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的武隆”升级为“世界的武隆”

06.03.2015  17:32

度假区观光小火车

度假区游客接待中心。

天生三桥。摄/代君君

芙蓉洞。摄/吴念鲁

双河乡乡村旅游红红火火。摄/代君君

  核心提示

  在我市深入推进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的2014年,武隆县以生态为本的旅游产业实现了大突破:全年游客接待量达1908万人次,增长9%,接待总量和增速全市领先。仙女山和天生三桥游客接待量连续两年突破100万人次,使武隆成为全市唯一拥有2个“100万游客景区”的区县。

  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到《变形金刚4》,再到《爸爸去哪儿》,伴随着一部部本土取景的影视大作相继热播,武隆旅游近年来声名鹊起,已经成为“重庆的武隆”。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武隆旅游如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喜人的成绩,远不是武隆旅游发展终点。”武隆县委书记何平表示,“武隆今年将把握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机遇,深入推进旅游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国际知名旅游胜地,使‘重庆的武隆’向着‘世界的武隆’转型升级。

  “世界的武隆

  需要有世界级的景区——

  武隆旅游景区将从单纯的自然景观向景观型和度假型相融合的国际知名旅游景区升级

  经过多年的打造,武隆旅游的自然景观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并受到国内外游客青睐。以今年春节黄金周为例,武隆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84.3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11.5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63%和12.01%。

  “‘世界的武隆’不仅是让游客能看到雄奇险峻、精美绝伦的天生三桥等自然景观,还要把游客留下来,在武隆度假休闲。”何平说,这是武隆旅游转型升级要做的第一件大事。

  这件大事的落脚点在景区景点的建设上,这是推动“重庆的武隆”向“世界的武隆”转变的核心动力。

  事实上,多年来武隆始终按照旅游经济规律和发展要素,对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芙蓉江、龙水峡地缝等景区景点进行精品化打造包装,并成功申报了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景区,系统构建起以旅游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发展体系。

  然而,在向能把游客留下来度假的景区升级中,武隆需在自然景观景区的基础上科学地规划、增建人文和度假景区景点。

  因而,从去年开始,武隆就通过招商引资,增加旅游度假景点和设施。目前,总投资达150亿元的星际未来城、懒坝国际文化艺术主题公园、仙女山国际户外运动营地、阳光童年、中下石院民俗文化村寨等重大旅游项目成功落地并陆续启动建设。仙女山室内滑雪场项目、天生三桥电梯项目、芙蓉江索道等项目已完成投资约1.8亿元。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必将成为武隆旅游阔步迈进之年。武隆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隆将在今年下大力气丰富旅游产品,全面提升旅游业态。

  在精品景区和旅游度假景区景点的打造和提升上,武隆今年将有一系列大手笔,包括确保星际未来城主题乐园、商业街在7月底前启动建设;懒坝国际文化艺术主题公园一期工程在7月底前开工建设;仙女山国际户外运动营地项目重庆国际马会主体工程全面完成,梦幻谷户外运动营地启动建设;中下石院民俗文化村寨3月底前启动建设,7月底前投入试运行;阳光童年项目9月底前开工建设;黄柏渡漂流项目启动水上乐园建设;芙蓉江索道5月试运行;仙女山室内滑雪场7月试运行;天生三桥电梯9月试运行。

  此外,今年武隆还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突出规划引领、政策引导、重点扶持,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创建市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示范村1个、新增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10个、新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户100户,形成乡村旅游发展的浓厚氛围。

  “世界的武隆

  需要走出国门进行推广——

  今年初以来,武隆旅游已开始大步走出国门,到东南亚等地进行推广,让世界游客认识和喜爱武隆

  今年2月27日-3月2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一年一度的大型旅游交易会上,由张艺谋打造的《印象武隆》以重庆旅游名片的身份进行了表演,为泰国民众献上了“父亲的船”、拉纤等表演,川江号子老船夫邓坤安原汁原味的号子唱腔更是为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听享受。

  《印象武隆》登上泰国舞台,代表着武隆旅游营销已开始正式走出国门。通过文艺产品的方式,让武隆旅游产品走出国门,也是向世界营销武隆旅游的一种好方式。

  《满城尽带黄金甲》、《变形金刚4》、《爸爸去哪儿》……伴随着一部部本土取景的影视大作相继热播,武隆近年来声名鹊起,蜚声海外。风筝节、龙舟赛、露营音乐节、仙女山冰雪童话旅游季、乡村文化艺术节等不胜枚举的常年性活动,也不断为武隆聚集着人气。

