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眼镜面老板患渐冻症离世 同行也佩服他的手艺

14.10.2016  20:04

  用料好,牛肉入口化渣,成就了眼镜面的好口碑。

  麻将块大小的牛肉搭配着劲道弹牙的面条,浓厚的牛油汤底红得夺目,几片嫩黄的包包白点缀其间,葱花为这首美食交响曲点上最后几个音符——多少年来,这碗眼镜面,让无数过客成了回头客,店主蒋明国也被大家称为大眼镜。

  然而,这几天来江北区五红路十八梯眼镜面的食客,无一例外都吃了闭门羹。“家中有事,暂停营业”。白纸黑字不太牢固地贴在店门上,在寒风中摇摇欲坠。“你不晓得啊?大眼镜前天走了!今天丧事都办完了!”见重庆晚报记者在门口徘徊,隔壁五金店老板娘说。

  冷雨一阵阵地拍打在脸上,深秋到了。

   熟客面前,他很要得

  兰州拉面协会前来学习眼镜面,与小眼镜蒋树林(右二)合影。

  说起眼镜面,重庆的面娃儿没有人不知道。

  重庆晚报视觉编辑部编辑李勇强,就是资深面娃儿。他是蒋明国的小学同学,也是眼镜面的常客。“我跟他从小就认识,他把一碗面做得这么好,确实让人敬佩。他去世得太早了,才48岁,好惋惜。”他说。

  当然,也有不少食客抱怨大眼镜对顾客爱理不理,有时甚至出言不逊。在一家知名论坛上,有一篇帖子专门历数大眼镜的各种不是,跟帖甚多,有人说,他是一个怪人。

  真是这样吗?李勇强摇摇头。“我跟他从小耍到大,他的脾气我了解。

  时间回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李勇强在解放西路小学就读,同班有一位男生,个子瘦瘦小小,戴一副眼镜,这就是蒋明国。同为十八梯土著的他们,很快熟络起来。“他是我小学时最好的朋友。我们下河洗澡,坡坡上打滚。”李勇强回忆,“他是一个很爱玩的人。

  蒋明国的眼镜面,最早是1988年开在十八梯。老街年近六旬的老宋,是最早吃眼镜面的街坊之一。他回忆,人还未落座,“来碗牛肉面”的招呼声,已从冒着热气的煮面锅那头传来,说话的正是蒋明国。他对街坊很热情,总是面带笑容,面对老街坊总要问一句:“起硬点还是煮久点?

  “不过,第一次去吃他面的人,普遍感觉他这人太不好相处。”老宋说,其实,这是他的个性,不善言谈和交际,自来熟的人,在他那里无一例外都会自讨没趣。“你是老顾客,可以打电话喊他预留牛肉,他连声说要得要得;你喜欢多菜,可以自己买一把喊他帮你理了下面。你说他这个人要不要得嘛?”在渝中区十八梯附近上班的周先生说。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