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将企业“创意“转化为“生产力”

21.07.2015  19:12

    新华网重庆频道7月21日电(刘恋)怎样才能持续激励大众创业有新“创法”、万众创新有“新创意”?重庆高新区将知识产权工作贯穿招商引资、企业发展和产业化推广等过程,为企业创新保驾护航,卯足发展后劲。

    唤醒“沉睡资本”让专利不再“冷遇

    高新区引导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促进科技和金融的结合,帮助亚德科技、汇贤优策、中元生物等5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5000万元,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企业资金瓶颈。

    “这种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方式很适合我们这种科技型中小企业,既能解决融资难题,还减少了企业的支出成本。”高新区一家科技公司负责人说。

    为缓解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高新区还打起了知识产权工作“组合拳”。征集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需求,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动态数据库。同时,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联合评估机构、金融机构,开展科技企业融资推介会。在科技研发和专利成果的产业化应用上狠下功夫,瞄准市场化,唤醒这些沉睡的资产。

    数据显示,现高新区规模以上企业中当年有专利产品的数量占高新区规上企业总数的22.8%;专利产品产值165.1亿元,占高新区总产值的51.7%;专利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43亿元,占高新区总主营收入的56.7%,分别高于全市16.7、36.9、43.2个百分点。

    打造“私人订制” 知识产权服务模式

    知识产权专利侵权保护、银行信贷政策、质押融资政策与资助政策有哪些?专利信息服务、专利申请程序是如何开展的?不少企业反映,近几年公司的专利申请数量不断增多,但困惑于如何发挥知识产权资源优势。

    举办科技创新宣传培训会、成立高新区创新企业成长俱乐部、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纳入科技服务业支持范畴……围绕知识产权工作,高新区通过调研了解企业的需求,协调各级资源,为企业解决知识产权难题。

    “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一是‘有问要有答’。企业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回音。二是‘有头要有尾’。承诺的事情一定要积极办理,讲实效。”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还能获得贴息,对企业发展很有利。高新区实施专利资助、奖励政策,能激励我们多出好专利。”重庆和航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万众创新企业登陆“新三板”数量全市第一

    高新区重点支持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将各类资金扶持、推荐申报、评优评先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倾斜,大大促进了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

    指导和航科技、墨希科技、杜克高压和梅安森等4家企业开展产品专利分析;加强企业上市、挂牌的指导扶持,巨创计量、和平股份等7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挂牌数量在全市各区县中位列第一。企业普遍反映,知识产权产业化,为公司从“知本”向资本转化提供了新途径。

    数据显示,近三年,高新区专利申请和授权分别达到5666件和3301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98件,发明专利授权303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11件。仅今年就新增5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9家,数量均位居全市前列。

重庆南川:小小蓝莓果 甜蜜大产业
  新华网重庆6月9日电 夏日时节,新华网
非遗药香为乡村振兴“开良方”
     新华网重庆6月16日电 一副药香要新华网