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凯旋路电梯设计揭秘,曾数胡豆测客流量

16.05.2017  23:07

微渝中微信公众号消息,有一个公共建筑山城市民都很熟悉,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凯旋路电梯。你知道凯旋路电梯设计背后的故事吗?

上世纪80年代,凯旋路电梯建成之时,曾经轰动海内外。它有很多头衔:重庆以及中国第一部城市客运电梯、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电梯、重庆沿用至今最老的电梯之一、重庆唯一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被印在火柴盒上的电梯。今年,是凯旋路电梯投用30年。虽然它看上去沧桑老旧,但仍然方便着上、下半城居民的出行。

修公共电梯要做客流统计

今年已经80岁高龄的邓申君,曾是市设计院的电气工程师,参与过凯旋路电梯的电气设计。

凯旋门是储奇门到较场口、解放碑的交通要道。”邓申君说。1984年,重庆打算在凯旋门建一个公共电梯,连接上、下半城,但要先做“客流统计”。当时,有很多种方法来进行“客流统计”,但方法都比较传统。比如,数豆子、画“”字、机械计数等。凯旋路电梯修建前,就主要用了“数豆子”的方法,在一段时间内,从凯旋门过一个人,就放一颗胡豆到盒子里。一天下来,经测算约有两万余人次经过,需求量较大。

手工画了多个草图才选定

凯旋路电梯的设计任务,直接分配到了市设计院土建室,由高级建筑师葛庆英作为设计总负责人。由于这里是一个坡形三角地带,如果只建一个垂直电梯,难免浪费。为了更好地利用空间,由葛庆英来设计集居民住宅、办公用房、公共电梯“三合一”的建筑。

葛庆英今年已经75岁,他说,当时周边没什么大型建筑,凯旋路电梯是按照“地标”来设计的。“当时画了很多草图,经过多个相关部门的讨论,才选定了如今看到的这个。”葛庆英说,最外侧就是垂直上、下的公共电梯,与之连接的建筑就是居民还建房,也有工作人员的办公用房,为建筑内的居民与乘电梯的乘客,设计了不同的出入口,各不相扰。

电梯建筑曾身披“彩衣

1985年1月,凯旋路电梯动工,1986年2月建成投入运行。“在上世纪80年代,这幢建筑可是非常‘潮’的,设计也算比较大胆。”葛庆英说,为避免凯旋路电梯过于单调,他们将建筑每层楼的阳台栏板设计成彩色,形成一条条的横向彩带,像给大楼穿上了“彩衣”,给山城带来一抹亮色。

凯旋路电梯当时也火了一把,建成后境内外很多媒体进行了报道,还有杂志把它作为封面。上世纪80年代,前副总理谷牧有一次到重庆考察,乘船经过长江时,在江心远远看到凯旋路电梯,对此很是欣赏,赞不绝口。

故事:

一开始上行1角下行5分

55岁的刘杰是重庆市客运索道有限公司凯旋路电梯分公司的经理,也是凯旋路电梯最早的工作人员之一,在凯旋路电梯工作已有30年。凯旋路电梯建成之后,刘杰就来到这里。他说,凯旋路电梯刚建好那会,很多居民都来看稀奇,有时候停电不能运行,老人也愿意等来了电再出门。

开行之初,上、下票价也有所不同。”刘杰说,上坡一角钱,下坡5分钱,“那个年代二两小面也只要8分钱,仍然有这么多人愿意坐,说明了凯旋路电梯的作用。

刘杰说,开通之后,每天乘坐凯旋路电梯的乘客,约1.2万-1.4万人次。高峰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9年国庆50周年那天,乘客量达到20800人次。随着下半城的拆迁,交通工具的多样化,现在每天的乘客在7000-8000人次。如今,凯旋路电梯早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而外地游客则把乘坐一次电梯当成“特殊的旅行”。

链接:

旋路客运电梯

位于渝中区联升巷11号,是国内首次将室内电梯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该项目于1985年1月动工,1986年2月建成投入运行,电梯总投资178万元,占地面积45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126平方米,电梯采用直流搬运集选控制,车厢定额21人,运行速度2.5米/秒,设计客运量2.5万人(次)/日,每日运行时间为7:00-22:00。

原标题:凯旋路电梯设计揭秘,曾数胡豆测客流量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