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结核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五大误区你需要知晓

23.03.2017  18:55

2016年,重庆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较2011年下降了17.42%,全年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万余人,避免了6万名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和发生结核病。日前,重庆举行第22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暨“点赞公民·千万市民做公益”健康梦想市集现场活动,引导市民关注结核病,提高防范意识,走出误区。

本次活动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指导,重庆市卫计委、九龙坡区人民政府主办,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九龙坡区卫计委承办。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俗称“痨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中发病和死亡数仅次于病毒性肝炎,排列第2位。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全球结核病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估算新发结核病人91.8万,因结核病死亡人数3.5万,我国结核病的发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在全球排第三位。

肺结核在重庆的防治情况如何?数据显示,2016年,重庆结核病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较2011年下降了17.42%;全年免费治疗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1万余人,治疗成功率达到90%,避免了6万名健康人感染结核菌和发生结核病,极大地降低了社会医疗负担。

据悉,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和广泛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对公共卫生构成了巨大威胁,是影响结核病疫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科学防范结核病,这些误区你需要知晓:

误区一:咳嗽只是感冒的症状
专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带血丝,应怀疑得了结核病。

肺结核一个重要症状是连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如果同时痰中带血丝,就极有可能得了肺结核。肺结核其他常见的症状还有胸痛、盗汗、午后低烧、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

误区二:肺结核患者难以治愈

专家:只要坚持规范治疗,绝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是可以治愈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发传染性肺结核的治疗一般不少于6-8个月,而且中途不能漏服和间断服药。如果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不但容易复发,还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耐药后的肺结核患者治疗技术复杂、治疗时间更长、费用更大。

误区三:结核病患者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

专家:肺结核病人开始规范治疗2-3周后,传染性会大大降低,大多数病人可在家进行治疗和康复,可与他人正常来往。社会也应关心和帮助结核病患者,避免歧视。

误区四:治疗结核病只能自己掏钱治疗

专家:在县(区)级结防机构检查和治疗肺结核,可享受国家优惠。

具体来讲,重庆市内县(区)级结核病防治机构为第一次检查的肺结核可疑症状患者免费提供痰涂片和胸片检查;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国家统一方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期间的痰涂片检查及治疗结束后胸片检查。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