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委员会的成立之路

26.06.2021  10:40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重庆大学建立党组织83周年。中共重庆大学支部委员会从1938年成立到1950年正式公开,再到1952年成立党总支委员会、1953年成立党委委员会,至今已走过了83年的光荣历程。

一、中共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的成立与发展

重庆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从创办伊始,就打下了爱国、奉献、进步、民主的烙印。建校初期就有党、团小组在校从事革命活动。

01

重庆大学党团(地下)组织及其领导下的外围组织

重庆大学预科文一班学生罗元晖,1927年在成都成城中学读书时,加入了共青团。预科学生胡正寰,在巴县中学读书时亦已参加共青团。进入重庆大学后,在江巴团县委的领导下,组成小组,由罗元晖任组长,在学校开展活动。预科学生汪端本、张翔,经罗元晖介绍加入共青团。1930年春,罗元晖、胡正寰转为党员。

外围组织有汪端本、罗元晖等发起组织的“垦社”;胡正寰、江涛等组织的“文学研究会”。都出有墙报,宣传反封建的激进民主思想,介绍大众文学新思想,刊载现代新文艺和校内动态。还有秘密社团“荒岛”,作为团员学习场地,交换阅读进步书刊,如“新青年”“响导”“两个策略”“十年来的中国共产党”等等。

进步刊物

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许多高校纷纷内迁,平、津、京(南京)、沪等地大批学生,辗转跋涉,先后来到重庆,纷纷借读于重庆大学或搬到重庆大学附近的高校。这批内迁的学生中,有的是共产党员或地下学联的成员,有的是当地学生运动的骨干或积极分子,他们借读于重庆大学以后,给重庆大学的进步力量注入了新的血液,也为后来重庆大学地下党组织的建立,创造了新的条件。该时期最早转入重庆大学的中共地下党员梁华昌同志就是这样的新鲜血液。1937年10月, 梁华昌由北京大学转入重庆大学化学系借读后,积极地投入到重庆大学和重庆市的抗日救亡运动之中,很快便担任了重庆市地下学联的负责工作。1938年春,梁华昌和中共重庆工委漆鲁鱼接上关系后,他被编入沙磁区大、中、小学共同组成的党小组,继续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梁华昌同志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发展党员的指示,注意在斗争中锻炼和培养积极分子,先后将重庆大学一些同学发展为地下学联的成员,并将经过锻炼和考验的重庆大学学生、地下学联骨干巍群、聂士悫分别吸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五月初,重庆大学电机系学生曹自明,经中央大学地下党员黄大明同志介绍,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于梁华昌等同志的努力,这一时期重庆大学地下党的力量得到了初步发展。

02

1938年5月,中共重庆大学支部委员会正式成立

1938年5月,经地下党重庆市工委批准,中共重庆大学支部委员会正式秘密成立,并由重庆市工委青委领导。由于当时重庆地区的情况十分复杂,为了保证会议的安全,党支部成立会在重庆市南岸文峰塔下僻静的老君庙里秘密举行。支部成立时,仅有巍群、聂士悫、曹自明、曾乃凡等几个党员(梁华昌同志当时已调往成都工作)。支部成立会上,支部委员进行了分工,由巍群担任支部书记,曹自明担任组织委员,聂士悫担任宣传委员。

党支部成立后,通过干部培训、思想教育等形式,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和队伍建设。

1938年6月,重庆地下党在沙坪坝举办了“支部干部训练班”,重庆大学党支部的全体委员参加了干训班的培训。干训班由重庆市委青年委员杨述主持,市委书记廖志高到干训班讲了话。这次培训使重庆大学地下党员的思想得到了武装,进一步明确了党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党支部遵照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积极发展新党员。地下党支部陆续发展了工学院矿冶系的张兴富、商学院的李湘陵、何柏梁(后为1949年“11. 27”惨案中牺牲的烈士之一)等同学入党。同年暑假,巍群同志因身份暴露,转移到中梁山煤矿从事工人运动,改由曹自明任支部书记、曾乃凡、袁玲作支部工作。同年9月,共产党员方和壁、沙轶瀛等同志考入重庆大学,使得地下党员的人数比支部刚建立时又有了较大的增长,并建立了新的支委会,由曹自明任支部书记,曾乃凡任组织委员,方和壁任宣传委员。

