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老重庆川江轮渡的萌芽

06.05.2017  22:12

古重庆川江及各支流、溪河渡口,均为木船和竹筏摆渡,明清时期有古渡159处,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渡口40多个,摆渡木船1000多只,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

老重庆摆渡基本上分为民渡和义务两种,民渡由个体船主设置,渡人、渡物实行收费。义渡则由地方民众或官员,以及宗族祠堂、当地乡绅等倡议并募捐,然后用募集到的资金购置房产或地产出租,用租金收入造船摆渡和支付船工给养,不向过渡人收取任何费用,一种纯粹的民间自助公益行为。“修桥、铺路、摆义渡”,在民间认为是可以积阴德的三大善举,自古重庆便有义渡。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巴县县令杨沛倡议,士绅廖春瀛捐田350石,银4712两,制造木船36只,创办了渝中储奇门至南岸海棠溪的川江义渡,成为老重庆城最大的义渡航线。这个义渡还设置了管理所,官督民办。

1927年,老重庆海棠溪义渡管理所用“汽划子”(煤炭作燃料的蒸汽动力小轮船,俗称小火轮)试办过江客运轮渡,因投资小,购置的“汽划子”载客量有限,而且机器性能差,经常出故障停渡,开行不久就夭折了,老重庆两江四岸仍由木船作渡船。

重庆城最早的轮渡公司

1937年5月,四川省民政厅长稽祖佑和建设厅长卢作孚联名向省政府建议,开办重庆轮渡航线。12月15日,新任建设厅长何北衡在重庆召集川江航务处、市社会局、市驳渡事务所、民生公司等单位负责人,商议筹建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官商合办,省政府出资10万元,川江航务处长何静源为轮渡公司筹备处处长,驳渡事务所和民生公司为承办主体,先行开辟渝中储奇门至南岸海棠溪过江航线。储奇门和海棠溪是两岸市民过江往来的主要聚集点,川黔公路的起点也在海棠溪,大批的抗战物资运送车辆到达后,军政人员需要从这里过江进出重庆城。

1938年1月1日,轮渡公司筹备处向民生公司租用“民约”、“民庆”轮,正式开行储奇门至海棠溪轮渡航线。2月,筹备处又借用川江航务处“渝平”轮,拖带驳船装运汽车过江,成为重庆首个汽车轮渡。6月,筹备处从武汉购置飞凤、新恒大、慎元、新江利4条拖轮,改成轮渡,依次编为1、2、3、4号渡船,在7月20日新辟渝中朝天门至南岸弹子石与渝中朝天门至江北觐阳门2条轮渡航线,8月15日再开渝中望龙门到南岸龙门浩轮渡航线。

1938年10月1日,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股本金为法币20万元,其中官股原10万元,抽还5万元后为5万元,商股15万元。股东大会选举何北衡为董事长,聘任汪代玺为总经理。1939年后,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又陆续购置轮船,增开朝天门至窍角沱、南纪门至黄桷渡等多条轮渡航线,时至1945年,已有轮渡船14艘,航线7条,员工590多人,每日客运量达5万人次。

轮渡在抗战中得到发展

抗战期间,为疏散市民过江,躲避日机的轰炸,轮渡做出了重大贡献,仅1938年10月至12月,就载客102万多人次,其中储奇门至海棠溪轮渡线达45万多人次。1939年5月3日,最为惨烈的史称“五•三”、“五•四”大轰炸中,储奇门码头轮渡趸船被炸,1名水手死亡,数十名乘客和船员受伤,但并没有阻挡这条“生命线”的正常运行。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外来人口猛增,市民乘座轮渡的需求越来越大,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为寻求发展,1943年2月将原官股5万元,作价20万元转让给民生公司,改官商合办为完全的商办企业,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接替何北衡兼任董事长,民生公司职工张澍霖担任总经理。至此,民生公司加上原持有的股份,已占到重庆轮渡公司88.3%的份额,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实际上成了民生公司的一个分公司。

1945年1月1日,重庆又一家轮渡企业开始经营渝中临江门至江北香国寺嘉陵江过江航线。这家轮渡企业名为“渝工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最早由卢建人在1942年开始筹组,后因资金不足停办。1943年,李进痴联络香国寺的渡船帮出资,继续筹办,并购置“中东”号木炭轮船,改名“渝工1号”,在1944年5月正式成立渝工轮渡股份有限公司,李进痴任总经理。1946年,渝工轮渡公司有股东185名,股本为法币1200万元,渡轮5艘,轮渡航线2条,员工100多人。

重庆轮渡的兴盛与衰落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学校迁返南京、上海、武汉等地,渡江人次骤减,而物价暴涨,轮渡运行成本激剧增加,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出现严重亏损,1947年卖掉轮渡船3艘,裁员200多人,以渡难关。渝工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也卖掉轮渡船1艘,偿还亏损造成的债务。至1949年11月,重庆城两家轮渡公司共有轮渡船15艘,轮渡航线7条。  

1952年6月,重庆轮渡股份有限公司与渝工轮渡股份有限公司合并为公私合营企业重庆轮渡公司,有轮渡航线11条,职工460多人。公私合营后,重庆轮渡公司得到较大的发展,添置轮渡船,增开航线,6年后有轮渡船28艘,航线13条,职工960多人,全年客运量达3980多万人次。又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1985年时,重庆轮渡公司已有轮渡船36艘,由烧煤炭的蒸汽“小火轮”发展为内燃机轮船,经营航线19条,平均每天的乘客量超过了10万人次。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前期,是重庆轮渡公司最辉煌的时期,朝天门码头轮渡船每天早上5点多开班,不到10分钟就发出一个航次,晚上10点收航,过江的人多得安排4个人检票,也忙不过来,从望龙门到龙门浩的轮渡船,常年还要拖绑一条驳船载客,才能满足市民的过江需求。 

1980年7月1日,随着重庆第一座公路长江大桥建成通车,30多年来,重庆境内的川江及各支流、溪河上已建起近一万座大小桥梁,被誉为“中国桥都”,渐渐地重庆市民选择了从桥上过江渡水的捷经,习惯了坐着公交车从桥上到达对岸的生活方式,曾经人声鼎沸的轮渡码头冷清下来,很多轮渡航线几乎无人乘坐只得停航。

2010年时,重庆主城过江轮渡船还剩4艘,航线还有2条,现在的两江四岸只剩下一艘轮渡船,一条渝中朝天门至南岸野猫溪至江北嘴的三角航线,半小时一班,每班最多也就10来个人,而从朝天门返回野猫溪和江北嘴时,基本上都是“放空”。重庆轮渡,唱响了最后的挽歌。

三峡库区的便民设施

轮渡在重庆城的出现和兴盛,完全是市民出行需要的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而现在众多出现在三峡库区川江及支流、溪河的轮渡,却成为一种方便当地居民的公共设施。

2003年6月,三峡库区开始蓄水,高峡平湖后的川江大河涨水小河满,一些支流小溪沟、山涧成了河,原本可以涉水而过或建有小桥的地方,变得水深面宽了,过岸要绕很远的路;一些沿江乡村路被淹,复建的移民道路远离江边,居民进城也要翻山越岭。于是,三峡库区的交通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政府,在一些回水弯、山梁间的河面设置一种小型机动船轮渡,并根据实际情况开设进城的顺江轮渡航线,方便居民过河渡水和进城办事。

(巴渝古文化)

原标题:老重庆川江轮渡的萌芽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