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空军坟铭记抗日烈士血洒长空守护陪都

24.07.2015  19:25

    新华社重庆7月24日电(记者韩振 周文冲)在重庆市南岸区的南山上,有一座埋葬抗日战争时期空军烈士英灵的空军坟。空军坟铭记了抗战期间,在作为陪都的重庆上空,曾有过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空战。在中日双方力量悬殊的空中缠斗中,数百名空军战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1938年2月18日,9架日军敌机沿长江而上,首次对重庆进行轰炸。日军企图借此让中国屈服,对重庆轰炸的力度和频度不断升级。据统计,1938年,日机轰炸重庆及周边地区,仅有一次出动的飞机数量超过20架,而1940年,日军一次性出动飞机上百架的轰炸就多达16次。

    面对日军敌机的肆意侵略,中国空军的力量却极为薄弱。“当时中国没有航空工业,飞机都是从国外购买,因此数量非常有限。”《中国空军抗战史》的作者唐学峰说。抗战初期,驻守在重庆的中国空军仅有30余架可用的战斗机,直到1939年苏联空军志愿队的两个战斗机大队进入重庆,战机总数才达到约80架。

    数量不足之外,中国空军战斗机从作战性能上而言也远逊于敌军。唐学峰介绍说,当时中国的主战飞机飞行速度为每小时350-400公里,有效作战高度在3500-5000米之间。而同时期日军的轰炸机速度可达每小时460-480公里,作战高度达6000-7000米。

    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面对数量数倍于己、性能更加先进的敌机,为了守卫空中疆土,空军战士明知胜算很小,却毅然勇敢地驾机升空,与敌机展开九死一生的空中搏斗。

    “随着岁月的流逝,中国战斗机的数量越来越少。有一次,我看见单独一架中国战斗机追逐一群溯江而上的轰炸机。在那样一种时刻,我曾希望有能力为那一架小小的飞机写一首不朽的诗。”美国战地记者史沫特莱曾在《中国的战歌》一书中这样描述。

    纵然中国空军英勇无畏,却无法扭转双方力量的过度悬殊,这种力量对比在此后一段时期内被进一步放大。1940年9月13日,日军突然出动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中国空军遭遇抗战以来损失最惨重的一次空战,13架飞机被击落,11架飞机受损,飞行员阵亡10人,受伤9人。受制于力量悬殊,此后中国空军不得不一度选择避战。

    这种情况直到1941年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才得以扭转,“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在中国战场打击日本,派遣第14航空队进驻重庆,并装备了较日空军更为先进的野马式、闪电式战机,中国空军才以绝对优势压倒日空军。”重庆飞虎队展览馆馆长代庆标介绍说。

    “从1938年2月日军开始对重庆进行惨绝人寰的大轰炸,一直到1944年12月大轰炸结束,在6年10个月时间内,为了守卫重庆上空,数百名空军战士血洒蓝天。”重庆档案馆收集整理处处长唐润明说,这些牺牲的空军被埋葬在多个地方,其中最重要的一处就是位于重庆南山的空军坟。抗战胜利后,这里安葬了242名空军战士,其中还包括一些苏联援华空军战士和美国飞虎队员。1946年3月29日,为了纪念长眠于空军坟的空军烈士,重庆为其举行了规模宏大的公祭活动,军政要人、各界代表及烈士家属参加了公祭。

    2010年,抗战胜利65周年之际,这座“空军坟”被修缮一新,成为现在的空军抗战纪念园,纪念园里,空军英雄墓静静躺在青草蔓藤间。如今的空军坟,已经成为重要的爱国教育基地,每当清明节来临,许多学生和社会团体纷纷前来扫墓,点燃心形蜡烛,寄托哀思,纪念抗战空军的英灵。(完)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