。

  《苦干》是迄今为止,由西方人拍摄的记录抗战时期日军实施重庆大轰炸历史上,时间最准确,史实最完整,内容最翔实,画面最震撼、评论最客观的电影原始资料。它是过去几年,我市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研究取得的8项重大成果之一。

据了解,过去几年,我市完成了以《第二次国共合作及其经验研究》为代表的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实现了重庆市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上抗战史研究零的突破和扩展延伸;

出版了《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100卷);

构建了一个国际性学术研究与交流平台——“中日战争国际共同研究”研讨会;

建设了以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为代表的研究平台;

保护传承了一批抗战遗址,“国宝”单位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推出了以“重庆岁月”为代表的抗战大后方陈列展览,打开了两岸文物交流的先河;

拍摄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后方》(12集,600分钟),成为我国抗战题材纪录片的代表作之一;

引进了美国纪录片《苦干: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化丛书》(100卷)

苦干》究竟是一部什么片子?让同茂君慢慢给你道来。

  林语堂为该片作序

几个世纪以前,中国人民在长达万里的边境线上修建了雄伟的长城,以此抵抗外敌的入侵。今天,侵略者的铁蹄虽然跨过了长城,但他们仍然需要面临一堵新的长城——那就是“中国人民面对外敌时坚强不屈的英雄精神”。《苦干》就是对这一坚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它记录了中国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建立新中国的不屈历程。

——林语堂

唯一获得奥斯卡奖的中国抗战题材纪录片

当年《苦干》在纽约上映后,赢得了各方好评。有媒体还透露,早在1941年元旦,美国罗斯福总统就观看了这部纪录片。“原本只有20分钟的播放时间,但电影开始后,总统先生取消了事先安排的活动,一直看完了整部电影。”后来,罗斯福书写《致重庆市民的纪念状》卷轴赠予重庆。一些观影后的美国青年甚至报名参加著名的飞虎队,以实际行动帮助中国人民抗战。

遗失多年的《苦干》是如何被再次发现的?

罗宾龙是夏威夷华裔,她是一名电影制作人,她萌生了做一部关于华裔女性影片的想法,她看到了李灵爱的一本书《生命是长久的》,书里提到了她曾在二战期间与一名叫雷斯科特的美国记者合作,拍摄了一部记录中国抗战的纪录电影《苦干》。最终罗宾龙找到斯科特的后人以及彩色纪录片纪录片《苦干》。此后,罗宾龙携《苦干》到渝拍摄《寻找

苦干》拍下了重庆大轰炸真实场面

最珍贵的镜头是在《苦干》的结尾处,美国记者斯科特趴在与重庆主城渝中半岛隔长江相望的重庆南岸美国大使馆屋顶,拍下了1940年8月19日至20日,日军飞机轰炸重庆主城,整个城市陷入一片火海的影像。

日本试图在地图上将重庆抹掉,但再多的炸弹也炸不垮人民抗战的决心和意志。中华民族具有这样承受苦难的韧性和坚决抗战的决心。”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全之教授说。

正是这种坚韧和意志,让重庆和包括西南与西北在内的整个抗战大后方一起成为中国抗战时期“民族复兴的根据地”。

当年美国人把中国人民誓死保卫家园、抗战到底的精神称之为“中国不可战胜的秘密”。

原标题:美国记者拍摄重庆大轰炸最完整的影像   总统罗斯福看了该片取消了其他行程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