  今年,武隆将全面开展整合营销。具体而言,就是大力实施政府引导、媒体跟进、企业联动的“三位一体”营销,整合各方力量,提高市场营销精准度,同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影视植入等新技术,实现营销网络全覆盖。此外,针对细分市场、制定营销策略,并大力开展事件营销,精心策划一批吸引眼球的活动。

  据武隆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武隆今年将以电视、报刊、杂志等为载体,在主流媒体深度推介武隆旅游。在市内外重要节点设置户外旅游广告,提升武隆旅游知晓度。同时,利用热点事件、节庆活动、名人效应、微电影载体,扩大武隆旅游的关注度。武隆政府门户网站武隆网将改版升级,提升武隆官方微博群、微信公众平台等网络营销水平,扩大武隆旅游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武隆将加强与移动、联通、电信等手机运营商合作,搭建武隆旅游APP平台,有针对性地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信息和电子导览、导游系统;推进民间组织、社团、私企与在线旅游商的合作,提升武隆在线旅游市场渗透率。

  武隆将在今年策划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营销大事件;策划举办好国际国内节赛活动,使户外运动公开赛、仙女山音乐节、冰雪童话旅游季等节庆活动的品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积极拓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组团参与国内外旅游交易会10次以上;充分利用节庆假日,加强商旅联动,精心举办各类会展促销活动,促进武隆地方品牌销售,推进旅游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

  此外,武隆还将加强与长江三峡、张家界、九寨沟等知名景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各区县的合作,开展联合营销,联手打造跨区域精品旅游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节事互动、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

  通过这一系列整合营销的“组合拳”,武隆将全面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旅游产业体系,如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科考文化等旅游产品,以及富有特色的林果、蔬菜、中药材、水产等农副土特产品等。

  “世界的武隆

  需要文明服务做支撑——

  在全面升级中,用服务引导文明旅游,已成为旅游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使武隆的旅游服务与世界接轨

  国际知名旅游胜地,这是武隆生态旅游的载体。而这个载体里,文明服务是重要的内容。因此,武隆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引领,把旅游文明服务放在重要的内容,使旅游服务尽快与世界接轨。

  2月底,武隆正式提名为新一轮全国县级文明城市,这意味着武隆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之路已经迈出关键的第一步。

  城市是旅游发展的重要载体,城市风貌是城市文明的“第一印象”。近年来,武隆先后投入近50亿元,大力实行规模扩大、街面改造、街道美化等工程,从各方面推进市场秩序、车辆停泊、广告门额、扬尘扼制、餐饮行业、园林美化、不良习惯等专项治理,努力营建干净、整洁、舒适的城市环境。

  针对城乡道路、照明、交通等项目,武隆建立了全面检查和定期巡查的工作机制;加强城市数字化管理,及时提供城市天气信息、道路信息、空气质量信息和旅游服务信息,对城市消防、公共交通、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和有线电视等各类地下管网进行统一管理,适时监控,提高故障发现准确率和及时性,便利市民生活;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定期联合检查机制、城市流浪人员长效救济机制、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信息调查反馈机制。加大诚信社会建设力度,加强市场监管,实施“窗口行业”规范化服务。大力实施“蓝天、绿地、碧水、宁静、田园”五大行动,着力培育生态循环经济体系,努力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为解决游客的不同需求,武隆制定出台了诸多服务举措。近年来坚持开展的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更成为武隆提高旅游服务文明水平的重要支撑。

  如今,武隆旅游志愿者协会已经发展固定会员300余名。每逢节假日,大量志愿者便会出现在武隆的交通要道和景区,为游客提供线路指引、食宿咨询、紧急医疗救助、临时停车指引、临时行李寄存等服务。

  武隆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力求达到“游客随处可见志愿者,随时可享亲情化志愿服务”的目标效果,以全力打造“尚礼武隆”旅游志愿服务品牌。武隆希望通过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志愿服务,确保游客游得舒心安心,助力树立良好旅游形象,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

  “今年武隆将继续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按照‘国际知名旅游胜地’的目标,力争全年接待游客2060万人次,在去年基础上增长8%,让‘重庆的武隆’加速向‘世界的武隆’转型!”武隆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彭光灿 张亚飞 赵晨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
乡村振兴|大专家走进小山村——重庆石柱县乡村振兴见闻
  最近,周武忠走进了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新华网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丨陈鹰作品赏析
  六月,去“酉”风的地方。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