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巴人船棺藏着重庆发展千年密码

07.03.2021  14:40

九龙坡新闻微信公众号消息,长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在长江流域所孕育的文化中,丰富灿烂的人文化无疑是重要组成部分。

1954年,随着成渝铁路的修建,铜罐驿冬笋坝发现了约有3000年历史的战国墓葬群。前后共发掘、清理出了81座墓葬,其中船棺葬有17座。17座船棺排列相当整齐而密集,船棺葬头部均正对着长江。

▲巴人船棺。

去年9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冬笋坝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大量遗迹和文物相继被发掘出土,尤其是几座“船棺葬”遗迹,是自1957年以来,重庆地区首次集中出土。

巴人土坑墓、汉代砖室墓,墓葬群涵盖了从战国晚期到汉代的主要墓葬类型,堪称这一时期百科全书式集群墓葬,同时也系统反映了晚期巴文化及其逐步融入汉文化的全过程。

为什么在九龙坡区铜罐驿会出土如此大面积的墓葬?考古专家们从史书中寻找着答案。在《华阳国志》里找到了这样的记载:“巴人立市于龟亭北岸。”文中的“龟亭”就是铜罐驿附近长江中的一座小岛。也就是说,这个被载于史书中的市,就在这片墓葬的附近。

铜罐驿,冬笋坝,埋藏了重庆这片土地繁荣发展的历史印记。先民居住繁衍,孕育着重庆主城的文明,还有重庆人民豪爽重义气、信守承诺、顾全大局的性格基因。民间传说的巴蔓子将军,既是忠勇爱国精神的化身,也是重庆人民传统道德风尚的人格代表。

战国中期,巴国朐忍(今万州一带)发生内乱,当时巴国国力衰弱,国君受到叛乱势力胁迫,百姓被残害。巴蔓子遂以许谢楚国三城为代价,借楚兵平息内乱。事平,楚使索城,巴蔓子认为国家不可分裂,身为人臣不能私下割城,但不履行承诺是为无信,于是自刎,以授楚使。

巴蔓子以头留城、忠信两全的故事,在巴渝大地传颂。时至今日,《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为共抓长江大保护注入了强大法治力量。长江文明源远流长的铜罐驿,将站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继续坚守着千年的密码。

陈钰桦 王茂松

原标题:巴人船棺藏着重庆发展千年密码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