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珍档 | 韩媒为何称重庆有“建国之根”?答案就藏在解放碑附近这栋老建筑里

09.12.2017  00:59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12月6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韩国总统文在寅将于12月13日至16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耿爽还表示,文在寅总统在华期间将访问北京和重庆。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消息显示,《韩民族日报》7日撰文指出,重庆有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最后一个办公楼,它既是青瓦台发言人所说的“韩国独立运动旧址”,也是“建国之根”。

今日(8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走进了位于渝中区莲花池正街38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带你看看这栋“大隐隐于市”的老建筑。

四合院布局 市民免费参观

从通远门老城墙沿着中山一路往解放碑方向走,距离解放碑1千米不到,在中山一路和民生路交汇处,靠重客隆超市一侧有个路口,路口上有块牌子: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沿着小巷进去,30米不到,便可看到一群高楼包围的老建筑,那便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时至冬日,老建筑大门旁一株老洋槐树树叶已变成金黄,十分显眼,树叶随着北风和雨点打着转儿。老建筑是一个中西式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布局,青瓦灰砖,两排建筑顺着中间的石梯往上延伸。虽然年代久远,但仍不失庄严。

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大门

旧址大门上写着:“大韩民国临时政府” 

大门口的景区简介上写着这栋建筑的身份:重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涉韩遗址类博物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是一个在中国坚持长达27年反日复国独立运动的流亡政府。1910年8月29日,日本通过《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大量韩籍民众不得不涌往中国大陆以求避难和继续革命……

门口岗亭内有工作人员值守,市民可免费参观。

旧址介绍 

五栋小楼组成 总计38间房

展览馆

会议室

外务部部长办公室

据介绍,1919年,流亡中国的韩国人在上海成立了统一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为韩国独立运动的核心。中国全面抗战爆发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于1939年西迁到重庆莲花池行馆(即现莲花池馆址所在地)。该馆于中韩建交后,于1995年8月11日旧址复原后对外开放。

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从1939年西迁重庆到1945年返回韩国,在重庆的六年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国开展民族独立运动最重要、最活跃的六年。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建筑由5栋单独的小楼组成,进门左手边便是1号楼,如今被辟为展览厅,右手边为二号楼。二号楼一楼是临时议政院会议室兼临时政府食堂。二楼是外务部、外务部部长、次长办公室。值得一提的是,三号楼三楼是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金九主席的办公室和国务委员会议室。2-5号楼都对临时政府要员及各政府机构办公处进行了复原。

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总计房间38间,总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主席办公室

金九主席像 

大韩民国独立运动遗迹市内有6处

展厅内展示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市区内的独立运动遗迹

土桥韩人村资料

展厅内陈列的历史资料

在一号楼展厅,陈列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资料,包括居住在重庆的韩国人“外国人身份证”。

据展厅资料介绍,1940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綦江召开了多党联合会议,将其改组为以多党合作为基础的政府,修改《临时宪章》,颁布《建国纲领》。

展厅资料显示,当时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重庆市区内的独立运动遗迹有六处,除了莲花池行馆所在地,还包括附近的吴师爷巷、石板街、土桥韩人村、杨柳街、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

据渝中区文管所资料显示,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旧址位于渝中区邹容街37号。韩国光复军于1940年9月17日成立于重庆。

正在参观的市民

正在参观的市民

上游新闻-慢新闻记者 何浩 文 毕克勤 图

【免责声明】上游新闻客户端未标有“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或“上游新闻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上游新闻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