梁华昌

曹自明

何均

沙轶瀛

谢立惠

张兴富

1938年10月,中共沙磁区委成立。重庆大学学生曹自明、沙轶瀛参加了区委的工作。曹自明担任区委组织委员,沙轶瀛担任区委妇女委员。中共沙磁区委会的成立,加强了党对重庆大学党支部的领导,推动了重庆大学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进一步向前发展。在这一时期, 地下党组织除了通过开展斗争活动的实践来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外,还用上党课的形式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政策教育、纪律教育和气节教育,党员同志的思想进步很快。到抗战相持阶段初期,党支部先后发展了邓毅、李斌之、邓祖纯、陈显达、刘枝树、司明修、尹媛等一批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涌现出来的入党积极分子。这时,全校党员的总数达到了30余人。在沙磁区已建立的党组织中,重庆大学地下党员的人数仅次于中央大学而位居第二。

党支部在加强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通过邀请著名人士来校作报告,开展农村抗日宣传团等形式开展抗日救亡爱国运动。1938年,重庆大学党支部和中央大学党支部通过“中苏问题研究会”出面,邀请时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同志,于1938年12月下旬在重庆大学松林坡礼堂演讲。此外,还先后邀请了邓颖超、郭沫若、黄炎培、邹韬奋、陶行知等著名人士来校演讲。他们的演讲和报告,在重庆大学师生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重庆大学抗日民主运动的不断发展。

1946年2月,《新华日报》刊登周恩来同志第二次到重庆大学演讲的消息

从1937年12月到1940年初,重庆大学师生在地下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组织了三次乡村宣传团,奔赴重庆周围的合川、北碚、永川、内江、自贡、沪州、江津、璧山等地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宣传团以满腔的热情,通过教唱抗日歌曲、演出话剧、进行通俗演讲等形式,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的侵略罪行,激起了广大群众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点燃了他们蕴藏在心中的抗日爱国热情,推动了所到县、镇和农村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在宣传团曾经活动过的地方,至今仍留有较深的影响。抗日宣传活动,推动了重庆大学的抗日救亡运动走向社会同工农结合,使这一运动得以蓬勃地向前发展。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批抗日救亡运动的积极分子和骨干,许多进步青年学生通过锻炼和考验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重庆大学师生抗日宣传活动

重庆大学乡村抗日宣传团合影

二、中共重庆大学党组织的公开与发展

1938年5月,学校正式成立了中共重庆大学支部委员会后,党组织以及党组织的活动都是处于秘密状态。在我党的领导下,1947年一些进步同学成立了“松光社”“柏声社”。特别是在党的外围组织“六·一”社成立后,在武装进步同学思想,广泛团结同学等各方面都得到有力地加强。重大“六·一”社是在1947年10月,由中共沙磁特支书记刘国志同志主持,在盘溪中学成立的。会上确定由凌春波、李思雅、曾紫霞、姚炳奎任干事,具体负责重大“六·一”社的领导工作。直到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后,中共重庆大学党组织的活动逐步公开化,进而党组织得以公开。

中共重庆市委决定公开党的支部

1950年1月,建立了以团三区工委王德裕同志任书记、重庆大学学生何锦沐同志任副书记,由四川省女职校个别党员参加的重庆大学党支部。1950年2月,成立沙磁区党支部,王德裕任支部书记,重庆大学学生何锦沐任副书记。同年3月,王德裕因工作繁忙无法兼顾党支部工作,支部进行了改选,由当时组织关系在三区区委的重庆大学学生杨长全脱产任专职支部书记,陈大聪任副书记,胡新、林承志任支委,分别负责学习与组织工作。同年5月28日,中共重庆市第三区区委正式成立。我校党支部又进行了改选,由杨长全任支部书记,钟震国、蔡本华、唐蜀梁为支部委员,分别负责组织、宣传和青年工作。

1950年6月29日,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公开重庆大学党组织的决定,重庆大学党组织在学校松林坡礼堂,举行了公开党支部和新党员宣誓大会。会场布置庄严朴素,大会邀请了校内各院系师生员工代表以及附近中等以上学校、工厂和机关的党员代表参加,到会的党员有800多人。重庆大学党支部书记杨长全主持大会并讲话,刘文权代表支部作工作总结报告,他说:“重庆大学党支部是与重庆大学学生运动斗争和发展分不开的……党在重重困难中与敌人的残酷屠杀下,密切团结群众,坚持斗争,广大党员奋不顾身地战斗到最后,终于迎来了人民的胜利。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在会上,他宣布了重庆大学党支部党员(25人)名单(包括解放初发展的新党员)如下:

杨长全 唐蜀梁 胡新 钟震国 刘文权

徐友乾 江国梁 杨奉孝 林承志 陈大聪

文国荣 吕朝瓒 李永蕃 蔡本华 王卓之

白云龙 印天纵 金必华 周仁佑 潘则义

田际昌 程地全 田维明 兰树华 缪治

会上,中共重庆市第三区区委组织部部长李高平讲了话,党员杨奉孝在大会上谈了思想情况,表示要努力做一个符合党章要求的共产党员。重庆大学陈豹隐教授、谢秉仁教授和妇联代表朱晔、教授会代表黄永亮、助教会代表江裕金等作为来宾在会上发言,表示祝贺。区委书记张文澄最后讲话,他指出,党支部公开的目的,是要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重庆大学党支部过去只有学生党员,只管学生中的工作,这次党支部公开的活动,标志着重庆大学党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党组织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要求更高更严了。这次会议是重庆地下党支部公开试点,接着,全市许多党支部相继公开。7月18日,《新华日报》 重点报道了重庆大学党支部公开大会的详细内容和过程,并发表了《公开党的组织、加强与广大群众的联系》的社论。

1950年部分党支部成员照

三、1952年6月,中共重庆大学总支部委员会建立

1951年11月,重庆大学工农干部大学预备班成立。招收的学生中,有一部分是党员。到1952年5月,学校已有干部、学生党员55人。根据党章规定应该建立党总支委员会。1952年6月, 经区委批准成立中共重庆大学总支委员会,由当时只转来临时关系(正式关系尚在西南局)的漆鲁鱼任总支书记,焦树梁任副书记。

1952年10月,院系调整结束后,郑思群同志调任我校任副校长,并经西南局批准建立重庆大学党组,郑思群任党组书记,宋殿宾任副书记,党组成员还有巍冀玉、刘玉元、刘玉山。随后建立了中共重庆市大专院校委员会,我校党总支改由大专党委领导。由于漆鲁鱼等同志离校,学校党总支进行了改组,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党总支书记:宋殿宾

委员:魏冀玉 岳崇兴 王仕俊 张叶枫 张永胜 陈永康 胡新 蔡本华

1953年冬,重庆工农速成中学并入我校后,又增补陈海宴为总支委员。

四、1953年12月,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正式成立

1953年12月1日,经中共重庆市委常委讨论,批准成立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如下:

党委书记:郑思群

副书记:宋殿宾

委员:刘玉元 巍冀玉 陈海宴

1953年批准的党委委员名单

中共重庆大学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党对重庆大学工作的领导,是旧的重庆大学转变为人民的重庆大学的根本保证和显著标志。

文稿:王琰

视频剪辑:刘腾

图片来源:重庆大学校史馆

视频来源:重庆大学六十周年校庆专题片

资料来源:《重庆大学校史(1929·10-1949·11》;《重庆大学校史(1949·10-1994)

编辑整理:重庆大学党委宣传部

原标题:党史回顾:中国共产党重庆大学委员会的成立之路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 联系上游

举报
青年志愿者和小学生手牵手 自制MV弘扬革命精神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